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淺淺的海峽,台灣和大陸之間的交流從未因地理的隔閡而減少,兩岸同胞的友情也從未因距離而淡漠。對台灣省的深情厚意,語言難以盡述!台灣,生育了無數才子佳人、流行音樂、青春偶像劇的沃土,記載了無數八零後九零後的青春記憶。對我個人而言,去台灣旅行,是實作長久以來的夢想,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未曾踏足之前,對這片土地知之甚少,真正到達後,内心的感慨、收獲并存,那份旅途中的點點滴滴,成為了我珍貴的記憶!
1、從高空降落,台灣的機場在我看來略顯老舊,缺乏現代化的華麗裝飾。初次跟機場從業人員交談,她們的聲音溫柔親切,讓我感到這是一次正确的旅行。桃園機場設有兩座航站樓,機場内的遊客咨詢處有免費地圖。機場的便利店内售賣的悠遊卡,能用來坐公交還是捷運,甚至在便利店購物都可以的。
2、台灣的街道并不寬敞,多數街道僅容納兩車道,路邊随意停放的車輛讓本已狹窄的道路更擁擠!周圍的建築物帶有歲月的痕迹,不過整體街道保持着潔淨,罕見路邊随意丢棄的垃圾,從側面看得出出當地群眾的文明素質。台北沒有很多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多數房屋外觀破舊,但其公共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卻是不可否認的!
3、台灣孔廟文化的傳承很好!參加考試、求取姻緣、開業典禮還是政治競選,群眾總愛去各大廟宇祈福。每逢初一十五和重要節日,廟宇前總是香火鼎盛。尤其在台南,廟宇密度極高,幾乎每條大街小巷都可見廟宇的身影。
4、便利店在台灣如星羅棋布,7-11還是全家,就算是小鎮一樣的地方,也能輕易找到。便利店裡有好多飲食可選,還能給食物加熱。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我去的多數便利店除了向公衆開放,其衛生間的清潔程度也相當高!甚至超過了大陸一些高端商場的同類設施。在緊急需求之時,這些衛生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用時匆忙之極,未能拍照留念。
5、在台灣街頭,路邊小販的攤位琳琅滿目,賣的商品種類多。台灣的路邊攤由當地警力負責管理,不涉及專門的“城管”隊伍。警察與小販之間罕見沖突,更多的是彼此之間的互相了解、體諒。
6、在台灣城市也好鄉村也好,兩者之間的差距不明顯,這或許跟台灣經濟長期停滞有關吧,城市建設緩慢,幾十年來幾乎無大的變化!正因如此,台灣的鄉村與城市在外觀上看起來并沒有太大的差異。時代的變遷帶來了城市生活的高壓,但台灣的鄉村生活依舊舒适,便利店遍布,生活設施完備,空氣品質也相對更佳,住宅多為兩層樓結構,并常見用鐵皮加蓋的房屋。
7、台灣的春節跟大陸有諸多相似之處,也有其獨有的傳統習俗。大年初一,當地人争相去寺廟搶頭香,這在台灣極為常見。年夜飯中的魚不被食用,而是留到新年,寓意“年年有餘”!跨年之夜,台北101大廈下的大家彙集一處,一起倒計時迎接新年,并觀賞煙火表演。台灣人喜歡逛夜市,喜歡熱鬧非凡的節日氛圍,春節期間的放煙花也相對自由。
8、台灣的火車,受到地理和地震帶的限制,火車速度普遍不高,一般限速在115公裡左右,高鐵也有地區速度限制。從台北到台東的火車票價大約為170人民币,旅程大約需要四小時。這速度在今天看來或許較慢,考慮到台灣的地理特性,我認為已經是非常合理的。
在車站,火車票上不會顯示任何乘客資訊,進站也無需安檢。車站内部沒有傳統的候車廳,乘客直接在月台等候,火車分為老式和新式,新式車廂設施先進,與大陸高鐵差不多。
9、台灣對殘障人士的支援、關懷展現在多個層面,我就随便舉一些例子吧!街上的公共汽車大多配備了低底盤設計,這改進極大地友善了坐輪椅的市民的上下車。在斑馬線前,專為視障人士設定的盲文、語音提示,使其能夠更安全地過馬路。去任何一家醫院,迎面而來的将是護士的友好迎接,她們總是帶着微笑,态度親切,問是否需要幫助。治療結束時,醫生提供醫療建議,還會提醒患者:“感謝您選擇我們醫院,回家後請記得按時服藥”!
10、台灣的交通,機車占據了重要地位。在這,機車是最常見的,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有開機車的習慣。人均機車擁有量達到兩輛,街頭随處可見的換電站,電池更換簡單快捷,插入用盡的電瓶,即可迅速換取充滿電的電瓶。每月的停車費和換電池費用相對低廉,僅需220至260新台币,約合人民币20元左右。别看機車數量衆多,不過在交通高峰時段,也很少出現交通事故、擁擠現象,有一說一,台灣人在開機車時确實很有素質,交通規則遵守得不錯。
11、回顧台灣經濟的發展曆程,1980年代是其經濟的黃金時期,人均GDP從1980年的2398美元增長到1990年的8325美元,迅速跻身于發達經濟體行列。當時,台灣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尤其發達,尤其是半導體和電子精密制造領域,在全球享有盛名。上世紀90年代初,台灣省的GDP曾占到全中國總量的45%,經濟實力在全國34個省份中遙遙領先。
相比之下,近年來廣東省的發展快,已經成為中國的經濟大省,生産總值占全國的八分之一,經濟規模、綜合競争力均已超越香港和台灣。
12、台灣目前的最低工資标準是每小時168新台币,月薪則是25250新台币,約合人民币5870元。有三分之二的行業平均收入低于此标準,特别是餐飲、美發和收銀等服務行業,月收入不足35000新台币,而普通制造業的收入大約為40000新台币。兼職工作的起薪在200至250新台币每小時,約合50人民币,員工還可以有免費餐食、全勤獎金、夜班津貼等福利,并買健保,全職還是兼職員工均适用。
13、台灣工作滿半年可享7天帶薪年假,3至5年增至14天,5至10年為15天。工作超過10年後,每增加一年工作經驗,年假增加一天,最多可達30天。台灣還有如台風假、女性生理假等特殊假期,如果公司不按規定給假期,員工能直接投訴。台灣由于人口相對較少,企業對于學曆的要求并不苛刻。很多人的職業生涯與大學所學專業不必嚴格對應,轉換職業領域也相對容易。
14、住房方面,台北有台灣最高的房價,市區的平均房價高達人民币7萬元每平方米。相比之下,新北市的房價為3.6萬元每平方米,而其他地區如新竹和高雄的房價分别為2.5萬元和2.2萬元每平方米,桃園的房價甚至低于2萬元每平方米。台灣大多數家庭對兒女的婚姻以及生小孩并無過多幹涉。在台灣,常見30至40歲的成年人未婚且生活品質依然優越。
15、物價方面,台灣的生活成本對于大部分人而言較高,但當地的工資水準相對較高,以至于較高的物價依然在可承受範圍内。大蒜約為22元人民币一斤,甜玉米3元一根,地瓜葉7元一斤,而番茄格則為11元一斤。一般蔬菜的價格介于每斤4至8元之間,豬肉價格相對穩定,前腿肉大約20元一斤,價格波動在18至30元之間。便當類快餐在20至30元之間,其中最便宜的便當價格為18元,最貴的則為28元。
16、在台灣就餐,如果在餐廳用餐,費用相對更高,一個人的消費大約在200元左右,而聚餐時七八道菜的費用則高達2000元。另外,台灣的燃油價格較低,95号汽油大約7元人民币一升,92号汽油更是6.7元。需要注意的是,油價是較低,可是要知道台灣的燃油稅、牌照稅較高,額外的稅費讓實際的用車成本與大陸相近。
17、台灣男的退休年齡設定為65歲,女為60歲。終身俸的數額與個人繳納的保費等級、就職機關有關。台灣還實施了農保、勞保、健保等多種保險制度,以覆寫不同的需求。保險在台灣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大多數人都為自己買了各類保險,其中以醫療險為主。
台灣的主要福利制度之一是健保,隻需群眾繳納少量費用,就可在就醫時獲得高比例的費用報帳,極少有因病緻貧的情況發生。這也是台灣人民引以為傲的社會成就!台灣還為低收入戶、弱勢家庭、殘障人士及老年人等特定群體提供了多項補助。
台灣的生育福利。為0至6歲兒童的家庭提供月度津貼,以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具體來說,第一胎每月可以獲得1125新台币的補助,第二胎的補助提高至1350新台币,而第三胎則為1577新台币。
18、在教育方面,台灣實施12年義務教育制度,包括6年國小教育、3年國中以及3年高中教育。台灣的高等教育與大陸就差不多,有多所知名大學如清華大學、中山大學、交通大學和暨南大學。
19、我接觸到台灣的群眾都挺熱情友好的。台灣女人有着柔和語調、親切的态度,她們的日常對話中帶有趣味性、地方特色的表達,如“你懂我意思嗎?”、“我跟你講哦!”等口頭禅。台灣和大陸在一些常用詞彙的稱呼上有着差異,例如“礦泉水瓶”在台灣稱為“寶特瓶”,“筆記本電腦”稱為“筆電”,“垃圾袋”則稱為“樂色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