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口吃出6000條寄生蟲!這些食物,再喜歡也要少碰

作者:羅湖釋出
一口吃出6000條寄生蟲!這些食物,再喜歡也要少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39健康網(health39net)

俗話說病從口入

下面這些食物

再喜歡也要少碰

9歲男孩鵬鵬(化名)晚上睡覺時,突然感覺屁股又疼又癢,難受得直打滾,父母趕忙送他去急診,醫生扒開他的屁屁一看,竟有10多隻白色的蟲,正在往外蠕動......

後經醫生診斷,發現是因鵬鵬愛吃手指頭導緻了蛲蟲感染。

無獨有偶,孔先生同樣也栽在了吃這件事上。他幾個月前去了一次美食之都,吃了不少魚生和蛇肉,回來後反複發燒了3次,最後去醫院檢查出同時感染了2種“要命”的寄生蟲。

01

大量生吃水生植物

當心感染姜片蟲

布氏姜片吸蟲(簡稱姜片蟲),喜歡寄居在水生植物中,進入人體後會駐紮在腸道,引起感染。

荸荠、菱角、蓮藕、茭白都是姜片蟲常待的地方,這些水生植物大量生吃或者沒煮熟就吃,可能會給姜片蟲可乘之機,繼而引起腸道出血潰爛,導緻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出現發育遲緩或死亡。

02

沒煮熟的牛排豬扒

2種寄生蟲找上門

不少人喜歡吃“帶點血”“非全熟”的肉,這類肉雖然口感好,但也最容易把寄生蟲吃進去。

未煮熟的牛肉和豬肉中,通常含有牛帶縧蟲幼蟲、豬帶縧蟲幼蟲,它們生長能力很強,在體内待個2、3個月,就能成為幾米甚至幾十米長的成蟲,上至大腦,下至肛門,它都能随意穿梭。

感染後輕則使人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重則使人失明、癫痫發作。

03

常吃淡水醉蟹醉蝦和魚生

當心肝肺掏空

首先說句大實話,酒和醋根本沒法殺死寄生蟲,滅蟲的有效方法唯有高溫烹饪。

肺吸蟲常寄生在淡水蟹中,進入人體後可能在皮膚、肺、肝等部位到處遊走,引起咳嗽、胸痛、腹痛等症狀,如果不小心入侵了大腦,可能會造成癫痫、癱瘓等嚴重後果。

肝吸蟲則喜歡寄居在淡水魚、蝦中,是以愛吃魚生會有感染的風險。

肝吸蟲感染急性發作時,會讓人産生消化道不适和過敏反應,包括發熱、腹瀉、食欲不振、肝區痛等,嚴重甚至會引起一些系列并發症如膽結石、肝硬化或肝膽管癌。

04

一口福壽螺

6000條寄生蟲

福壽螺含有上百甚至上千條的廣州管圓線蟲。

螺類難煮熟,爆炒和涮都難滅蟲,生吃更是危險,易感染腦炎。因為廣州管圓線蟲主攻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後會引起頭疼劇烈、脖子僵硬,少數嚴重者還會有腦膜炎、癱瘓風險。

一口吃出6000條寄生蟲!這些食物,再喜歡也要少碰

05

不想被蟲蟲掏空身體

做好以下四件事

①不要貪嘴

原汁原味的魚生、嫩滑的三分熟牛排、爽口的荸荠、鮮美的淡水醉蟹、Q彈的螺肉,這些食物雖然好吃,但吃之前你多想想在身體裡上蹿下跳的寄生蟲,估計也就沒啥胃口了。

除了以上提及的食物外,蟾蜍、蛙、蛇還有野味,同樣也是“寄生蟲大戶”,建議不要碰。

②生熟要分開

烹饪時,很多人的刀是切完生肉又切蔬果,砧闆也是一面反複用,這樣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平時處理蔬果時,最好另外準備新的刀具和砧闆,減少感染風險。

③煮熟再吃、煮熟再吃、煮熟再吃

在外吃飯,尤其是吃火鍋時,最好不要涮幾秒就入口。雖然肉涮久一點口感略差,但少了竄稀的風險。

自己煮海鮮、螺類、淡水魚類時,要充分煮熟。

④懷疑寄生蟲感染,可做4項檢查:

一口吃出6000條寄生蟲!這些食物,再喜歡也要少碰

溫馨提示:

目前常見的驅蟲藥有阿苯達唑片、甲苯咪唑片、吡喹酮片等藥物,不建議大家盲目吃藥來預防。

如果出現感染症狀以及檢查出感染迹象,可以服用,但藥物種類和劑量選擇,需謹遵醫囑。

快轉發給家人、朋友

提醒大家注意飲食安全~

資訊來源:本文授權轉載自公衆号:39健康網(health39net),謝絕二次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統籌整合:羅湖釋出

如需轉載,請注明以上内容

一口吃出6000條寄生蟲!這些食物,再喜歡也要少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