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作者:夜深财經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頭條原創,禁止搬運,違者必究!在閱讀此文前,辛苦點選右上角的“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 來源/夜深财經
  • 作者/夜深财經

引言:抖音作為國内的短視訊頭部平台,其一點小動作,都能掀起軒然大波。

近日,抖音釋出了抖音号授權功能調整通知,這通知一經釋出網上瞬間“炸鍋”了。

很多網友解讀這則通知為抖音不再支援釋出時政、财經法律或醫療等内容。這一解讀吓得抖音迅速出來回應。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抖音新規網友解讀錯了?

到底是網友誤讀了,還是抖音釋出的通知不夠明晰呢?

5月13日,抖音發出通知,表示為了優化創作者體驗,抖音不再支援那些主要釋出社會時政、财經、法律或醫療等内容,或是粉絲量高、影響力大的賬号與商業推廣賬戶建立包含内容釋出能力的授權關系。倘若創作者的賬号之前有過這類授權,那麼相應的授權關系會從 5月15日起逐漸終止。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圖源:抖音創作者中心

這通知的确有些拗口,怪不得網上會有聲音将其誤解為抖音要限制時政、财經、法律和醫療内容的釋出。

對此,抖音相關負責人回應媒體稱,網傳限制釋出時政、财經、法律或醫療内容為不實資訊。相關調整為商業素材釋出授權功能,不影響創作者的其他變現或者商業化能力,包括自行釋出商業素材、廣告、電商等等,也不涉及内容創作。

抖音官方客服進一步解釋,抖音此次調整的是商業推廣場景下的賬号授權功能,具體包括不再支援政務媒體機構類或者以釋出社會時政、财經、法律或醫療等内容為主,以及粉絲量較高、影響力較大的賬号,與商業推廣賬戶(包括巨量廣告賬戶、巨量千川賬号、巨量本地推賬戶等)建立包含内容釋出能力的授權關系。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圖源:抖音@人民網河南頻道

簡單來講,就是可以釋出内容,但對時政、财經、法律或醫療等内容的營銷推廣進行了規範。以前這些内容可以買流量推廣,以後就不允許投流了,也不支援時政、财經、法律和醫療賬号使用抖音的接單系統了。

不管是解讀錯誤還是其他原因,如此一來,以後那些“别有用心”想在财經、醫療領域撈“蛋糕”、吃人血饅頭的部落客日子就不好過了,而真正專注于提供優質内容的創作者依然有着廣闊的發展空間。

事實上,這樣的調整舉措并非抖音一家獨有。

在此之前,視訊号就已經對财經、醫療類内容的直播與釋出實施了相應的準入門檻和規範,其目的就是為了確定内容的專業性,保護使用者權益,避免誤導性資訊的傳播。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來源:《視訊号金融科普類直播準入标準》

抖音的這次調整是為了讓平台的内容生态更加健康、有序,雖然可能會對部分人造成一定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有利于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别有用心之人誇大事實?

此前,抖音其實已釋出過諸多規定,可為何此次卻能引發輿論的熱烈讨論呢?

這裡面定然少不了一些妄圖吃人血饅頭的部落客或自媒體在其中帶節奏。

這些人明明清楚抖音新規針對的是哪些内容與行為,可他們為何卻都說擔心會影響到自己的内容釋出呢?

稍微思考一下便能明白,斷章取義、肆意添油加醋、制造焦慮,這不正是這些人擷取流量的絕招嗎?

最近翻車的百度副總裁璩靜、董太太等不都是利用這些手段。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圖源:抖音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之是以會出台相關政策,必定與其平台的内容生态緊密相關,畢竟有太多觸目驚心的例子擺在眼前。

就在前不久,發生了一件讓全網震驚的醫療誤導甚至可以說是詐騙事件。

4月19日,網友“翻滾吧花花”在抖音釋出視訊表示,去年其母親被查出患上肺癌,她耗費一年時間,甚至負債20萬才湊齊母親的手術費,“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還要去送外賣”。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圖源:抖音@翻滾吧花花

然而母親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後來她才得知,母親将節省下來的錢拿去購買了宣稱“含有膠原蛋白肽成分”且“可防癌”的護膚品。

“讓你的家庭再也碰不到這個字,兩個點、一個廣、三個口、一個大山的山。”在“翻滾吧花花”截取的視訊中,涉事主播張某雖未直接說出“癌”這個字,但卻向衆人暗示産品可以防癌,評論區也整齊劃一地打出了“癌”字。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圖源:抖音@翻滾吧花花

而在“翻滾吧花花”的視訊評論區,有許多人表示自己或親人也遭遇了類似被騙的情況。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該事件發酵後,涉事主播的抖音賬号内容已被清空,賬号也顯示被封禁。

抖音官方對此事回應稱:已接到舉報,會送出回報,但具體賬号為何被封禁無法查詢。

那些被騙的人之是以能刷到虛假宣傳的視訊或直播間,就是因為這些吃人血饅頭的主播投了dou+和千川,是以,抖音限制此類内容在公域的推廣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從抖音的在回應中可以看到,規定明确相關領域的創作者依然可以創作有關社會時政、财經等領域的内容,隻不過,隻能依靠自然流量,也就是私域流量。

這種限制主要是針對使用商業推廣工具和功能方面(公域),其目的在于規範商業合作與廣告行為,減少潛在的誤導性資訊傳播,保護使用者免受虛假廣告或不實資訊的影響,同時也維護平台内容的品質和安全環境。

隻要不是那些吃人血饅頭的部落客,這條新規其實對正常從事時政、醫療等領域的部落客并不會産生影響。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國家出手整治,監管趨嚴

抖音此次釋出新規,除了和自身平台的内容生态密切相關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家有所行動。

在今年4月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介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有關情況時,針對直播帶貨等發展過程中的不規範問題,明确了直播帶貨的前提和底線。

新規惹争議,抖音被罵慘了

即“直播帶貨必須明确‘誰在帶貨’‘帶誰的貨’,要讓主播、直播間和平台都清楚自己‘人人有責’”。

具體來說,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解讀的、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對直播帶貨明确做出了以下重要規定:

其一,直播帶貨必須以顯著方式标明或說明其真實名稱和标記;

其二,若直播違法,平台、直播間和主播都要承擔責任;

其三,直播平台有義務協助消費者維權;

其四,違規直播将面臨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

其中,第二點和第三點與平台緊密相關,而時政、财經、法律或醫療等領域在抖音是虛假資訊等問題的高發區,為了盡可能避免自身被卷入其中,抖音出台這一規定也就不難了解了。

去年12月12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官方微信“網信中國”釋出了《關于開展“清朗·整治短視訊資訊内容導向不良問題”專項行動的通知》。

此次專項行動針對短視訊領域頻繁出現的亂象,集中整治以下三類短視訊資訊内容導向不良問題:

第一,短視訊傳播虛假資訊;

第二,短視訊展示不當行為;

第三,短視訊傳播錯誤觀念。

國家出台的這些規定和平台本身的新規,被很多業内人士看作是小楊哥、辛巴等頭部主播隐退的重要原因。

總之,抖音此次新規的釋出既是對自身内容生态的積極調整,也是對國家監管要求的積極響應。

盡管引發了一些波瀾,但從長遠來看,有利于營造更加健康、規範的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