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解加密“元遊戲”:市場叙事和行為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作者:MarsBit

原文作者:MIDAS CAPITAL

原文來源:Substack

原文标題:Understanding the Meta-game.

編譯:TechFlow,深潮

元遊戲(meta-game)的概念是加密領域中較為深奧的概念之一,它既沒有一個具體的定義,也沒有固定的結構。它是那種“懂的人就懂”的事物。然而,一旦你見識到它,就很難視而不見。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将嘗試解開我對它的看法,希望讀者能對元遊戲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以及如何思考它。

在我們開始之前,需要指出的是,元遊戲的概念是由Cobie在他的文章 中普及的。像Light Crypto和CMS Holdings的Dan這樣的知名交易者也在各種播客中提到過這個概念。這個想法并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我希望能提供一些新的見解,并圍繞它建立一個結構。

通過博弈論這個行為經濟學的分支來了解元遊戲是最佳的方式。它涉及到了解遊戲規則、你的對手的最佳響應函數,以及在掌握所有其他資訊的情況下你的最優響應函數。我們将使用直覺并檢視資料,以分析這些遊戲并了解如何以最優政策進行每一場遊戲。

重要的是要明白,每個元遊戲都是不同的。它們之間有相似之處,但沒有完全相同的。是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總體架構,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戰略。這是我們今天要探讨的内容。

什麼是元遊戲?

我不會去定義元遊戲。解釋其機制的運作方式以及我們了解它的架構更有用。元遊戲有幾個組成部分,可以概括如下:

  1. 基礎機制
  2. 行為變化
  3. 最佳響應函數
  4. 反射循環

基礎機制可以被視為元遊戲的基礎,它可以分解如下:

  1. 催化劑,通常(但不限于)是價格變動——這激發了一個叙事,價格随叙事變動。價格變動的原因通常可以追溯到協定更新、KPI或其他事件/名額。
  2. 催化劑的本質是基礎機制,這一機制支撐了一個反射循環。

行為變化是市場參與者對催化劑表達觀點的方式

最佳響應函數是你作為交易者應該如何響應催化劑,其他市場參與者如何看待催化劑,以及他們将如何響應催化劑。最佳響應函數涉及到考慮倉位大小、進場和出場。

反射循環可以歸類如下:

  • 市場參與者識别基礎機制 → 進行遊戲 → 價格以符合遊戲規則的方式表現 → 規則變得越來越明顯 → 更多參與者識别基礎機制 → 更多玩家進入遊戲 → 如此循環往複。

以上四個組成部分提供了元遊戲如何發展、演變和消散的高層概覽。

理論架構

下面是一個流程圖,較長的描述了如何從識别元遊戲開始,到了解它,然後希望從中提取價值。讓我們更詳細地工作一下。先是一些理論,然後我們将看一些例子和資料。

了解加密“元遊戲”:市場叙事和行為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第1步:識别潛在的元遊戲,觀察/尋找以下内容:

  • 發展中的叙述,情緒分析,異常價格行為。
  • 将自己定位為解決已知問題的協定或部門。
  • 廣泛已知并了解的二進制事件。

第2步:識别基礎機制

  • 鑒于催化劑及其感覺方式,它是如何驅動市場參與者行為的變化?
  • 有兩種類型的基礎機制,自我增強和自我挫敗
  • 自我增強:一個持續的基礎機制,催化劑是持續的,是以元遊戲将存在一段時間。例如BTC ETF資金流入/流出——鑒于資料每天都在釋出,這可以被視為一個重複互動遊戲。
  • 自我挫敗:一個推動一種行為的基礎機制,導緻元遊戲迅速消散。例如Facebook更名為META——這是一次性事件,可以被視為單次互動遊戲。

第3步:關于元遊戲持續時間的假設

  • 基礎機制的細微差别決定了遊戲的持續時間,以及進入和退出政策。
  • 一般來說,自我增強的元遊戲會導緻子元遊戲的建立,而自我挫敗的元遊戲會像它們出現的那樣快速消失。

第4步:量化基礎機制的持久性

  • 需要對遊戲是自我增強還是自我挫敗做出假設,然後找到将這些假設具體化或無效化的資料
  • 例如,如果我們在玩一個Meme元遊戲,看相對交易量(作為關注度的代理)是很好的
  • 例如,如果我們在玩BTC ETF元遊戲,看ETF資金流入/流出、來源以及價格如何響應這些資料點是有幫助的。
  • 這很大程度上是由資料問題決定的直覺。

第5步:使用可量化的度量标準和一般市場強度來指導退出。

  • 沒有具體的或可重複的退出政策。
  • 退出的時間對于每個元遊戲都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直覺是關鍵。
  • 檢視資料、市值、相對交易量等是有幫助的——但歸根結底,這是一個自由裁量的選擇。

元遊戲示例

讓我們來看一些目前和過去的元遊戲示例,以及相關的邏輯和資料。在本節中,我們将看一個自我增強的元遊戲(ETH殺手交易),一個自我挫敗的元遊戲(Facebook更名為META),以及一個目前進行中的元遊戲(BTC ETF流動)。

示例1:ETH Killer 元遊戲

我假設這是大多數讀者都非常熟悉的一個元遊戲,它是2021年牛市的交易之一。下面是一張表格,概述了元遊戲的基本參數。

了解加密“元遊戲”:市場叙事和行為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如果表格不清楚,我将花一點時間來詳細解釋這個元遊戲。讓我們回想一下2021年的牛市。散戶來這裡進行賭博,ETH費用昂貴,擴充解決方案不足,而Solana和Avalanche将自己定位為問題的解決方案(即,交易更快且更便宜),這就是基礎機制。

基礎機制是自我強化的(反射性),隻要我們處于牛市,ETH的費用就會保持高昂,是以做多ETH的理由将貫穿整個牛市。随着SOL和AVAX的表現超過ETH,交易變得更加清晰,更多參與者進行了交易。基礎機制的性質支撐了一個向上的反射循環。

鑒于元遊戲的持久性,它催生了子元遊戲,這些是主遊戲的衍生遊戲。具體來說是SOL和AVAX DeFi的繁榮以及FOAN交易的出現。市場參與者将Phantom、Harmony、Cosmos和Near定位為新的Alt L1交易。從機制上講,那些覺得錯過主遊戲的人找到了與主遊戲相切的子遊戲來參與。

一般來說,子元遊戲的回報較小,持續時間不如主遊戲長。

了解加密“元遊戲”:市場叙事和行為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1. 主要 → 主元遊戲;次要 → 子元遊戲
  2. 開始,結束,持續時間 → 時間參數
  3. 機制 → 基礎機制的描述
  4. 回報與指數 → 相對于一個主要或基礎機制主題的表現度量
  5. 絕對回報 → 絕對條款中的表現度量

遊戲的參數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觀的,從客觀上能清楚知道X的表現優于Y,但何時開始和結束的表現是主觀的。同樣的主觀邏輯可以被應用于指數的選擇,我們如何定義超額表現?表格的功能僅僅是為了接近某種客觀真理。

下面有兩張圖 - SOL對ETH和AVAX對ETH。它們顯示了SOL和AVAX與ETH的相對交易量和相對價格表現,資料來源于币安期貨API。這個想法很簡單,使用相對交易量作為相對興趣的代理,看看這與相對價格表現如何比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下半年找到長期這一進制遊戲的超額回報。我假設這是因為2021年夏天價格下跌,這讓所有遊戲暫停,而叙事卻吸引了更多的參與者。當市場反彈時,資本的配置方向變得明确。這可能是出于動機的推理,但我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準确的。

為了思考退出政策,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基礎機制的假設。這個元遊戲是對持續問題(高ETH費用)的解決方案,一個基于牛市的問題。是以,最基本的退出政策是在認為我們接近牛市結束時賣出。

了解加密“元遊戲”:市場叙事和行為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了解加密“元遊戲”:市場叙事和行為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示例2:Facebook更名為Meta

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更名為META,這引發了與元宇宙相關的加密項目的投機狂熱,這便是相當明顯的基礎機制。這個基礎機制與前一個的差別在于持續時間。示例1是自我增強的,而示例2是自我挫敗的,我的意思是示例2中的催化劑是一次性事件。這稍微改變了遊戲規則,讓我解釋一下。

看看下面的圖表——它顯示了注意力随時間的變化。如果我們假設每個項目都有一些注意力經濟的均衡份額,我們就有了基線。在一次性催化劑之後,我們在元宇宙代币的注意力經濟份額中有一個巨大的重新評級。這推動了價格的異常波動,進而吸引了更多的關注。然而,随着催化劑逐漸消失,元遊戲開始迅速瓦解。這也可以從脆弱性的角度來了解;随着時間的推移,協調點在外部力量(即主要貨币的價格走勢)面前變得更加脆弱--在很大程度上,比特币在 11 月 26 日-9% 的跌幅為這一狂歡畫上了句号。随着時間的推移,一次性催化劑充當協調點的能力正在減弱--這反映在以下關注度的減弱上。

了解加密“元遊戲”:市場叙事和行為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在品牌重塑之前,Axie Infinity 已經有了一個半封閉式的發展,元宇宙的概念在矽谷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所有的要素都已具備,META 品牌重塑隻是點燃這把火的星星之火。元遊戲的主要受益者是 Decentraland ($MANA) 和 Sandbox ($SAND) - 它們立即重新定價。

再次,為了考慮退出政策,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基礎機制的假設。即,一次性催化劑的基礎機制是自我挫敗的。是以,人們應該積極尋找退出交易的方式。如果我們看看下面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到它反映了上述程式化的示例,相對交易量可以用作注意力經濟份額的代理。此外,了解市場結構也很重要,$SAND和$MANA的交易量不可能持續是$BTC的三倍,這違反了邏輯規律。

了解加密“元遊戲”:市場叙事和行為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示例3:BTC ETF元遊戲

注意,這一節最初是在三月末寫的,這一部分中關于這個元遊戲的更新思考可以在本節後面找到。

這是目前正在進行的元遊戲的一個例子;大多數加密貨币市場參與者都在進行這種交易。其基本機制是 ETF 資金流入看漲,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我們正接近減半,流入ETF産品的硬币數量是新供應量的數倍。這使得有限供應+代币的叙事更具吸引力。
  2. ETF産品的準許賦予了加密資産作為一個資産類别的合法性,并為全新的投資者基礎提供了購買BTC的管道。
了解加密“元遊戲”:市場叙事和行為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類似于ETH Killer 元遊戲(示例1),這個元遊戲是自我增強的。ETF産品每周七天交易,是以BTC的價格(松散地)作為這些ETF流量的β值交易。鑒于基礎機制,我們可以對ETF流量和價格做出一些假設:

  1. ETF資金流入對BTC價格有利
  2. ETF資金流出對BTC價格不利

以上作為一個基本模型,這是一個相當直截了當的遊戲。然而,正如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一樣,魔鬼就在細節中。鑒于 GBTC 原本是一個封閉式基金,是以絕大部分資金流出都來自 GBTC - 預計進入下半年後,這些資金的流動将放緩。。=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GBTC的流出将減少,是以淨流入應該會得到推動——看漲。

關于這個元遊戲的目前思考:

我想這将作為我原始的BTC ETF元遊戲論文的一個反思。自我最初寫下這一部分以來,已經發生了很多事情,特别是減半已經發生,ETF流量已經減少并偶爾為負。我認為這個元遊戲仍然在進行中,但反射性正在相反的方向運作,即,ETF資金流入已經轉變為資金流出,價格作出了響應。ETF流量和BTC價格表現之間的關系在兩個方向上都似乎相當清晰。

了解加密“元遊戲”:市場叙事和行為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ETF流量和價格并非機械性關聯,就像所有元遊戲一樣,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共同的錯覺。随着ETF流量找到平衡,很可能是每日流量為 0,我預計這個元遊戲将消散。值得注意的是,對 ETF 流量的關注程度與其規模有關,流量大增和大減的日子都會成為頭條新聞,而一般的日子則基本不會受到關注。随着這種元遊戲在後視鏡中越走越遠,我預計隻有離群的日子才會引起關注。

在不久的将來,我們可能會得到一個類似于BTC ETF元遊戲的ETH ETF元遊戲。其他條件不變,我預期:

  1. 随着ETF獲批的可能性變得更明顯,ETH的交易将會提高,我們可以使用Bloomberg ETF兄弟們的準許幾率和言論作為這一點的代表。
  2. ETF準許後的風險降低,因為市場分析了ETF流入和ETHE(灰階産品)流出的情況。
  3. 如果流入量與BTC相當(我對此表示懷疑),這是看漲的。流入量不足是看跌的,可能對Solana是看漲的。

假設ETH ETF産品的費用将類似于BTC ETF的費用,我不完全确定更高費用的結果會是什麼,奧卡姆剃刀原則(Occam’s Razor)表明這将是看跌的。BTC價格行動和BTC ETF資金流入為ETH ETF的良好表現奠定了基礎,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順理成章的現實,當我們開始交易ETF ETF元遊戲時,我認為市場會根據 BTC ETF 的表現對其進行定價。如果在ETH ETF準許之間和之後,BTC ETFs出現大規模流出,我認為ETH ETF将會夭折。其他值得關注的有趣事項包括ETF中的ETH是否會被質押,以及ETF持有人是否會得到該收益,這似乎不太可能,因為“嗯,證券法,Howie 測試等”,但如果是這樣會是一個驚喜。

一些總體思考

市場行為有一定的規律或邏輯,違反這些規律的資産行為會迅速回歸均值。邏輯/法則在很大程度上是動态的,但Overton視窗(即政策視窗)的變化速度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慢。此外,還有一些像重力一樣不可違反的法則。

元遊戲不僅僅是一個投資架構,它更像是一個心智模型,很難圍繞這些遊戲的發展、演變和行為建立一個堅實的結構,因為它們都是不同的。識别這些遊戲并理論化它們将如何發展需要一定程度的直覺,這種直覺是通過市場時間和基本原則思考磨練出來的。

我已經較長的描述了一個自我挫敗的、自我增強的以及目前進行中的元遊戲,其他示例包括:

  • Meme,2021年(自我挫敗)
  • ETH 合并,2022年(自我挫敗)
  • 加密 x AI,2024年(自我增強)
  • SOL killers,2024年(不明确)
  • Meme,2024年(自我挫敗)
  • RWA,2024年(自我增強)
  • 新币種,2024年(變化多端)
  • BTC ETF beta,2024年(自我增強)

元遊戲有很多種,每一種都不盡相同。然而,基本的規程是相同的:确定元遊戲,了解其基本機制,推斷元遊戲的持續時間,然後計劃如何以最佳方式擷取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