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絲路對話| 匈塞鐵路建設穩步推進——體驗歐洲首條中國建造的高鐵

作者:大風新聞

  作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标志性項目,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諾維薩德段已經開通營運,融入當地人的日常生活。

絲路對話| 匈塞鐵路建設穩步推進——體驗歐洲首條中國建造的高鐵

 快捷、舒适、“說走就走”……5月初,當記者拿上背包,踏上匈塞鐵路之旅,還感受到滿滿的中國情誼。

  36分鐘,雙城生活順暢運轉

  有運動達人推着山地自行車;有一家老小同行出遊;有年輕情侶甜蜜依偎……在貝爾格萊德中央火車站,包裹在惬意的歐式生活氣息中,跟随人群的方向,記者來到了候車站台。

絲路對話| 匈塞鐵路建設穩步推進——體驗歐洲首條中國建造的高鐵

  從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到該國第二大城市諾維薩德,這一程,已經“圈粉”了不少當地人。

  “我們是這段路的常客了。”瑪蒂娜和丈夫就坐在車廂門邊靠窗的位置,他們居住在諾維薩德,但丈夫在貝爾格萊德工作,幾乎每天往返通勤。36分鐘的旅程,舒适、便捷,也讓他們的雙城生活順暢運轉。

  2022年3月19日,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内貝爾格萊德至諾維薩德段(貝諾段)正式開通營運。原本90多分鐘的通行時間縮短至30多分鐘,開啟了當地人的高鐵時代。

  舊匈塞鐵路已有百年曆史,由于年久失修、裝置老化,線路上的機車平均運作時速僅約40公裡。而更新改造之後,貝諾段最高運作時速可達200公裡。從手機用戶端上購票,往返票價962第納爾(塞爾維亞貨币),約合64元人民币。

  記者乘車的當天上午10時,所在車廂已是滿滿當當。“正是有了高速列車,我們才如此頻繁地旅行”“票價也不貴”,列車上,好幾位乘客跟來自中國的本報記者聊起來,還不時暢想着匈塞鐵路全線貫通的情形。屆時,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間的鐵路旅行時間将由8小時縮短至3小時以内。

  兩年多來,在塞爾維亞兩座城市之間,人們享受着高鐵帶來的便捷生活。目前,匈塞鐵路貝諾段日均開行旅客列車62列,累計發送旅客超過700萬人次。正如一位當地乘客所說:“這是中國送給塞爾維亞的重要禮物。”

  36分鐘的旅程,當地旅客對中國朋友的會心微笑,讓這趟車程分外愉悅。

  中國鐵路與歐洲風景相映

  “我們的圍堰施工,天鵝都來喝彩!”

  初聽這句話,以為是玩笑。直到眼見為實——照片中,一邊是工程車輛正在施工,一邊是清澈的碧波微漾,天鵝悠然而過,水天倒影連成一線。

絲路對話| 匈塞鐵路建設穩步推進——體驗歐洲首條中國建造的高鐵

  抵達諾維薩德站,記者見到了中國鐵路國際公司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項目部副總工程師段偉。說起難忘瞬間,他提到了這個讓工友們為之心動的畫面。從天鵝的悠然自得到場站設施修舊如舊,看似尋常的風景,背後都凝結着中國施工團隊的匠心和實力。

  據介紹,匈塞鐵路項目啟動之初,建設團隊就耗時10個月編制了1300多頁翔實的環境評估報告。比如在跨河鐵路橋的橋墩、承台施工過程中,采取非常嚴格的方案,確定不污染河道,保持河流通暢;再如,沿線經過比較密集的居民區時,從源頭設計上就進行優化,通過聲屏障等方式,避免打擾群眾生活。

  作為中國高鐵走向歐洲第一單,匈塞鐵路建設的每一個細節都很關鍵。“其實,對我們來說,技術上不是難題,難的是溝通協調、标準對接。”全程參與項目建設的段偉說。

  匈塞鐵路項目要在舊有基礎設施層面進行全面更新,包括部分線路從單線變為雙線、列控系統更新等,所有線上線下裝置設施均需滿足歐盟鐵路的互聯互通技術規範。邊營運邊改造,也增加了施工難度。

  “這好比改造一間房子,不是徹底推倒重建,而是在保證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一邊用一邊改。”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項目工程部副部長李偉說,這個過程要考慮的因素特别多,從營運方到沿線居民,各方訴求都要盡最大努力去滿足。精細打磨,讓中國鐵路技術裝置和方案一次次獲得歐洲市場“通行證”。“貝諾段兩年多來的成功營運便是最好的說明。”李偉說。

  友好之路,将更多人聯結在一起

  從諾維薩德站再往前,更多更新改造的橋梁、路段、場站還在建設中。在一座大橋施工工地旁,記者遇見了塞爾維亞姑娘米洛薩爾耶維奇。

  32歲的米洛薩爾耶維奇是匈塞鐵路項目上的一名工程師,此前在塞爾維亞鐵路局工作,出于對職業發展的考慮,3年前她成為了項目上的一員。“這是塞爾維亞的大工程,我特别榮幸能夠參與其中,成為實作它的一部分。”她說。

  小時候,米洛薩爾耶維奇常常乘坐火車到奶奶家度過假期,和鐵路相關的回憶總是美妙的。這讓她在大學第一次接觸鐵路工程時,就知道自己屬于這份事業。而匈塞鐵路項目的誕生,讓她看到了新的平台和機會。

  “中國有先進成熟的高鐵技術,工程師們經驗豐富,而塞方工程師熟悉政策、法規和曆史。在一起,我們是真正的團隊。”米洛薩爾耶維奇說。

  5月3日,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内諾維薩德至蘇博蒂察至塞匈兩國邊境段鋪軌工程順利完成,标志着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實作雙線鋪軌貫通。項目快速推進,依靠的正是中塞雙方的通力合作。據介紹,項目建設期間,共簽約當地服務提供商55家,發生本地采購合同金額近6億美元,直接和間接創造就業崗位幾千個。

  中方工程師程政,是米洛薩爾耶維奇的上級、師傅、好朋友。“她年輕、懂技術、會溝通又愛學習。等這個項目完成了,我們還想長期培養她,讓個體和公司一起成長。”程政說,在項目上,許多塞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正是通過一次次互助、交流,實作技術的提升,共同助力項目向前推進。

  “沒有民間友好,中塞之間不可能走得這麼遠。”米洛薩爾耶維奇說,友誼是每一天的相處、每一刻的分享,是日常。匈塞鐵路,又将更多人聯結在一起。

  記者采訪時,适逢當地的複活節,米洛薩爾耶維奇給大家帶了五顔六色的彩蛋,她和程政拿着彩蛋互碰,開懷大笑。這是匈塞鐵路上,又一個暖人的瞬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K2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