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抖音禁止貸款中介投放廣告,貸款中介的套路有多深?

作者:WEMONEY研究室
抖音禁止貸款中介投放廣告,貸款中介的套路有多深?

近期,抖音禁止貸款中介投放廣告的消息受到熱議,影響最大的是貸款中介公司。

5月8日,抖音巨量廣告規則中心釋出了《禁止貸款中介行業準入》的規則變更,明确中止貸款中介行業的資訊流投放業務。抖音指出,在治理中發現,貸款中介行業存在倒賣客資、門店經營不規範、提供不實服務等多種違法違規風險。為維護平台生态健康及保障使用者權益,平台暫限制該行業投放。

調整之後,抖音将禁止客戶推廣涉及貸款咨詢、代辦等為線下門店導流的中介類服務内容,執行時間為5月15日。

近幾年,互金平台線下獲客受限,轉而蜂擁進抖音、快手等頭部短視訊平台。經常在短視訊平台刷到資訊流廣告,“有身份證就能借”“靈活借款”“最快2小時到賬”“公積金貸款”等。

WEMONEY研究室在調查當中也發現,很多這類的助貸公司都遊走在合規紅線邊緣,例如其協定中宣稱的“為消費者推薦比對的合作金融機構”,實則是将消費者貸款資訊轉交至線下貸款中介。

一位接近行業的人士表示,抖音“一刀切”确實在行業内部引起“大地震”,抖音此舉是為了強化平台治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1.貸款中介從電銷到網銷的轉變

近些年來,微信朋友圈、短視訊的資訊流廣告,逐漸成為小貸公司和網貸平台獲客主陣地,其廣告帶來的效應不言自明。不過近年來,在繁多的貸款廣告中,亂象也層出不窮。

這實質上是貸款中介從電銷到網銷獲客方式的轉變。

貸款中介存在已久,特别是近十年,貸款中介就像雨後春筍,冒了一地。而近幾年貸款中介傳統的獲客方式比如電銷、直銷和店面營銷,獲客的效率越來越低。

部分電銷公司為了自身利益,買賣個人資訊,擾亂行業生态,出于對消費者隐私的保護以及對電信詐騙的管控,國家頒布了以《個人資訊保護法》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規,買賣個人資訊已經涉嫌犯罪。這更加加大了電銷市場的打擊。

尤其是網銷的興起,電銷市場被打擊獲客受限,一些中介公司都考慮轉型做網際網路引流包括微信和短視訊平台。

實則助貸平台并不是沒有意識到傳統電銷正在走下坡路,但對于中小微企業,轉型确實沒有那麼容易。一位小貸行業從業人員表示,網銷的主要方式是廣告投放以及新媒體,廣告投放對于大部分助貸企業來說是個全新領域,組建投放團隊需要錢,制作廣告、投放廣告、優化廣告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助貸行業做新媒體獲客還面臨着封号、限流的風險。也有一些助貸企業對轉型非常堅定,并很快付出了行動,但結果不盡人意。

在短視訊平台做廣告投放,廣告投放得來的客戶線索,客戶品質和成單效率都會比電銷高不少,但是如何控制投放的投入産出比ROI,實在是一門不小的學問。

目前行業内新媒體獲客的主要平台是抖音、視訊号、微信、百度等。一位資深從業人員告訴WEMONEY研究室,抖音的流量轉化率一騎絕塵,其次是騰訊生态,百度搜尋最弱之。想要在這些平台上擷取客戶資源,對銷售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在短視訊平台,他們不僅要會拍會寫,還要懂得如何規避平台對金融相關話題的監管,獲得正常曝光。

目前看來受到影響最大的不止是中介,還有專門做資訊流投放的團隊,這類公司的主營是以導流、販賣使用者資訊為主,為各地區線下中介提供客源。

一位頭部助貸平台的人士表示,網際網路平台做資訊流投放可以獲得更多的區域性客戶,對做貸款的企業來說,客戶精準、新、區域近,營銷效果還不錯。貸款公司一般會委托抖音代營運公司釋出貸款視訊,在視訊中插入表格,感興趣的貸款客戶通過填表(姓名、資産情況、需要多少貸款),再由中介電話聯系,來源更精準,節約很多時間。

他還透露道,現在有多家頭部貸款中介公司已經轉戰快手,但據這幾家公司反映轉化率并不如預期。

2.野蠻生長的貸款中介

貸款中介有哪些套路?

一般貸款中介的套路是打着“xx銀行”、“xx貸款中心”等名義電話推銷貸款,在将使用者引導線下見面後,利用借款人急于求成的心理,騙取使用者的信任後,聲稱使用者符合高額度低利息貸款的要求,可以輕松拿到借款,然後找各種理由收取保證金、工本費、下戶費......

此外,還有的貸款中介将房貸客戶包裝成企業經營貸款客戶,通過在銀行申請利率較低的經營性貸款,來置換利率較高的存量住房貸款,進而賺取手續費,過橋費,資料費等不法收入。或者用“AB貸”等套路,殃及無辜。所謂AB貸款是指,A的征信有問題,無法取得貸款,不良中介就會讓他提供擔保人,要求A約來親戚或者朋友B,名義上讓B為A做擔保,實際操作過程中送出的是B的身份資訊和資料,A成功拿到資金,而真正的借款人是B。

此前據多家媒體報道,在這些平台釋出的貸款廣告中,不乏有貸款中介冒用銀行名義釋出廣告、層層把使用者資訊倒賣給貸款中介、甚至還有一些網絡貸款詐騙APP暗藏其中。

WEMONEY研究室在調查當中也發現,很多這類的助貸公司都遊走在合規紅線邊緣,例如其協定中宣稱的“為消費者推薦比對的合作金融機構”,實則是将消費者貸款資訊轉交至線下貸款中介。最後收取使用者10%-15%的高額手續費。

事實上,各地監管對貸款中介的整治力度不斷加碼。

2023年,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曾對貸款中介黑色鍊條進行清查,持續在全市開展兩輪“清鍊”行動,出動450多名執法人員,結果發現有48家貸款中介涉及非法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資訊,冒用銀行名義開展貸款業務。

2024年初,上海一貸款中介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0萬元。原因是其以正規銀行的名義進行短信營銷。

近期,成都市也有多家以電銷為主的線下助貸中介被查,70多名嫌疑人被抓,主犯被采取刑事措施。

今年貸款中介面臨多重壓力和挑戰,需要适應各方監管趨嚴和市場競争加劇的形勢。

一位頭部資訊流從業者向WEMONEY研究室表示,抖音這項調整對他們影響非常大,沒有任何一個平台的流量能和抖音相比。他認為,對于這個行業來說,很多公司并不重視流程的合規性,也沒有人花精力去調整業務流程。而抖音封禁貸款行業的廣告,可能會讓這些平台重視合規問題,也是行業正向發展的一次改革性的機會。(文心/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