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别警示17•慘烈車禍誰之過?

作者:鷹眼觀天1234

在各式各樣的網絡狂歡中,兩起慘烈車禍悄悄淹沒在熱搜裡。

5月9日早7時許,甯夏青銅峽市G110國道西山公墓附近,一輛小型面包車與一輛拉滿磚塊的大貨車正面相撞,導緻9人死亡,2人受傷。

據當地村民講,小面包上的司機和幾個乘客,都在西山陵園打零工,還有幾個乘客在附近葡萄地裡幹活。他們大都來自一個村子,最大的已經60歲,最小的一個隻有15歲。

車禍發生時,小客車司機以及他的兒子、孫子全部都在車上。隻有年齡最小的孫子僥幸活了下來,仍在搶救當中,司機和兒子皆不幸遇難。

這場車禍中,大貨車司機雖然僥幸撿回一條命,但兩條腿卻已粉碎性骨折,往後餘生隻能在輪椅上上度過了。

特别警示17•慘烈車禍誰之過?
特别警示17•慘烈車禍誰之過?

猶記世人多悲苦,清早出門暮不歸。命運的無常與無情,在普通人的身上,顯現得格外明顯。

這輛車上,坐着的每一個人,都是拼命謀生的底層人。早上六點出門,晚上六點才能歸家,隻為每天賺取一百多元的生活費。

為了省錢,他們往往隻是帶點饅頭鹹菜,就算一頓午餐了。還有一對老夫妻,本該是在家頤養天年的年紀,卻要四處打零工想要補貼家用。

黃泉路上無老少,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平常的早晨,無論朝氣蓬勃還是已屆花甲的的生命,都将黯然消逝在這條連接配接着生存與家園的路上。

特别警示17•慘烈車禍誰之過?

5月10日,江蘇南通市發生一起載有學生的大巴車與渣土車發生碰撞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傷,均系學生,還有6人輕傷或輕微傷住院治療。

官方通報,發生事故的大巴車載有45人,事發當天一國小組織學生參加藝術節展演。

事發路段在一個交叉口,大巴車與渣土車均在直行車道,大巴車由北向南通過路口時,直行信号燈因故障不亮,司機未仔細觀察路口情況,以30多公裡時速通過,此時渣土車從西向東以50多公裡時速搶燈直行,導緻事故發生。

涉事渣土車涉嫌違反規定在限行區域内行駛,目前渣土車司機已被控制。

特别警示17•慘烈車禍誰之過?

逝者已矣,但留給生者兩個現實問題,需要思考!

其一,遠離生活的邊緣,也就離平安和幸福近一些。

在生活這座大山面前,太多太多的人都是負重前行,如履薄冰。而貧窮和橫禍如影随形般緊緊跟随着底層人,仿佛陷入了某種循壞,掙不脫,逃不掉。

生活越是艱辛,越容易遭遇噩運,因為他們乘坐着最簡陋的交通工具,行走在生活的最前端和命運的邊緣。

有的安全防護意識和風險隐患意識不強,對無牌無證,非法超員載客危險性認識不足;有的車輛老舊,安全性能差;有的道路先天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

前段時間,某大橋于清晨被撞斷,墜落到河裡的都是為掙碎銀幾兩而披星戴月勞作的人。

2020年10月,吉林松原省道3輛車子相撞,18人死亡。其中死亡人數最多的小貨車上,全是起早貪黑前往附近村莊打零工掰玉米的農民工。

2021年9月淩晨,黑龍江七台河市的229國道上,一輛重型半挂牽引車追尾一輛農用拖拉機。拖拉機上20人,15人遇難,他們全是當地的農民,淩晨出發隻為去地裡挖藥材貼補家用。

2022年4月20日,河南三門峽市一73歲的老農無證駕駛無牌農用三輪車,搭載8名同村村民,外出摘洋槐花。傳回途中三輪車翻入溝中,造成3人死亡6人受傷。

特别警示17•慘烈車禍誰之過?

其二,該如何最大限度的杜絕大貨車成為“馬路殺手”?

大貨車屢屢成為馬路殺手,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大貨司機無疑也是為生活奔波勞碌的一個群體,有人因長時間駕駛而疲勞,有人仗着車輛優勢而罔顧安全……種種因素使大貨車成為人們避之不及的一種高危物種。

在此呼籲:1.大貨車應限速!

十起事故九起快,大貨車體積大、載重多、制動距離長,高速行駛下,遇到緊急情況根本刹不住。

希望國家盡快出台限制貨車車速政策!

2.對大貨車實行保險限額,增設車主責任連帶人。

一般大貨車都有高額的保險兜底,而小車與大貨相撞,大貨車上的人基本無事。危險的是小車。但對于大貨司機來說,撞死人有保險公司擔着。

或許實行保險限額,同時讓違背交通規則的人一定擔負刑事責任,才能讓馬路上的規則不再成為擺設。

3.客貨分流勢在必行。

并不寬闊的馬路上,體型嬌小的小客車與如龐然大物般的大貨并肩而行,看起來就非常危險,交通事故更是頻發。

無論普通高速與公路,隻有規定大貨車走特定車道,違規者重罰,才能大大減少交通事故。

此外,無論大貨司機還是小客司機,遵守交通規則,文明駕駛才是保命法門。

生死面前,容不得一絲一毫地僥幸。哪怕車型再占優勢,也不能保障你全身而退。例如甯夏事故中的大貨司機,雖然保住了命,卻成了終生殘疾。

網友評論:

以後凡是選各類代表,建議都從底層貧苦群衆貧窮人員中選出來,因為隻有他們才有足夠的發言權。

開大貨車司機總是仗着貨車體量大不避讓。每每在路上碰到呼嘯而過的大貨車,就不寒而栗!

好多好多的大貨車都買了大額的、足額的保險。出了交通事故,司機或車輛機關往往就一句冷冰冰的話:反正我買了保險,夠賠你的!

降低保險賠償額度,或者按責任百分比賠償,能有效遏制。大貨搶路說到底是因為人命不值錢,120多萬的賠償金,自己再掏一點就夠了,他們不願出事但根本不怕出事。

大貨車和水泥罐車還有渣土車,這些都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應該立法限速公裡。

看過一期貨車司機專訪,不超載的話成本回不來,高速路收費就是壓在頭上的一塊大石頭。

是不是應該換個思路,貨物更應該公共運輸,僅允許5噸以下2小時内輕便短途物流運輸,這樣可以有更多的從業崗位,減少多啦快跑超載超限帶來的危害。

貨車這些大車為什麼都不裝360攝像頭?裝了很貴嗎?那麼多盲區,奇了怪了。

大車司機也是底層的受苦人,他們也要生存。這個鍋不能都讓大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