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硬剛!"中企起訴美國防部"

作者:平安江蘇

據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13日,因不滿被美國列入所謂“中國涉軍企業”清單,中國雷射雷達制造商禾賽科技正式起訴美國國防部。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零部件。

禾賽科技在13日遞交給華盛頓聯邦法院的起訴書中稱,被美國國防部列入所謂的“1260H清單”導緻該公司“聲譽受損,股價大幅下跌,損失商機”,并使其在美國建廠的計劃擱置。禾賽科技敦促法院裁定美國國防部将其從相關清單中移除,或者宣布該清單違憲。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防部表示,其對訴訟事項不予回應。此前,同在清單上的長江存儲也駁斥了有關該公司“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指控。

硬剛!"中企起訴美國防部"

今年2月,禾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圖源:禾賽科技官網)

禾賽科技2014年成立于上海,是全球領先的雷射雷達研發與制造企業,其産品廣泛應用于支援進階輔助駕駛系統(ADAS)的乘用車和商用車、自動駕駛汽車,以及無人配送車、AGV等各類智能機器人應用。禾賽在上海、美國矽谷、德國斯圖加特等地設有辦公室,客戶遍及全球40多個國家。今年2月,禾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

今年1月31日,美國國防部根據《2021财年國防授權法》第1260H章節的法定要求,公布了更新版的在美國直接或間接營運的“中國涉軍企業”清單,新增了十幾家中企。更新版中,共有73家中國企業被列入所謂“1260H清單”,禾賽科技、長江存儲等科技企業在列。

對此,禾賽科技第一時間回應稱,該公司不向任何國家的任何軍方出售産品,與任何軍方都沒有關系,對被美國國防部列入所謂“涉軍”清單感到失望。

路透社2月1日分析稱,美方推出這份清單旨在突顯和限制被認為可能與中國軍方合作、增強中國軍力的中企。報道宣稱,雖然被列入清單的企業不會被立即禁止在美國開展業務,但可能會對企業聲譽“造成打擊”,并意味着美政府向美國實體和公司發出嚴重警告,與清單上的中企開展業務具有所謂“風險”。

随後,禾賽科技于2月7日發表聲明稱,美國國防部的決定是錯誤、不公正且缺乏依據的,為了維護公司聲譽,決定起訴美國國防部,以捍衛公司的正當權益。同在清單上的長江存儲2月7日表示,作為一家私營公司,長江存儲不屬于中國軍方所有或控制,并駁斥任何有關該公司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指控。該公司稱正在與美國政府協作,解決長江存儲被列入“1260H清單”的問題,該名單是在沒有事先告知長江存儲的情況下強加的。

當地時間5月13日,禾賽科技正式向聯邦法院起訴美國國防部,要求美國國防部提供将該公司列入所謂“1260H清單”的理由。

起訴書稱,美國國防部在釋出清單前,“沒有給予禾賽任何警告、解釋和辯護的機會”。

禾賽科技的代理律師在一份檔案中寫道,該公司隻設計和制造商業和民用産品,“沒有任何中國政府或軍事實體試圖對禾賽集團的管理、戰略或研發業務施加影響或控制。”

該公司還表示,被美國國防部列入相關清單打亂了其在美國建設一家制造工廠的計劃,導緻進一步的談判擱置。

硬剛!"中企起訴美國防部"

圖源:禾賽科技官網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客頻頻炒作中企的所謂“安全風險”。今年4月,美國衆議院“中國問題特别委員會”敦促五角大樓禁止采用中企雷射雷達技術的聯網汽車進入美國軍事基地。

彭博社還提到,此前曾有中企通過起訴美國國防部而成功維權的例子。

2021年,在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期間,美國國防部曾試圖利用所謂“中國涉軍企業”清單打壓中企,中國商飛、小米、中微等被列入清單。小米公司之後就此對美國國防部提出訴訟,稱其舉動“非法、違憲”,并否認與中國軍方有任何聯系。

2021年3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下令暫停美國防部禁令。法官認為,美政府的舉動“任意且反複無常”,剝奪了小米公司的正當法律權利。2021年5月,美政府承認将小米列入該清單存在程式正義問題,願意與小米和解,将該公司從清單中移除。

報道提到,其他企業也試圖在不訴諸法庭的情況下推翻美國國防部的清單。在北京和香港設有辦事處的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IDG Capital)2月表示,正在努力消除被列入清單造成的“混亂”局面。

針對美國國防部将中國科技企業新增至所謂“涉嫌幫助中國軍方”的企業清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月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劃設各類名目的歧視性清單,無理打壓中國企業,破壞中美正常經貿合作。美方做法違背其一貫标榜的市場競争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打擊外國企業在美投資經營信心,損害美國企業和投資者利益,終将反噬自身。

汪文斌表示,事實上,美國政府才是軍民融合政策的主要推手。美國軍民融合政策可以追溯到一戰前,美國防部在矽谷等科技重鎮設立辦公室,指導高科技企業加快技術“軍事化”“實戰化”。很多美國大型跨國公司都是“軍民融合體”,其經營範圍、産品類型跨越軍民領域。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上述歧視性做法,為中國企業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環境。中國将繼續堅定維護本國企業正當合法權益。

來源:觀察者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