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吸取俄烏戰争教訓!若要收複台灣,兩點需咬死,不然就是第二個俄

作者:車馬點兵

俄烏戰争已經打到第3個年頭,從最初普京信誓旦旦的表示要打個“閃電戰”,直到現在大家已經習以為常,普遍認為這場戰争會一直這樣持續下去。

明明烏克蘭的軍事實力遠不如俄羅斯,就像台灣與大陸的實力差距,可俄羅斯卻跌了個大跟頭,不僅沒有實作“閃電戰”,反而還讓自己成為“戰争的奴隸”,被戰争一步步拖垮。

前不久在莫斯科的紅場閱兵中,以往金戈鐵馬、百萬雄兵的壯觀場景,到現在的疲憊不堪、一片荒涼,戰争能把一個軍事大國拖成什麼樣子,看看俄羅斯就知道了。

如果解放軍要收複台灣,跟俄烏戰争将有非常大的相似之處。如果不想落得和俄羅斯一樣的下場,有兩點必須得咬死,絕對不能松口,否則我們也必将陷入戰争的泥潭中。

吸取俄烏戰争教訓!若要收複台灣,兩點需咬死,不然就是第二個俄

俄烏戰争打到今天這樣,隻因俄羅斯犯了兩大錯誤

當初普京信誓旦旦表示會打個“閃電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烏克蘭的輕敵。他天真的認為西方國家不會為烏克蘭這個小國付出太多,如果隻是小型的支援,對俄羅斯而言根本就無傷大雅。

而且在能源方面的合作,西方國家十分依賴俄羅斯。當初普京估計是抱着“就算是考慮能源合作,西方國家也不會太過分”的想法與烏克蘭開戰。但讓普京沒想到的是,西方國家甯願舍棄俄羅斯這個物美價廉的大賣家,也要不遺餘力的支援烏克蘭。

而且當初剛和烏克蘭開戰的時候,俄羅斯軍隊還“慢慢悠悠”的前線作戰,一副十分不以為然的樣子。

就因為有西方國家的全力支援,再加上俄羅斯一開始的輕敵,這才導緻俄烏戰争變成如今這個境地。

如果當初俄羅斯能夠準備好充足的武器裝備,并嚴肅以待,全力以赴的與烏克蘭作戰,哪怕背後有西方國家的武器支援,俄羅斯也不至于屢屢戰敗, 畢竟俄軍的整體戰鬥力是烏軍所無法比拟的。

吸取俄烏戰争教訓!若要收複台灣,兩點需咬死,不然就是第二個俄

除此之外,俄羅斯打烏克蘭也沒有一個名正言順的名頭,這才讓西方國家找了個由頭進行大規模的支援。又或者說,普京其實根本就不在意輿論。

可師出無名就意味着這場由俄羅斯率先發起攻勢的戰争屬于入侵,是無法得到其他國家的援助,不然就是“助纣為虐”。但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援助不同,西方國家打着支援“支援維護主權”的名頭給予支援,這就有些名正言順了。

迄今為止,美國應該支援了烏克蘭最少1100億美元,1000多枚“毒刺”防空飛彈、20套陸軍戰術飛彈系統等先進武器,這還不算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援。

吸取俄烏戰争教訓!若要收複台灣,兩點需咬死,不然就是第二個俄

在這些國家的幫助下,俄軍在戰場上最少犧牲了11.1萬人,損失了包括蘇-35S戰機、T-90M主戰坦克、S-400防空飛彈系統在内的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縱然繼承了前蘇聯不少的東西,但俄羅斯依然被拖得有些撐不住了。

簡單來說,俄羅斯沒辦法快速取得戰争的勝利,就是因為“師出無名”和“輕敵”。大陸如果要發起武統戰,一定要咬死“師出有名”和“速戰速決”這兩點。

中國要吸取俄羅斯的戰争,死咬兩點

首先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有理有據,且符合國際法的。

吸取俄烏戰争教訓!若要收複台灣,兩點需咬死,不然就是第二個俄

可盡管如此,這些年在“台獨”分子和西方國家的集體炒作下,輿論的風向似乎也有些變化。是以宣誓主權這一塊中方一定要堅決對待,不能松懈,否則今後西方國家很有可能會抓住漏洞,進而對台灣“名正言順”的支援。到時候,中方就會陷入跟俄羅斯一樣的境地。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小瞧西方國家的厚臉皮。就算是不能名正言順支援,他們也會“悄悄地”支援。

由于美軍已經連續好幾年在亞太進行布控并加大軍事力量的部署,現在處于亞太的美軍力量不容小觑,比如第七艦隊。

吸取俄烏戰争教訓!若要收複台灣,兩點需咬死,不然就是第二個俄

第七艦隊的整體作戰實力非同一般,而且他們還擁有兩個航母戰鬥群,航母上所搭載的都是最先進的艦載機群和飛彈系統以及防空能力。一旦參與進兩岸的戰争中,很有可能會對我軍産生非常強大的火力打擊。

其次,在太平洋、印度洋等海洋中,美軍很有可能部署了數量不小的核潛艇。靜時這些核潛艇“安全無害”,可一旦接收到開戰的指令,都将對我軍造成極大的威脅。

最關鍵的是,美軍部署在亞太的力量還不止這些,不管是哪支力量,整體作戰實力都不差,不然也就滿足不了美國企圖以戰争拖住中方的險惡心思。

吸取俄烏戰争教訓!若要收複台灣,兩點需咬死,不然就是第二個俄

而且到時候印度、日本、南韓、澳洲等印太地區的美國盟友勢必也會為這場戰争出一份力。總得來說,如果真的打起來,中國所面臨的困難處境一點不亞于俄羅斯。如果不想成為第二個俄羅斯,我們既要保證“師出有名”,又要在台灣外圍快速建立包圍圈,将所有支援力量攔在外面。至于剩下的解放軍需要速戰速決,且一定不能輕敵,必須全力以赴,用最短的時間全面占據台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