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雙重壓力,臨床該如何應對?

作者:醫脈通心内頻道
面對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雙重壓力,臨床該如何應對?

導語

大陸是糖尿病大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龐大。不容忽視的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面對這一嚴峻的疾病現狀,臨床醫生越來越重視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療和管理,以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結局和生活品質。本文将重點整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診斷、特點及藥物治療等内容,以飨讀者。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由胰島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引起[1]。大陸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截至2021年,大陸糖尿病發病率高達12.8%,患病人數多達1.41億,相當于每8個人中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2]。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緻死和緻殘病因,超過1/3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最終約7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3]。冠心病是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比例最高的心血管疾病[4],當心血管疾病發生時,糖尿病患者預後更差。此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并不是兩種疾病簡單意義上的相加,當它們共存時在增加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率方面具有“1+1>2”的協同效應。是以,糖尿病和冠心病同時存在,給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會都帶來沉重的負擔。臨床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早期診斷和管理至關重要。那麼,針對糖尿病和冠心病共存的患者臨床應如何進行管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臨床如何進行診斷?

1.識别典型心肌缺血:位于心前區的痛、悶、壓迫、緊縮感或氣短,可伴左肩臂不适;誘因為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1~5 min内緩解[5]。

2.若輕微用力即可誘發典型症狀,或數小時内反複多次發作,則可能存在不穩定性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不建議任何負荷試驗,建議轉心髒專科行有創冠脈造影(CAG)或冠脈CT血管造影(CCTA)确診[5]。

3.若典型症狀由中等程度以上勞力所誘發,建議先行靜息心電圖(ECG)和超聲心動圖(UCG),若UCG排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重度二尖瓣狹窄等則進一步做缺血負荷試驗輔助診斷[4]。

4.若典型症狀發生于靜息狀态,尤其好發于淩晨者,建議做12導聯Holter,若發現與症狀相關的缺血性ST-T動态改變可診斷冠脈痙攣性心絞痛,建議進一步行CAG或CCTA确定是否存在冠脈固定狹窄及其程度[5]。

5.若症狀不典型或無症狀,但冠心病風險極高危者,建議定期行ECG和UCG[5]。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有哪些特點?

1.女性明顯高于男性,且預後更差

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女性比例明顯高于男性,且在接受冠狀動脈成形術或裸支架植入術治療的病人中,女性預後較差[6]。

2.發生早、心血管事件風險高

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患者多在五十歲前後合并冠心病[7];且與非2型糖尿病的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并發高血壓、血脂紊亂、急性心肌梗死、心衰的風險更高。臨床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可緻冠心病的死亡風險增加近3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MACE)增加1.5倍[8]。

3.冠脈受累廣、狹窄程度更嚴重

與非糖尿病組相比,糖尿病組患者冠脈三支病變、複雜病變、血管狹窄數目明顯較高,植入支架相對小且長[9]。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常用藥物有哪些?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類藥物[5,10,11]:

1.抗血小闆治療

慢性冠脈綜合征(CCS)患者長期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若不能耐受可考慮氯吡格雷替代;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或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後建議雙聯抗血小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治療至少12個月。

2.血脂管理

首選中等強度他汀類藥物,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1.4 mmol/L為首要目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0 mmol/L為次級目标。

3.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AS)抑制治療

建議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滞劑(ARB)類藥物。

4.抗心肌缺血治療

包括β受體阻滞劑、硝酸酯類、鈣拮抗劑、尼可地爾、鹽酸曲美他嗪等藥物。其中,β受體阻滞劑既能改善心肌缺血症狀,又能改善患者預後。

5.血糖管理

包括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二甲雙胍、胰島素增敏劑等藥物。

6.中醫藥治療

以整體調節為特色的中醫藥在冠心病治療方面表現出諸多優勢,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中大有用處,如麝香保心丸等藥物。

麝香保心丸是大陸臨床常用的芳香溫通類中成藥,具有擴張冠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壁發炎和促進治療性血管新生等作用[12],可改善心肌缺血、改善糖脂代謝,且能保護胰島素β細胞功能,是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理想藥物[13]。一項納入45篇随機對照試驗的網狀Meta研究[14],涉及4727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其中試驗組2431例,對照組(西醫正常治療組)2296例。納入7種口服中成藥,其中,複方丹參滴丸8篇,麝香保心丸8篇(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21例患者),益心舒膠囊4篇,銀丹心腦通軟膠囊10篇,腦心通膠囊3篇,通心絡膠囊9篇,芪參益氣滴丸3篇,旨在評估7種不同口服中成藥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研究結果顯示,與單用西醫正常治療相比,麝香保心丸+西醫正常治療可顯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P<0.05)。此外,一項納入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随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15],與對照組(正常治療)相比,麝香保心丸組(麝香保心丸+正常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且麝香保心丸組心絞痛發作次數和持續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表1)。

表1.兩組治療效果和心絞痛發作次數、持續時間比較

面對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雙重壓力,臨床該如何應對?

總結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一大類患者群體,這類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更高、預後更差,亟需給予更全面的治療措施。中醫藥在冠心病的治療方面有着悠久的曆史,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循證醫學研究證明,麝香保心丸作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标準治療的有效補充,可顯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減少心絞痛發作次數和持續時間,可以為患者帶來更多臨床獲益,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辦公室. 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冊(2022)[J]. 中華内科雜志,2022,61(7):717-748.

2.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ition[EB/OL]. (2021) [2022-08-10]. https://diabetesatlas. org/atlas/ tenth-edition/.

3.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内科醫師分會,《2型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疾病風險評估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版)》專家組. 中國循環雜志,2022,37(10):974-990.

4. Einarson TR, Acs A, Ludwig C, et al. Cardiovasc Diabetol. 2018 Jun 8;17(1):83.

5.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 中華内科雜志,2021,60(5):421-437.

6. 崔小麗,範春雨,李軍,等.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7):2049-2051.

7. 董豔麗. 國際全科醫學,2023,4(2):64-66.

8. 夏經鋼.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22, 45(1):3.

9. 程靜芳,辜和平,項學軍,等. 安徽醫學,2010,31(6):572-574.

10. 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中國藥師協會.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8,10(6):1-130.

11. Marx N, Federici M, Schütt K, et al. Eur Heart J. 2023 Oct 14;44(39):4043-4140.

12. 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國家中醫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42(7):782-790.

13. 丁燕萍,王翼華,王前,等. 中國醫藥指南,2013,12(9):656-657.

14. 張旭明,趙曉曉,劉毅,等. 中國中藥雜志,2023,48(18):5078-5090.

15. 張淑麗. 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