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岩層之下的铿锵足音

作者:中國軍号

來源:解放軍報·中國軍号

■本報特約記者 李兵峰 通訊員 于元正

跟着一級軍士長崔道虎,又一次走在長長的施工長廊,上等兵王新超的耳旁,回響着隊伍前行的腳步聲。

這樣的足音,王新超來到工區的第一天就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已經是回響在他内心的節奏。

去年,從地方大學畢業的王新超,追尋軍旅夢,來到火箭軍某旅。新兵下連時,經過上千公裡奔波,最後到達目的地,他滿以為眼前将是戰車轟鳴、殺聲震天的火熱練兵場面,可映入眼簾的,除了幾排施工闆房,就是整齊停放的施工機械。

“到了,這就是咱們的工區,也是以後戰鬥的地方!”帶隊幹部的一句話,把他拉回了現實。

這時,一隊官兵結束施工,正從工地向營區走來。他好奇地打量從身邊經過的每個人,他們個個塵土滿臉、泥漿滿身,但是精神狀态很好,腳步聲铿锵有力。

幾天後,他也站在了這支隊伍裡。天剛蒙蒙亮,大家已經列隊完畢,王新超跟在一級軍士長崔道虎後面,和着這個足音走進正在建設中的陣地。一進入作業面,展現在眼前的是另一番火熱畫面:忙碌的機械裝備來回穿梭不停,焊接聲、切割聲、轟鳴聲與官兵的呼号聲摻雜在一起……

新時代是奮鬥的時代。為飛彈築巢、為強軍助力,使命光榮、責任如山,需要每個人為之艱辛付出。

當天,王新超所在班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将一根根槽鋼運到狹窄的作業面。年近半百的崔道虎,率先扛起一根快步往前走。輪到王新逾時,他才發現一根槽鋼竟然這麼重,壓得肩膀生疼。他快走幾步,想盡力跟上班長。可幾個來回下來,他就氣喘籲籲,腳下步子越來越重,慢慢落在了後頭。

入伍20多年,從一座大山走進另一座大山,剛完成一項任務又奔赴下一個點位,崔道虎身上“光環”耀眼:火箭軍“十大砺劍尖兵”“優秀軍士”……坐在一旁休息的王新超,看着班長一刻不停的身影,聽着他踩在泥濘路上的腳步聲,不禁有些慚愧,咬咬牙重新加入忙碌的隊伍中。

每一天,聆聽着這樣的足音,王新超悄然發生轉變。從最初的不适應到決心紮下根,從剛開始的不了解到主動融入,他向着成為優秀的飛彈工程兵前行。

“這些都是成長的印記。”他指着手上的繭和傷疤說,“一茬茬飛彈工程兵幾乎都有這樣的印記。”

“兵撒千裡,南征北戰,工程豐碑寫我忠誠奉獻;使命千鈞,壯志撼山,岩層深處看我攻堅克難。英雄的飛彈工程兵,用青春熱血燃燒東風烈焰……”又是新的一天,上等兵王新超站在隊伍中,唱響《英雄的飛彈工程兵》,邁着堅定步伐,向着施工點位走去。

飛彈工程兵:流水的營盤鐵打的兵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永飛 李兵峰 方 雷

岩層之下的铿锵足音

火箭軍某部戰士進行焊接作業。馮丹陽攝

征戰大江南北,他們行囊裡裝着一塊塊石頭——

學會與岩石對話,才能征服巍峨的大山

“糟糕,又遇到了硬骨頭!”施工現場的空氣潮濕黏膩,台車鑽杆與岩石碰撞,發出刺耳轟鳴,火箭軍某旅一級軍士長王永鋒暗叫不好,手中開始變換操縱動作。

這個被官兵稱為“王石頭”的老兵,與堅岩利石打了幾十年的“交道”。

王永鋒忘不了第一次進入施工作業面的情景。那天,他站在遠處,望見一塊巨大的石頭,橫亘在掘進斷面的正中間,像是“攔路虎”擋住了前進的方向。

數名幹部骨幹圍在一起,商讨破解的辦法,營長斬釘截鐵地說:“它就是一塊鐵,我們也要把它啃下來。”連續10多天,營裡組建的黨員突擊隊,日夜奮戰,終于把那塊大石頭“敲碎”,讓施工得以繼續向前推進。

“你看這是沉積岩,就像是三明治一樣,一層一層疊上去;這塊火成岩就不一樣,像是鐵水凝固後的鐵塊。它們成分不同、硬度各異,施工時遇到了,就要差別對待……”王永鋒講得形象生動,戰友們聽得仔細認真。

“幹工程的時間越久,就越覺得,每塊石頭都有語言、有生命、有秉性,要學會和它們對話。”王永鋒平時略顯内向,可是隻要一說起石頭,總有說不完的話。

當兵第二年,他作為機關首批鑿岩台車操作手學成歸來。可是,第一次作業,要麼就是斷面像“被啃了一樣”凹凸不平,不得不重新返工;要麼就是遇到堅硬的石頭,光使勁不見進度……半天下來,原本自信滿滿的他,有點垂頭喪氣。

站在作業面的石堆上,連長指着一塊塊石頭說:“你不把它們給研究透了,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台車操作手,也不可能成為合格的飛彈工程兵。”這句話他一直銘記于心,并付諸行動。

這些年下來,王永鋒漸漸摸清了岩石的“脾氣”,還結合施工實踐總結出一系列掘進方案,提高了施工效率。

有一年,上級依托施工會戰舉行技能大比武。他不僅第一個完成任務,孔深、孔距、角度等名額均合乎規範,還精準判斷出前方有斷裂帶,幫助爆破選手及時調整方案,避過險情。就這樣,他慢慢成了全旅官兵公認的技術能手。前不久,他負責鑽出的斷面,再次被評為施工“樣闆段”。

正所謂“一寸掘進一寸險”,對飛彈工程兵來說,破碎帶、泥夾石、裂隙水等險情随時可能發生,他們時刻面臨苦、累、傷、殘、險的嚴峻考驗。

一次,在岩爆段施工中,他鑽完孔正在作業面和測繪人員進行技術交流。突然,“砰”的一聲,一塊比巴掌大的石頭從拱頂掉落下來,在他身上劃了一道傷口……

“我們飛彈工程兵,對岩石有着特殊的情感,有時遇到壞石質,影響施工進度,恨得牙齒癢癢,更多的時候,則視它們為‘寶貝’,因為是它們支撐起了陣地工程。”某旅沙副參謀長說。在多年的穿山鑿岩中,這位副參謀長從一名彜族青年,成長為一名“陣地鐵人”。

“學會與岩石對話,才能征服巍峨的大山。”這位副參謀長這樣說也在這樣做。他曾帶領官兵創造數項施工記錄,一次又一次地按時交出優質工程。

一次老兵退伍前的點驗,讓執行點驗任務的他情難自禁:一名戰士打開的背包裡,一塊新毛巾包裹着十幾塊石頭。這是官兵們一次次征戰的記憶,也镌刻着工程兵的青春和熱血。

還有一名戰士,珍藏着一頂破舊的安全帽,那是一次他和戰友從施工塌方中脫險的見證;還有的戰士,包裡裝着幾根駱駝刺、一捧沙石土。

這是他們在一處處“無名坐标”留下的青春紀念……

告别建立陣地,他們整齊列隊莊重敬禮——

輝煌壯美的彈道,有賴每個人去繪就

“向陣地,敬禮!”一聲令下,剛剛完工的陣地前,站立着的一群官兵,換去一年四季不離身的迷彩作訓服,穿着整潔一新的常服軍裝,莊重敬禮。

站在隊伍前排的二級上士臧真平思緒萬千:新陣地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他親手參與建設,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如今心中充滿不舍。

那次,施工中突發塌方,原本已經提前半個月的工期瞬間又變得緊張,突破塌方段迫在眉睫。“時間夠不夠?”連長問突擊隊長臧真平。手擎“國防施工先鋒連”旗幟,臧真平知道肩上的重任,毅然答道:“我們決不讓飛彈等陣地,保證提前完成任務!”

這個連隊是飛彈工程部隊的過硬連隊。那一年,連隊官兵不怕犧牲、排除萬難,連續攻克多個不良地質施工難題,為國防工程建設作出突出貢獻,被授予“國防施工先鋒連”榮譽稱号。

黃土層遇水成泥、空腔圍岩險些造成二次塌方……那段時間,一個個“攔路虎”先後出現,大家叫響“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口号,優化人員編組,創新工序工法,最終啃下這塊硬骨頭。

完成任務那天,突擊隊走出施工坑道,連續半個月的陰雨天也放晴了。和煦陽光灑在身上,連續鏖戰的疲憊一下煙消雲散,大家都露出燦爛笑容。

“向陣地,敬禮!”同樣是在一次陣地完工儀式上,随着一聲密碼,官兵們以這種特殊方式,向新陣地告别。

站在最前排的一名戰士,左袖管裡空空蕩蕩。他叫王統偉,是一名施工骨幹。那年,他與戰友在鋪架高空電纜時,一根突然落下的電纜像一條巨蟒撲向猝不及防的他們。危急時刻,王統偉一把推開戰友,自己左臂負傷,最後不得不進行截肢。

後來,王統偉請求把失去的左臂,埋在了陣地入口處,永遠伴着那片蒼茫大山,守護心愛的飛彈陣地。傷愈之後,他又重返施工一線。

甯可透支生命,絕不辜負使命。測繪技師龔曉斌,那年被确診為直腸癌。他一邊與病魔抗争,一邊研究如何突破傳統施工技術。術後僅1個月,就執意回到戰位,總結出便捷的“圓坐标測量法”,将工時縮減到原來的五分之一,被命名為“龔曉斌圓坐标法”。後來,他被授予“飛彈工程兵模範士官”榮譽稱号,至今仍奮戰在施工一線。

輝煌壯美的彈道,有賴每個人去繪就。一名名飛彈工程兵,鏖戰大山留下血與火的故事,也立下座座不朽豐碑,托舉着大國長劍時刻準備一飛沖天。

随着新裝備、新技術的引進,他們把創新構想融入飛彈陣地——

雙腳紮在山溝,雙眼凝望星空

夜色寂寥,皓月當空。大山深處,一間施工闆房内燈火通明,趙工程師時而低頭思索,時而奮筆疾書。此時,他正在琢磨工程設計的新思路。

為了借力科技創新推動工程建設,趙工程師先後5次主動轉崗換專業,在岩層深處反複鑽研。

雙腳紮在山溝,雙眼凝望星空。有一次,他查詢資料接觸到數字化建築資訊模型技術,便下定決心,要以此作為實作數字化施工的“突破口”。

經過努力,他考取了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建築和設計行業領域的多個證書,先後攻克了數字化建築資訊模型技術理論關、建築圖紙關、裝置安裝關和工程管理關。

一次,正當施工官兵為工程結構複雜、施工工藝要求高等問題發愁,趙工程師帶着三維模型出現在大家面前,讓大家眼前一亮。後來,借助這個三維模型,官兵提前完成工程整體施工任務。

以前,在飛彈工程部隊,施工用鋼釺大錘風鑽,靠肩挑背扛手推。如今,走進一個個施工現場,處處呈現出現代化施工景象。

在一處掘進作業面,被譽為“台車大王”的一級軍士長王建新鑽進台車駕駛室,将設計圖導入車載電腦,熟練操作幾個按鍵,自動台車便開始靈活伸臂,不一會就在岩體鑽出一個個炸藥孔。

“這項工作以前主要是靠手持風鑽打眼,不僅煙塵大、噪音大,而且還不安全,人員爬上爬下,随時得冒岩爆、塌方等危險。”王建新說,逐漸實作的機械化施工、資訊化管理、智能化建造,讓安全風險有效降低、施工效率明顯提高。

“這些年來,随着新裝備、新技術的引進,我們的國防施工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效能型轉變。”火箭軍某部上司介紹,他們堅持科技引領、全員創新,加緊培養“小能人”“小諸葛”“小創客”隊伍,讓官兵成為創新的實踐者、生力軍。

那一年,剛學會操作鑿岩台車的一級軍士長顧漢春,發現傳統的鑿岩方法影響施工效率和品質,于是向連隊幹部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改變傳統的鑿岩方法。

得到連隊幹部支援後,他開始踏上創新攀登之路。他向軍地10多位專家請教,進行了上百次試驗,終于探索出全新的鑿岩方法——貼壁式鑿岩法,并率先打出“樣闆段”,推動了施工整體品質和效益雙提升。

一級上士譚志紅研究探索“大直徑藥卷鑽爆工藝”,減少正常斷面鑽孔量20%以上;工程師宋仲華研制出“掘進電動出渣運輸系統”,嵌入數字化指揮平台,實作出渣作業資訊化控制指揮……

一名名飛彈工程兵加快觀念之變、能力之變,把創新足迹留在青山溝壑,把創新構想融入飛彈陣地,用一個個現代國防工程,築牢一塊塊和平基石。

退役前第一次走進營區,他們看着燈箱上的自己哭了——

岩層之下的戰鬥,都會被永遠銘記

“快看,我們到家了!”一輛大巴車穩穩地停在火箭軍某旅營區門口,張春陽等22名戰士走下車,向着大門望去,滿臉的激動。

營區的官兵列隊迎接。看到張春陽他們下車,大家熱烈鼓掌,大聲地喊着:“歡迎回家!”

一句“歡迎回家”,聽得張春陽熱淚盈眶。參軍入伍8年,新訓後直接到了工區點位,投入施工會戰。這些年來,施工任務壓茬推進,跟随部隊走南闖北,沒有等到任務全部結束,自己的軍旅生涯即将畫上句号。

那天,在工區指揮會戰的旅上司,與施工一線即将退役的老兵們座談,問大家還有什麼要求或者心願。“馬上就要脫下軍裝了,還沒有去過咱們旅的營區大院,我想去看看。”張春陽的這番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看着這群老兵期盼的眼神,旅上司的鼻子酸了。

“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可對于飛彈工程兵來說,是‘流水的營盤,鐵打的兵’。”某旅政治工作部上司說,官兵們輾轉施工鏖戰,常年“漂”在外面,往往是剛完成一項工程,又要馬不停蹄奔赴下一個點位。

張春陽的經曆,也是很多其他飛彈工程兵的經曆。“有一次旅裡組織基層骨幹集訓,我們作業面剛好遇到不良地質,我是突擊隊員沒去成”“本來安排我去機關交流帶兵經驗,上級突然抽調我去學習新機械裝備……”同行的老兵,情況各不相同,但都有着同樣的“遺憾”。

“沒想到咱們營區這麼漂亮!”22名老兵乘坐電瓶車參觀營區的角角落落,看到一排排整齊的營房、一塊塊綠油油的草坪,不禁贊歎連連。

走進軍史長廊,一個個浮雕畫面,勾起了老兵們的記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起來。“那年,為了完成工程建設任務,我們大年三十的餃子都是在作業面吃的”“為了戰勝這個塌方,我們大戰10多天才把它降服”……

其實,每個飛彈工程兵“回家”的故事,都令人唏噓不已。入伍第16年的軍士曹威,第一次走在營區幹淨整潔的道路上,不禁放慢腳步,想盡力把眼前看到的印刻在腦海裡。

霞光下,他突然駐足在一個榮譽燈箱前,久久凝視,淚流滿面——憑借在專業上的出色表現,他的先進事迹和照片被挂在燈箱中。

大山無言,忠誠可鑒。這一刻,内心深處的驕傲和自豪溢于言表——岩層之下的戰鬥,都會被永遠銘記。

(解放軍報·中國軍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