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血壓低齡化,非藥物基礎療法是首選

作者:清水釋出

5月17日是第20個世界高血壓日。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資料顯示,大陸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達27.5%,即大約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壓患者,患病人數約為2.45億。

高血壓會導緻全身的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各個重要髒器供血、供氧受到影響,導緻心、腦、腎、眼等器官出現損害,高血壓相關并發症的高發趨勢,進一步推高了相關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成本,成為社會和家庭的巨大負擔。

固有觀念認為高血壓是一種老年病,現實是高血壓已經逐漸年輕化。2020年大陸一項涵蓋89萬名中青年人(35~49歲)高血壓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當中有26.2%的人患有不同類型的高血壓。是以年輕人對待高血壓也不可以掉以輕心。

高血壓是大陸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核心

高血壓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壓,遺傳給子女的高血壓發病率也會大幅上升。此外,長期精神緊張、生活飲食不規律等情況都是造成高血壓患者年輕化的原因。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醫師張龍介紹,血壓是指血管内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通常我們說的血壓是指動脈壓。心髒收縮時,大量血液進入動脈,對血管壁的壓力最高,此時産生收縮壓,也叫高壓。心髒舒張時,動脈内血液量最少,對血管壁的壓力最低,此時産生舒張壓,也叫低壓。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內插補點稱為脈壓差。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家庭連續規範測量血壓5~7天,平均血壓>135/85mmHg可考慮診斷為高血壓。

血壓标準的細緻劃分:<120>

大多數高血壓病人沒有明顯症狀和不适,也就導緻自我認知和關注度的缺乏,進而使人群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達标率都比較低下。而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會導緻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風偏癱、急性腦出血、腎衰、蛋白尿等等,而有效控制率隻有16.8%,是以高血壓是大陸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核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醫生龍德勇表示,高血壓和房顫都是心血管系統中最常見的疾病,二者又有非常強的關聯性。據統計,房顫患者中有50%以上患有高血壓。既往有研究表明,血壓每高10mmHg,房顫發生率會增加6%左右,腦卒中與緻死性心肌梗死發生風險分别增加53%與31%。

很多研究發現,有房顫的病人絕大多數都有高血壓。高血壓和房顫都有可能導緻腦卒中和心力衰竭,高血壓合并房顫的危害具有疊加效應。研究顯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患有高血壓的比例達70%,高血壓合并房顫亦可緻心力衰竭、腎功能異常和死亡等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顯著增加,緻殘率和緻死率高。

高血壓認知3大誤區

高血壓的常見症狀有頭暈、頭痛、疲勞、心悸等,不過也有很多人在高血壓的早期是沒有特殊症狀的,可能是在某次體檢中偶然發現自己得了高血壓,但傷害已經在悄然發生,是以高血壓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醫生提醒,很多人對高血壓存在認知誤區,容易贻誤病情,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誤區一:沒有症狀就沒有得高血壓。高血壓是用血壓計量的,不是憑感覺出來的,血壓的高低與症狀的輕重感覺沒有明确的關系。

沒有不适感覺,不能說明血壓不高,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沒有症狀。有些患者雖然血壓升高,但沒有明顯不适的感覺,那是因為患病時久,他已經适應了高的血壓水準,可能直到發生了腦溢血才有“感覺”。

誤區二:沒有感覺就等于沒有危害。血管壁在高壓力之下很容易損傷,讓血液中的膽固醇有機會沉積在血管壁上,促進血管形成斑塊,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序;另外,為了對抗血液異常升高的壓力,血管壁會變厚,血管腔變窄,如果再合并斑塊,血管會過于狹窄或堵塞,導緻一些器官營養和氧氣都長期供給不足,嚴重時會引發血栓、腦梗等嚴重并發症。

誤區三:改善症狀的藥可以代替降壓藥。高血壓患者出現頭痛、眩暈等症狀時,習慣使用止疼止暈藥,這代替不了降壓藥。

科學用藥,預防從日常做起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定期監測血壓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實作高血壓的早發現、早預防。《2019中國家庭血壓監測指南》建議,18歲以上的人群至少每年測量1次血壓,關注血壓的變化。

了解血壓變化。一天内人的血壓水準是變化的。正常人的血壓會呈現明顯的晝夜節律,即上午6~10點、下午的4~8點是一天當中血壓的兩個高峰階段,而淩晨往往是血壓的一個低谷期,也就是所謂的“雙峰一谷”。

研究表明,清晨時間段發生腦卒中的風險要比其他時間段高4倍。此外,與歐洲人相比,亞洲人群相對更易出現清晨高血壓。清晨高血壓是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需要格外重視。

對于已确診的高血壓患者,醫生建議應在每天晨起後1小時内、服用降壓藥物之前、早餐前、排空膀胱後進行血壓監測。保持靜息狀态至少5分鐘之後,采用坐位的方式進行家庭自測血壓。

高血壓患者無論有沒有感覺,都應遵醫囑堅持用藥。對于确診高血壓的絕大多數患者,往往需要長期堅持按時規律服藥才能将血壓控制穩定,預防高血壓相關并發症的出現。是以患者不可随意停止治療或是頻繁改變治療方案。因為突然停藥後血壓會重新升高,易導緻血壓波動過大,對心、腦、腎等器官造成更嚴重的損害,甚至成為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導火索。藥物劑量減停應遵醫囑執行,并在此間密切監測血壓。

一些患者擔心降壓藥會産生“耐藥性”而導緻停不了藥,這是非常錯誤且危險的觀念。因為降壓藥不是抗生素,不會産生“耐藥性”。血壓控制得越早,預防心、腦、腎功能障礙的效果就越好,如果等到髒器功能已被損傷再用藥,就會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即使堅持用藥,也應改善生活方式。非藥物措施是治療高血壓的首選基礎療法,控制體重、限鹽攝入、戒煙、避免情緒波動及合理運動,五者缺一不可。

減少鈉鹽攝入。鈉鹽攝入量與血壓水準和高血壓患病率呈正相關,飲食療法關鍵點就是限鹽。鈉鹽可顯著升高血壓,而鉀鹽則可對抗鈉鹽的升血壓作用。建議每日攝入鈉鹽數應少于6克。

減少糖的攝入。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壁,進而分泌過多胰島素,刺激血管收縮,引起高血壓。是以,高血壓患者要注意減少糖的攝入。

控制體重。體重減輕有利于高血壓患者降壓達标,每減輕1000g體重,收縮壓可降低4mmHg。減重不宜太快,一年内減輕原體重的10%為宜。

控制酒的攝入。臨床高血壓患病率随飲酒量的增加而升高。攝入酒量越多,收縮壓和舒張壓也越高,此外,嗜酒還有造成低血壓休克的風險。

保持心情愉悅。人心情不好,腎上腺素水準就會上升,血壓也會随之上升。

改善睡眠。高血壓患者前一天的睡眠品質影響着當天血壓的波動,如果沒睡好覺,血壓必然升高。是以說高血壓患者要有一個好心态,更要有一個好的睡眠。(全媒體記者 張峥)

來源: 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