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行最新報告回應哪些熱點

作者:城市金融報

 本報綜合報道 一季度貨币政策報告重磅釋出。

  5月10日晚間,央行釋出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在系統回顧一季度政策及成效、全面分析目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基礎上,闡釋了下一階段的政策取向及重點安排。

  那麼,央行最新《報告》回應了哪些熱點?對于下一階段的政策取向及重點如何安排?

央行最新報告回應哪些熱點

準确了解“錢去哪,錢在哪”

  那麼,什麼是錢呢?

  《報告》認為,所謂的“錢”,實際上就是貨币。根據大陸的定義,貨币供應量是全社會的貨币存量,是某一時點承擔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總和。

  目前大陸的貨币分為M0、M1、M2三個層次。M0是人們常說的“現金”,流動性最高;M1是M0加上流動性稍弱的企事業機關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流動性更弱的企事業機關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

  央行資料顯示,今年3月末,M2餘額249.77萬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0.3個百分點;M1餘額64.51萬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與上月末持平,但比上年同期低2.4個百分點;M0餘額為9.51萬億元,同比增長9.9%。今年一季度淨投放現金4317億元。

  《報告》中,專欄2則專門分析了銀行存貸款流向,用詳實的資料解答了“錢去哪,錢在哪”的問題和市場關于“為什麼金融和經濟資料走勢會不一緻”等疑問。根據《報告》,貸款主要投向了企業和實體經濟的供給端,存款則主要在居民部門。

  具體來看,央行可以适度引導“錢去哪”,但主要還得靠經濟主體的自身需求。據《報告》分析,過去大陸貸款主要投向了企業,行業和期限結構上,以基建、房地産、制造業等重資産領域為主,中長期貸款居多。

  有業内人士表示,近些年,央行已在主動引導資金投向,随着經濟轉型更新加快,信貸結構也在優化。但由于有效消費需求不足,實體經濟供給端和投資領域得到的融資更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在全球高通脹背景下,大陸通脹仍保持低位。

  此外,經濟循環恢複需要時間,目前一部分錢已經沉澱在居民部門。同時,由于疫情沖擊、風險偏好下降,企業和居民資産擺布上也更傾向于收益更穩定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導緻經濟循環中的“活錢”變少、循環不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老百姓和企業微觀感受上都缺錢,而金融體系貨币總量還在增加。

  上述業内人士表示,目前貨币存量已經不少,盤活存量、暢通循環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未來宏觀政策的重心要從過去的增加供給更多轉向提升消費需求、促進供需平衡,央行能調節好“貨币供應總閘門”,但對于存貸款等資金流向,主要取決于不同類借款人的需求,還需要财政等政策發揮合力。

下階段貨币政策主要思路

  對于下一階段貨币政策主要思路,《報告》指出,将保持貨币政策的穩健性,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緻性,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态勢。具體來說:

  一是保持融資和貨币總量合理增長。我們支援直接融資的加快發展,并繼續推動公司信用類債券和金融債券市場的發展。靈活有效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搭配運用多種貨币政策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币市場利率平穩運作。保持貨币信貸供給與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有效融資需求相适配。加大力度盤活存量金融資源,密切關注資金沉澱空轉等情況。

  二是充分發揮貨币信貸政策導向作用。持續做好支援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金融服務,推動暢通民營企業信貸、債券、股權等融資管道。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産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三是把握好利率、匯率内外均衡。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防範高息攬儲行為,維護市場競争秩序,着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堅持底線思維,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防止形成單邊一緻性預期并自我強化,保持人民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四是不斷深化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夯實公司信用類債券的法制基礎。推動櫃台債券業務擴容和規範發展,提升金融基礎設施服務效率及便利性。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币國際化,進一步擴大人民币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深化對外貨币合作,發展離岸人民币市場。

  五是積極穩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平穩有序推動重點區域、重點機構和重點領域風險處置和改革化險工作,穩妥有序做好存量風險處置項目收尾。繼續做好硬限制早期糾正試點工作。建議繼續完善金融穩定法律制度體系,并配合有關部門持續推進金融穩定法立法程序。

業内專家:金融支援質效提升

  近年來,随着大陸經濟轉型更新和高品質發展,大陸信貸增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趨于弱化。業内市場對于“為什麼金融和經濟資料走勢會不一緻”的讨論,也備受關注。

  《報告》認為,龐大的貨币總量增長放緩,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力度減少,反而是金融支援質效提升的展現。分區域看,各地區貸款增速與經濟增速也無必然聯系,比如2023年某地區貸款平均增速為11.4%,GDP平均增速為5%;而另一地區貸款平均增速僅3.3%,但GDP平均增速也有4.8%。一些省份貸款增長較快,但未有效帶動經濟增長;還有一些省份以較低的信貸增長支援了較快的經濟發展,資金使用效率卻在提高。

  《報告》表示,大陸信貸總量已從過去兩位數以上的較高增速放緩至個位數,但這不意味着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減弱。主要原因是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更新正在加快推進;當信貸存量規模比較大時,繼續增加信貸投放的邊際效果遞減;直接融資具有良性替代效應。

  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表示,經濟結構調整說明經濟增長對信貸的依賴度下降;增加信貸投放的邊際效果遞減,包括當貸款投放超過實體經濟真實有效的融資需求時,不僅會使得低效企業長期占用信貸資源、難以出清和優勝劣汰,低價惡性競争拖累經營高效企業,也容易造成部分企業借助自身優勢地位,将低成本貸款資金用于購買理财、存定期,或轉貸給其他企業,帶來企業資金空轉套利問題。最後是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等直接融資方式對銀行貸款形成一定替代等。

  王青表示,《報告》在談到下一階段貨币政策主要思路時強調了“穩健性”,這意味着接下來貨币政策操作會繼續堅持漸進調整節奏;其次,報告還明确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緻性”,說明貨币政策将進一步與财政政策、産業政策等加強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