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作者:運城新聞網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這個小市場?

鹽湖區東湖農貿市場“爆火”現象分析

記者 餘 果 陳永年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鹽湖區東湖農貿市場成了運城文旅市場最大的“顯眼包”。

  銷售額翻番,雇傭人手增加,以外地遊客為主的客流量猛增——

  很多運城人驚呼:“這潑天的富貴終于輪到我們大運城了。”

  但更多的運城人卻心中納悶,為何流量選中了這個很多本地人都陌生、位置偏僻的農貿市場?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五一”假期雖然已過,但東湖農貿市場的熱度仍在持續,市場中依然人流如潮,購銷兩旺。記者 陳方斌 攝

現象

早市成為“網紅打卡地”

  “好家夥!現在每天跟過年一樣!”“五一”小長假期間,面對每天洶湧而至的人流,東湖農貿市場一個商戶感慨地說。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東湖農貿市場成了運城的新晉“網紅打卡地”,引來一撥又一撥的外地遊客。

東湖農貿市場,

  就是很多自媒體所稱的“東湖早市”,位于中心城區鹽湖城小區南側,與航天公園毗鄰,占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以售賣早餐、水果、蔬菜、調料等為主,共有固定商戶150戶、流動攤位60多個。

  “五一”假期,該市場日均客流量達8萬餘人次,是往常客流量的好多倍,甚至不少攤位前都罕見地排着長隊。

  這與本地人印象中的東湖農貿市場完全不一樣。

  本地人心中,這是一家早上比較紅火的市場,很多人在此吃早飯,購買一天所需的水果蔬菜,中午以後人就比較少了。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突如其來的這撥流量,首先影響着市場中的衆多從業者——

   一些店主心中歡樂。“生意好多了,最高的時候銷售額能翻兩番,一般情況下備的貨11點就賣完了。”一個攤主說;

  一些店主改變了往年的習慣。“往年‘五一’假期,我們還出去逛哩。今年一看這架勢,哎呀,人這麼多,逛不成了。”一個售賣黴豆腐和豌豆糕的商戶說;

一些店主緊急增加人手。“‘五一’假期,我還雇了一個人,那人隻幹了3天,就撐不住跑了,死活都不來啦。後來我又雇了一個小夥子,才幹一天就喊叫腰難受得很。”一家燒臘鹵鋪店老闆說;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想都沒敢想過的熱度,讓市場管理者也始料不及——

  “市場突然火了以後,把我們忙壞了,增加巡查人員,組織志願服務,那幾天我衣服後背基本就沒有幹過,10天瘦了8斤,常常一天連一頓正經飯都吃不上。”東湖農貿市場經理李建龍說。

  洶湧而來的人流,改變着不少運城人的行為習慣——

  “明天不知道遊客還多嘛,我想去早市吃個早餐……”一名明顯是當地人的網友“珠珠發财”在社交平台上稱,怕擁擠的他已經好幾天沒去市場吃早餐了。

  網民“9618”則關注到了計程車司機問候語的變化:“運城計程車司機‘五一’長假期間都開始說‘你好,去哪裡’了,以前都是‘到哪哒你說’。”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從東湖農貿市場往外擴充,這撥以外地遊客為主的流量,甚至已經初步改變着運城旅遊的格局——

  市文旅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乘坐高鐵來運的遊客量同比增長40%,總量超過離運遊客量。另外,運城旅遊年票的銷售量,“五一”小長假期間同比增長了5倍多,購買者中外地遊客占比超過60%,同比增長12倍以上。

分析

城市營銷疊加網紅助推

  采訪時,問起“爆火”的原因,東湖農貿市場的攤主、管理人員,甚至其他運城市民,都給不出确切的解釋。

  但記者梳理發現,早在去年,一些網紅大V就開始關注運城,拍攝并釋出了不少視訊,影響力不斷累積、發酵。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抖音平台粉絲量千萬級的美食大V“真探唐仁傑”就曾圍繞運城美食,拍攝了5集系列短視訊,東湖農貿市場出現在第二集。在這個釋出于今年2月29日的視訊裡,作者在市場品嘗了牛曲蓮(圈圈馍)、漿飯、胡辣湯、小油條4種食品,并給予好評。截至發稿時,這個時長4分10秒的作品,點贊量近15萬,評論1.3萬條,收藏5239次,轉發3.6萬次。

  同一平台另一美食大V“魚見行”關于東湖農貿市場的視訊,釋出時間更早,在去年8月。作者在時長3分多鐘的視訊裡,關注了東湖農貿市場的餅子、豆腐腦和羊肉胡蔔,視訊點贊量4.8萬,評論7468條,收藏3220次,轉發1.8萬次。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在抖音平台搜尋“東湖早市運城”,前10條視訊的評論都在1400條以上,且前7條視訊的轉發量全部上萬。而在抖音話題榜中,“東湖早市”的有409.4萬次播放,“運城東湖早市”有171.8萬次播放,“運城東湖早市美食”有139.7萬次播放。

  上述還僅僅是一家社交平台的數字,如果再加上微信視訊号、小紅書、快手等頭部平台,東湖農貿市場的網絡熱度應該更大。

  如果把網紅大V們的推薦比喻成足球運動中“臨門一腳”的話——在遊客将目的地定位到運城準備旅行攻略時,把東湖農貿市場列為其中的一個節點,那政府主導的城市品牌營銷就相當于射門之前足球在前後場的營運——提高城市知名度,将更多的客流引往運城。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近年來,我市在城市品牌營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去年以來,圍繞“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這一城市名片,我市文旅部門、各旅遊景區紛紛借助短視訊,助力我市打造山西省旅遊熱點門戶,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

  有效的城市宣介,讓更多的外地人将運城設為旅遊目的地。而在行程真正啟動時,通過網絡搜尋關鍵詞,發現了很多大V的推薦,然後再将東湖農貿市場列入行程,最終實作了城市品牌營銷的落地和轉化。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當然,東湖農貿市場能在運城文旅大發展的程序中率先“出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市場本身的特點——

  ★ 市場處于中心城區,交通、住宿、購物等條件比較優越;

  ★ 市場距離鹽池、池神廟、運城博物館、河東池鹽文化博覽園等運城知名景點距離較近;

  ★ 市場聚集了餅子、麻花、胡辣湯、羊肉泡、胡蔔、油糕、豆腐腦、油條等運城早餐品類,滿足了遊客不出市場吃遍運城早點美食的需求……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作為我市文旅産業發展過程中“現象級”的事件,東湖農貿市場“爆火”的原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解釋。但綜合各方觀點,一種大家都比較認可的邏輯鍊條是——

  這是一個城市品牌營銷打下良好基礎,由網紅大V引燃,社交平台算法助推,社會影響力和公衆注意力不斷“滾雪球”,最終突破臨界點的結果。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課題

“流量”如何變“留量”

  節後第二天的5月7日,運城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五一”假期文旅工作專題總結會議。全面複盤之後,丁小強強調,要聚焦“打造山西省旅遊熱點門戶”目标,認真總結經驗,及時查補短闆,持續集聚人氣,擦亮品牌特色,讓“網紅”能夠“長紅”,把“流量”變成“留量”,把文旅産業打造成真正的戰略性支柱産業。

  而在同一天,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志峰在東湖農貿市場調研時指出,要把旅遊要素提升與建立文明城市結合起來,加強市場規範化管理,統籌做好攤位、停車位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提升,為群衆營造幹淨、整潔、舒适的消費場景。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以東湖農貿市場“爆火”為契機,補齊文旅産品供給、市場主體作用發揮、文旅消費潛力挖掘等方面短闆,推動運城文旅更好發展的頂層設計已經啟動。

  同一時間,在如何正确認識流量上,東湖農貿市場的商戶和管理者們已經達成一緻。

潑天流量,為何選中東湖農貿市場?

  “流量也是一把雙刃劍,能放大優勢,也能讓負面影響更快傳播。對很多外地人來講,市場商戶的一舉一動都代表着我們運城的形象,現在的大好形勢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在環境衛生、誠信經營、文明待客等方面做得更好才行。”李建龍說。

  “變‘爆紅’為‘長紅’,主要還得靠大家的凝聚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名商戶說。

  可喜的是,一些向好的改變正伴随着流量快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