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作者:迎澤釋出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旁邊的一畦菜地上,青椒已經發芽,幼苗沾着露水、迎着陽光,和同學們共同成長。

“知耕園”項目和美育項目是馬莊國小的特色課程。通過參加科學實踐,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加快了學科融合,提升了思想教育和學科教育水準。馬莊國小的美術社團被評為迎澤區五星社團,美術作品多次獲得省、市獎項。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馬莊國小地處城鄉結合處,與城區學校相比,校園用地相對寬裕。學校東側有一片與學校占地面積相當,約6000平方米的多樣化植物生态園地,植物生長茂密,種類繁多。

為推進科學教育工作實施,提升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水準,學校通過跨學科整合教學,嘗試國家課程校本化的途徑,将生态園地打造為種植基地,并命名為“知耕園”,作為學生動手實踐、親身觀察、親近自然的真實課堂。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随着春天的到來,“知耕園”也熱鬧起來。同學們在輔導老師的帶領下,有的翻土、有的除草、有的清理樹枝落葉,很快,一塊塊平平整整、方方正正的田地就開墾出來。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種下四季豆、辣椒等蔬菜。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播下的種子成為了孩子們心頭的牽挂。”馬莊國小黨委副書記任凱說,每天一到校,同學們就先到園内,看看自己種下的種子有沒有發芽。

随着時間推移,菜苗開始發芽、成長,這一過程,也是同學們學習的過程。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培養了同學們的觀察力,以及對細節的關注和分析能力。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植物生長的每個階段,同學們都陪伴在它們身邊,成長過程的每一次變化,都牽動着同學們的情緒。發芽時的好奇、狂風暴雨中的守護、收獲時的喜悅……“知耕園”讓同學們接觸自然,認識勞動、愛上勞動。

任凱說,學生通過參與“知耕園”項目,可以學習到有關植物生長、農業生産、土壤、氣候等方面的知識,這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對自然和農業的興趣。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同學們承擔起照顧小菜園的責任,按時澆水、施肥、除草,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和自律性。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2021年9月,太原鐘樓街完成改造,正式開放,特色風格的建築、林立的老字号、潮流與曆史融合的商業氛圍吸引了衆多遊人和消費者,很快就成為太原市最受歡迎的商業步行街。

馬莊國小以鐘樓街為内容,開展特色美術教育項目,引導同學們以鐘樓街的地标和特色建築為素材,為鐘樓街設計明信片。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鐘樓街,因一座鐘樓而得名。如今的鐘樓街,由早年的鐘樓街與按司街、東羊市并為一街,以‘大鐘寺’(大中市)和‘開化寺’(開化市)互相依存,是太原市曆史悠久的繁華街市,是太原百餘年來的商品集散中心……”課堂上,同學們在學習的同時,也了解到鐘樓街的發展曆史和太原城市的演變程序。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結合美術課三大課題——“美術中的透視規律”“繪畫中的細節表現”“豐富的色彩應用”,通過繪畫的方式領略鐘樓街文化,感受“錦繡太原城”的魅力,并設計出鐘樓街系列明信片。

以鐘樓為題材的明信片上,巍峨的鐘樓邊祥雲環繞,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把鐘樓襯托的古樸莊嚴,凸顯了太原厚重的曆史文化底蘊。明信片還運用了灰色、深紅、黃綠相間的色彩,與古建築題材搭配得當。

鐘樓街上太原的老字号林立,代表着太原的曆史文化和商業文明。在同學們的作品中,有“老鼠窟”元宵,有“雙合成”店鋪,也有老牌商場“大中市”,明信片融入傳統風格,把老字号的韻味表現得十分道地。

“我每次跟着父母去鐘樓街,都能看到開化寺前邊的牌樓有人直播,或者拍婚紗照。”劉研旭同學以牌樓為素材創作了明信片。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在太原市教育局組織的全市特色教育成果展示中,同學們設計的鐘樓街主題明信片代表學校參加活動,并在評比中獲得表彰。

此外,《設計鐘樓街系列明信片》還榮獲山西省“優秀教學·項目設計”一等獎,《“剪窗花”作業設計》榮獲太原市作業設計二等獎。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幸福家園丨馬莊國小:“知耕園”内的“小農人”

“通過開展特色美育項目,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加強了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能力,增強對生活家園的熱愛,表達出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任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