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龍的樂不思蜀(下)我困了,得去好好睡一覺

作者:作家荟

#我的今日感悟#

——野史到底能野成啥樣兒

作者:劉宏宇

孫龍的樂不思蜀(下)我困了,得去好好睡一覺

【下】

那場決定性戰役的全勝,讓主公完全成了一方霸主。

勝利的主公,據地稱王,把他二弟三弟還有那老不死的降将以及非我族類的另一個降将,都封了大将軍,獨獨撇開已經上歲數了的子龍!

那時節,最能甚至很可能是唯一能讓他支撐下去的,是兒子“孫龍”順順當當長大,且主公并沒有再得任何子女。

不出意外的話,他想,主公死後,這基業,就該是他兒子“孫龍”的。

這麼想着,就有了跟兒子相認的沖動。

好在,的确年歲大了,也就是沖動而已,沒膽量也沒精力真的去做。

不過,已經被封“相”的軍師,還是看出了子龍頹然中似乎藏不住的一絲竊喜,甚至都隐約嗅出那一絲竊喜中夾帶着的好像“嘲弄”那樣的意味。

子龍将軍,你知道嗎,其實,主公與我,有分歧,還挺重大——私下裡,他找了個機會,給子龍遞去話頭——具體不說了,反正……等着看吧。說真的,我沒當初剛加入時候那麼想幫主公了。

子龍沒反應,連哼哈或者讪笑,都沒有,沒聽見似的。

不過,如果有機會,我願意很傾力去輔佐少主公……子龍聞言,身子微微動了一下。

已經是“相”的軍師,看得一清二楚。

由于“相”一直沒放棄當初因為子龍的執行問題而耽誤的私謀,在關鍵的新戰略抉擇當口,主公的二弟,出了大纰漏,兵敗身死;主公的三弟,也在不久後被下屬暗殺。

結拜時誓言“同年同月同日死”、已經稱帝的主公,當然沒自戕以踐誓言,卻抓住由頭,向曾經并肩戰勝強敵的盟方,大興殺伐。

曾被他視為“主腦”的“相”,極力反對,君臣的沖突,由理念層面,上升到了軍政政策層面,由暗地,浮出了表面,連子龍這樣不怎麼喜歡動腦子的,都能看分明。

皇帝、昔日的主公,堅持要破盟、徹底改變大格局;丞相、昔日的軍師,為保性命,自動靠邊站,拉住想去請纓的子龍,隻往住着其實是子龍的兒子“孫龍”的“太子”宮阙瞥一眼,子龍就瞬間冷卻了沖上腦門的想要建功的熱血。

皇帝帶大軍遠征去了。丞相讓子龍保護好太子,大操大辦地調遣所剩無幾的力量,設計、安排了皇帝敗回的一系列防禦、補救措施,悄悄單獨告訴子龍:陛下此役必敗。不同隻在于,是活着敗回,還是戰死。就算活着回來,太子接班,也得提上日程了。

子龍聽得熱血沸騰、毛骨悚然。

皇帝果然大敗,家底幾乎輸光,拼力逃回途中,一進入心理安全區,距大學營還有大幾百裡,就再逃不動、轟然倒下了。

子龍保着孫龍也就是太子,跟着丞相,火速趕往皇帝病倒的地方。

皇帝已彌留,讓丞相和太子在旁,指令子龍出去,指着太子跟丞相說,能輔佐就輔佐,不堪輔佐,你就取而代之。

那又是一個極其微妙的時刻!

不僅微妙,而且危險!

危險之至!!

當了大半輩子貼身保镖的子龍,沒聽見皇帝跟丞相說的話,卻察覺到隐蔽着的刀斧手弓箭手,頓時血涼。

除了皇帝和丞相,當時,乃至後世,恐怕就隻有他知道,那些刀斧手弓箭手,不是預備對付丞相的,而是……皇帝讓丞相“取而代之”,隻要丞相答應,甚至隻要丞相沒有馬上就不答應,他的孫龍,恐怕就再也走不出那間廳堂半步,先于皇帝而死!

知道嗎,兒子,丞相救了你的命啊!

丞相納頭便拜,說出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話,等于告訴皇帝:我不可能去擔謀篡的名聲。你這基業,反正終歸也注定跟你半毛錢關系沒有,我選擇當忠臣!想讓我自污去給你清理門戶,門兒都沒有!!

皇帝當場氣死。

當然,除了他自己和面前的丞相以及外面的子龍,所有人,包括孫龍也就是太子本人,都認定,他其實走的挺放心,隻不過是不甘,才死得看上去有幾分像是被氣死的樣子。

那聲“相父”,其實不是已故皇帝吩咐讓叫的,而是孫龍自己叫出來的,叫的是丞相。

他是新皇帝,誰都知道。

他其實不是老皇帝的種,誰都不知道,也決不能知道!

丞相高舉起為先皇實作未竟之願的旗号,惶惶然登上最高處,重整旗鼓、調兵遣将,不惜代價地發動戰争,以為隻有自己和最親信的有數幾個人明白,這些大動作的深層目的,是成就他自己的大業;而其實,還有一個人隐約猜出了個中關節,就是新皇帝,子龍的親生子!

這個被生父在内心一直喚作“孫龍”、怎麼看怎麼不聰明的年輕人,其實遠比生父聰明;甚至,有些地方,都比那被全天下視作最聰明的“相父”,還要聰明。

不僅聰明,還會裝傻。

孫龍的樂不思蜀(下)我困了,得去好好睡一覺

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因為看上去不聰明甚至愚笨,名義上的父親也就是老皇帝,跟“相父”的一些暗地沖突,很多都竟沒怎麼背着他!

小孩子的感觸,反倒更直接、更敏銳。

他不知道大人們争的什麼,但能感受到其中讓人害怕的乖戾之氣;也相應無師自通了怎麼讓大人不注意自己、不拿自己當回事兒的生存技巧。

父皇死了,相父,哼……我小人家,還真拿您沒辦法!

忍着吧。

反正,你不敢真拿我怎樣!

是以,大概齊,你是活不過我小人家滴。又是以,我能忍!

可是,忍,終究不是辦法;相父,越來越咄咄逼人;再忍,就不好看了,就說不過去了。

恰在此時,他獲知了身世,驚得天昏地暗。

終于查清身世,他沒有任何滅口,讓參與的人都帶足盤纏、遠遠走開。

相父,您是不是早就知道我的身世?

相父,無論如何,我都感念你,妥妥地、風風光光地,送走了我兩位父親。

相父,因為這份感念,我願意把這小小一隅江山,雙手奉上,咱要不這就辦吧,隻要你肯、你敢,我沒什麼豁不出去的!

一味窮兵黩武、勞民傷财、信用自己提拔的人而遭反噬、自知功不抵過再難以服衆、面對朝堂上“先帝”親手扶植起的制約勢力的洶洶衆口,“相父”疲累、無措、惡疾叢生……

最後一次出征,真的是沒打算班師回朝;隻想哪怕取得一點點像樣的戰績,也到底落下個忠君名聲。

他死了。

病死在征伐途中。

臨死前,他覺得這輩子白搭了、掉泥坑裡了,那種連呼救都不敢、隻能活活憋死的泥坑!

皇帝、孫龍,好久都沒給死去的“相父”一個真正的“蓋棺定論”。

主要是因為跟“相父”臨死前不甘心地指定的繼承人較勁。

那也是個降将。

更可惡的是,那厮是當世唯一單對單戰勝過生父子龍老将軍的人!

怎麼想怎麼覺得,丞相讓那厮接班,是成心惡心他這個皇帝。

他還是忍!

他最會做的,就是忍!

他忍了降将統帥延續死去丞相的窮兵黩武、勞民傷财,反正這基業,他也不稀罕,誰想糟蹋誰糟蹋呗。

他隻活一口氣!

他這個來曆身世都得老大不小了才敢、才能夠,偷偷摸摸追查得知的私生子,沒有父母,更沒得到過父母的愛,江山、皇位,本就都不是他的。

是以,其實,在相父死去後不久,他就不想坐皇位了。

隻不過還沒活出那一口氣而已。

終于,降将統帥為首的一幹重臣,跪着、哭着,求他給已故丞相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分。

他看夠了,也心軟了,就答應了。

答應了過後,他更想離開。

他一點兒都不喜歡所成長的這片仿佛屬于他的地方。

後來,降将統帥被部下殺了,軍隊分崩離析,國家敗亡在即。

他準備好了離開。

所猶豫的,隻是獨自離開,還是帶着其實并沒什麼親情而隻是由于皇帝的人設而近乎被強加才有了的妻妾兒女們一起。

國破了!

快得他沒機會再猶豫。

征服者,是扳倒了老對頭的新貴,跟他并沒什麼深仇大恨。

他痛痛快快投降,保住了妻妾兒女。

被征服者帶離時,除了那一點點表面上的屈辱,總體來說,他、孫龍,是滿歡喜的。

終于離開了——已經算半個老人的孫龍,緩緩合上疲憊的雙眼,陷入似乎期待很久、之前從未得到過的,屬于個體靈魂的,自由自在。

他被征服者封了爵位,榮華富貴地軟禁在異國他鄉。

他不覺得是在被囚禁——以前當皇帝,也并沒自由到哪兒去。甚至,還不如!

他坦然面對征服者“思蜀否”的探問,欣欣然答道:此間樂,不思蜀。

征服者竟然當場笑死!

他也差點兒跟着笑死。

征服者笑的什麼,他知道,但毫不在乎。

他笑的是什麼,恐怕,隻有他自己知道。

他還知道,樂不思蜀,會被後世傳為他的笑話、大笑話。

傳去呗——并沒敢真的在笑死的征服者面前放開來笑、當然也沒笑死的他,私下裡,跟最小的兒子絮叨——後人也好,誰也好,終究會去傳的,隻不過是他們想要去傳的,他們高興就好。反正,我,挺高興的。

孫龍的樂不思蜀(下)我困了,得去好好睡一覺

本來,他還想趁着談興,把身世的秘密,也倒給還不怎麼懂事的幼子,不過最後并沒說。

沒說的原因,或許真的就像他跟幼子說的那樣——我困了,得去好好睡一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