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作者:心内科醫師張學軍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商先生愛好養生,在和孩子長途自駕時,因為車途漫長且不便停車,他一路強忍尿意,誰知最後卻發現自己無法正常大小便,去往醫院檢查卻發現已經得了急性腎損傷,他沒想到這個小小的細節,竟然會讓産生這麼大的影響。

春天來臨,也有許多人有養生的心,也是因為各種原因忽視了生活中的細節,最後反而誘發更大的健康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該如何科學養生。

一、秋天就要貼春膘?你可能已經身陷,這幾個“養生誤區”了

貼秋膘,是說人們認為夏天食欲不佳、大量出汗會變得消瘦,到了秋天應該進補長肉,除此之外也有人覺得秋天貼秋膘,可以抵禦即将到來的寒冬,然而醫生要告訴你:

一味進補貼秋膘,是不科學的。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秋天雖然是一個進補的好時節,但是進補也要選擇得當且适合自己的方式,不适當地進補,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負擔,這是因為剛過去的在夏天裡,許多人經常喝冰飲、吹空調,追求清涼的同時,卻也導緻腸胃功能變差。

這時如果馬上大量進補,容易使腸胃和脾髒的負擔突然加重,而且功能較差的腸胃系統在此時會難以承受,最終消化系統會出現不适,此時我們就會有腹脹、厭食、胸悶等不良感受。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其他的養生誤區,你是否也深陷這幾個誤區了呢?

① 人人都應該多吃蘿蔔

秋冬季節,許多人都喜歡用蘿蔔做菜或者炖湯,民間更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的俗語,雖然蘿蔔功效頗多,但是也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蘿蔔營養豐富,但是性寒、入脾。體質偏寒的人多食蘿蔔會導緻氣血不足,脾胃虛寒的人多加進補,則會導緻更加虛寒,部分人的先兆性流産,可能就是由腎陽虛引起的。

再加上蘿蔔作為一種寒涼的食物,可能會加重患者的腎陽虛,本身就腎陽虛的孕婦,最好也是忌食蘿蔔。

② 生熟不忌地多吃蜂蜜

春天也是吃蜂蜜的好季節,許多人有每天飲用蜂蜜水的習慣,蜂蜜确實有着很優良的功效,它含有多種活性酶,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可以改善我們的消化。

同時,其中的有益成分還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因為它含有大量的糖類、維生素和人體所必須微量元素,可以加強人體修複能力,但是有些人會選擇食用生蜂蜜,這就增加了服用後中毒的可能性。

原因很簡單,秋後部分花粉是有毒的,經過蜜蜂采集,這些蜂蜜中會産生一種名為生物堿的有毒物質,而有些人覺得剛剛采集的蜂蜜是最新鮮的,殊不知使用後可能會有了中毒反應,出現頭暈頭疼、惡心反胃、皮膚過敏、腹瀉等症狀。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許多我們平時購買到的蜂蜜,諸如百花蜜、山花蜜、土蜂蜜,其中可能就含有生蜂蜜,是以購買蜂蜜要注意其采收季節,或者使用前煮熟熬開,以免中毒。

二、春天要養生!醫生提醒:早起、午後、睡前,這9件事要注意了

在天氣清涼的春天,你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會做什麼呢?仔細看看你是否做對這幾件事了。

① 不要亂穿衣

有人常道:“二八月,亂穿衣。”

也就是說,春天應該多穿衣,春天應該盡可能少穿衣,但是這是要根據個人體質情況判斷的,有的人常做耐寒訓練,平時也穿得偏少,抗寒能力強,當然可以少穿衣,而有些人因為這句俗語,盲目地少穿衣,結果可能一變天,就容易患上感冒。

實際上,讓我們的身體微微有些涼意,便是最佳春天穿衣法則,除此之外,也可以每天出門前看看天氣預報,這樣穿多少衣服自己心裡也有底。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② 不要憋大小便

許多人早上起床後,會因為着急出門而憋大小便,這樣其實是不對的。

早上起床時,大腸剛剛完成夜間對食物營養成分的吸收,正逢排出廢物的好時機,而且早起後也及時排大小便,可以大大減輕大腸和膀胱的負擔,是以我們早上起床後有便意,千萬不要憋着及時排出。

③ 不要不吃早餐

也有一些人,早上起床胃口不佳,便選擇不吃早飯,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是極其不好的,這是因為膽汁儲存在膽囊中,如果長時間不進食,就無法刺激膽囊中膽汁排出,長此以往就會導緻膽汁淤積,可能容易膽結石。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同時做到“午後三不急”,也是很重要的春天養生習慣:

① 不急于運動

許多人午後剛吃飽飯,會感到有些困倦,是以會想要适當地運動來給自己提提神,實際上午飯後小運動是好,但是不應該急于運動的,剛吃飽飯時,我們的胃中有很多未消化的食物。

此時如果進行運動,會大大增加胃的負擔,可能會導緻胃下垂,是以我們飯後應該休息約半小時,然後可以去散步,直到身體微微發熱即可。

② 不急于喝茶

午飯後有茶類愛好者,一般不會選擇喝湯,而是選擇喝茶,實際上這樣也是不健康的。茶葉中含有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沉澱,影響蛋白質的吸收。不僅如此,可能還會影響人體對礦物質的吸收,長此以往可能導緻缺鐵性貧血等問題。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③ 不急于午睡

除此之外,飯後立即午睡也是不合理的,飯後立即午睡也會給胃增加負擔,躺下的姿勢會壓迫胃部,胃部難以進行正常的蠕動,食物就難以消化,而且飯後立即睡覺,消耗量大大減少,熱量堆積還會增加人的脂肪,最後越來越胖。

還有一點春天涼爽,人們入睡應該更加容易,但是如果是以疏忽,春天的睡眠品質将會大受影響,為春天安眠以養足精神,春天睡前我們要注意有3件事不宜做。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① 不宜進食

我們都知道,睡覺時身體大部分器官都趨于放松,此時我們的身體各處也都在休息,如果在此之前進食,則會讓腸胃被迫“起床工作”,給腸胃增加了負擔,還可能導緻消化不良。

不過如果你過于饑餓,也可以少量進食後選擇休息一會,給腸胃一點緩沖再入睡。

② 不宜飲茶

茶是人們工作提神的好助手,當然也有不少人喜愛喝茶,但是入睡之前飲茶卻是不可取的。

這是因為,茶能提神是它含有的咖啡堿在發揮作用,它可以刺激神經系統,産生興奮,然而如果睡前飲過多或過濃的茶,則可能會令人入眠困難,也可能會使人夜間尿頻,這樣一來我們的睡眠品質也會大受影響。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③ 不宜情緒激動

春天是一個“易躁”的季節,不僅是日間生活,睡前我們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防止入睡困難,否則的話睡前情緒有過大的起伏,會可能使人氣血紊亂,氣血紊亂後人就難以入睡,還會給身體帶來損害。

是以睡前我們應該減少會讓我們情緒起伏過大的活動,尤其注意不能過度氣憤、悲傷,做好“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我們就已經邁出了春天養生的一大步,開啟健康的新模式。

三、為何有人春天會感到“春躁”?面對“春燥”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每逢春天到來,有些人就會變得浮躁不安。你是否有過疑惑:為什麼有的人會“春躁”呢?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春躁”實際上是人身體亞健康狀态的一種表現,通常來說,40%-60%的相對濕度,對人體來說是最适宜的,但是春天空氣中水汽減少,相對濕度也降低,當濕度降到40%以下時,人們就會因為幹燥的空氣感到不适。

如果濕度持續下降到30%,人們的不适感會大大增加,這時會感到皮膚、鼻腔及口腔幹燥發疼,甚至有人會出現便秘。當你出現“春躁”時,你就要注意了!

因為如果這樣的亞健康狀态,沒有被控制,可能容易發展為疾病,那麼人體在春天躁邪情況下,也是比較容易發生急性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統疾病的。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想問:面對“春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① 合理飲水

春天幹燥,人們自然應該多加飲水,來保證身體不因蒸發過剩而過于缺水。

不過更多的情況是,許多人總是覺得人感到口渴時才應該喝水,實際上在春天我們在還沒有感到口渴的時候,就應該時不時喝一些水,這樣的進水方式才是健康的,因為當你感到口渴時才被動地喝水,你身體裡的細胞可能已經處于缺水狀态,此時喝水明顯就已經遲了。

② 調理身體

當然,我們也可以制作一些可口,又比較有作用的方式來抵禦“春躁”,比如說潤燥飲、川貝秋梨羹、梨藕蜜等,都有滋陰潤燥、利咽止咳、生津止渴等功效,不僅材料簡單易得,制作方法簡便,還可以減緩人們的“春躁”。

春天養生,早起三不要,午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開啟健康模式

參考文獻:

1.春天養生有訣竅[J].鄉村科技,2013(09):43.

2.霍雨佳.春天養生三提醒[J].内蒙古林業,2016(09):35.

3.劉建寶.初秋健脾 中秋潤燥 深秋補氣 春天養生三步走[J].農産品加工(創新版),2010(10):35.

4.古道.秋冬養生有秘籍,“專方”泡腳正當時[J].家庭中醫藥,2014,21(12):4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