天天看點

43歲大姐宮頸癌離世,平日潔身自好,她做錯了什麼?聽聽醫生咋說

作者:婦産科任向前主任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蔣大姐今年43,是位不折不扣的女強人,每天帶着一組人在商場上“厮殺”,但是,這樣高負荷的工作,身體貌似支撐不住了;自從半個月前開始, 蔣大姐發現私處淋漓不斷的出血,并且有些水腫。

剛開始,她問了年紀大點的姐妹,得知絕經前會出現不定期的陰道出血,以為自己也是快絕經了,便沒太在意;可一連持續了半個月,蔣大姐私處的血依舊沒有停,這讓她不由得慌了。

趁着周末,蔣大姐來到醫院進行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年僅43歲的她居然是宮頸癌晚期!

43歲大姐宮頸癌離世,平日潔身自好,她做錯了什麼?聽聽醫生咋說

短暫的悲傷後,她接受了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可由于病情嚴重,治療效果不佳,化療兩個月後蔣大姐便離開了人世......蔣大姐的離開,使其丈夫一直難以相信,“她一直潔身自好,治療也很積極,為何會因宮頸癌去世啊!”蔣大姐丈夫悲痛道。

醫生歎了口氣,說道:“這件事不能做太多啊!”

潔身自好也會患宮頸癌,這件事停止做!

宮頸癌作為女性生殖器官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并無明顯異常症狀,後期才會出現陰道異常流血,是以,患者就醫時多半是中晚期,導緻宮頸癌生存率相對較低,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僅有9%-22%。

43歲大姐宮頸癌離世,平日潔身自好,她做錯了什麼?聽聽醫生咋說

這一危害女性的癌症多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關,HPV16、18型、6型等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病變的可能性更大;這些高危型HPV,感染途徑有很多,分為直接性接觸感染、間接性接觸感染、女嬰産道感染和病原體感染。其中性傳播是主要的感染途徑。

那蔣大姐潔身自好,伴侶也無攜帶病毒,她為何還會患宮頸癌呢?醫生解釋道:“這是因為她長期熬夜,免疫力遭到破壞,一旦間接接觸HPV病毒(比如說接觸了被感染的個人衣物、洗漱用品等),很容易被感染,進而引發宮頸癌。”

随着社會發展,熬夜成了很多人的習慣,蔣大姐在世時便是如此,作為一個女強人,她每晚都要處理工作,熬夜是家常便飯,有時候甚至還會通宵工作。

在醫生治療過程中,通過血正常檢查出蔣大姐激素分泌失衡。内分泌紊亂,免疫系統也相應受損,進而抑制免疫監視,緻使身體對癌細胞感染反應緩慢,增加了患癌風險。

43歲大姐宮頸癌離世,平日潔身自好,她做錯了什麼?聽聽醫生咋說

熬夜和睡眠,對宮頸癌影響能有多大?

其實,大家往往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仍然主動/被動進行熬夜,歸根到底,還是對于熬夜對身體的影響不了解,今天就借着蔣大姐的案例,我們詳細來講講熬夜和睡眠對宮頸癌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第一點,我們上文中其實已經提到了,熬夜很容易損傷我們的免疫系統,這是因為長期的晚睡可能會讓身體處于應激狀态,影響神經内分泌,導緻其過度釋放糖皮質激素和兒茶酚胺,這兩種激素對細胞有一定的危害,會削弱機體免疫力,造成免疫力受損,進而增加宮頸癌感染率。

43歲大姐宮頸癌離世,平日潔身自好,她做錯了什麼?聽聽醫生咋說

第二點,長期熬夜的人群,當被HPV感染之後可能病變程序更快;當HPV病毒進入人體後,免疫系統對與病毒進行對抗,熬夜會緻使免疫力下降,生物鐘紊亂,緻使病毒更易在體内複制,數量翻倍增加,可能加重病情,導緻惡化。

第三點,患者的轉陰時間可能也會有所延長;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依舊沒有良好作息,繼續熬夜,同樣會降低身體抵抗力,對體内病毒載體的對抗力下降,即便有手術或藥物幹預,轉陰的時間也會更長。

是以單從這幾點,大家應該就能更加明白熬夜帶給我們的傷害有多大了吧,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醫生建議大家一定要盡量保證睡眠哦!

43歲大姐宮頸癌離世,平日潔身自好,她做錯了什麼?聽聽醫生咋說

宮頸癌影響這麼大,我們能不能自測呢?

生存周期減短、失去做媽媽的資格、可能危及多髒器功能,宮頸癌對于女性的危害可能比你認為的更加嚴重,那麼,我們如何知曉自己有沒有患宮頸癌呢?或者能不能知道患宮頸癌的風險高低呢?

我們先來看看如何知曉自己患宮頸癌風險的高低呢?醫生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因素入手:

1、看年齡: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指出,宮頸癌的起始年齡為21歲,宮頸癌的發病率多集中在35歲以上婦女,絕經後患宮頸癌風險最大,90%的患者發生在50歲以上。

2、看直接或者間接接觸HPV病毒的風險有無,像同房年齡過小、自身或者伴侶衛生不佳、多次居住衛生不良的酒店等住所等等;

43歲大姐宮頸癌離世,平日潔身自好,她做錯了什麼?聽聽醫生咋說

3、避孕不當,有些人群可能不喜歡使用安全套避孕,反而依靠避孕藥;但看似更省事的一個舉動,卻給女生帶來了更多風險,其中就包括宮頸癌風險可能增加,有學者曾發現:口服避孕藥五年及以上的女性患宮頸癌的風險高于不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

4、不良生活習慣,包括不局限于吸煙、營養不良等情況;

5、存在免疫抑制狀況的人群,像腎移植患者、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療的患者等等,都要提高警惕了!

43歲大姐宮頸癌離世,平日潔身自好,她做錯了什麼?聽聽醫生咋說

風險高低知曉之後,對于高危人群,我們能不能先自測一下有無患病呢?其實,針對這一點,醫生建議大家仔細觀察身體有無出現以下幾種異常情況:

1.陰道流血:有些患者會出現接觸性出血,即同房或婦科檢查後立即出血,血液多為水樣;晚期陰道出血無規律,出血量因人而異,主要與病竈大小、侵及間質内血管有關,出血時間與經期無關,可能出現在經期期間,或經期前後,也有老年患者絕經後出血。

2.陰道排液:患宮頸癌後分泌物會增多,陰道出現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米泔狀、腥臭的排液,味道十分重,呈魚腥味。

43歲大姐宮頸癌離世,平日潔身自好,她做錯了什麼?聽聽醫生咋說

3.下肢水腫:這是由于宮頸病變過程中,宮頸腫塊侵犯到盆壁或輸尿管,引起下肢水腫。患者的腳踝,小腿,大腿腫脹或脹痛,也可能出現溫度感覺異常。

當然,如果身體出現異常,最好還是到就醫檢查。另外,還可以選擇HPV檢測,女性每3-5年進行1次篩查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1.Cell:新研究揭示為何女性患自身免疫疾病的風險更大.2024-02-25

2.别熬夜!别熬夜!隻有睡覺,才能修複DNA損傷.2023-01-03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