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淘書”,也是讀書的一項基本功

作者:閱讀時代雜志

而今,因為出版物的驟增,我們的閱讀生活正變得越來越豐富——随着“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戶”打開,我們的知識疆域拓寬了,思維能力提升了,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個不可回避的新問題:我們該如何選書、怎樣“淘書”?否則,看到什麼讀什麼,盲目而讀,便毫無益處,甚至有可能産生相反的效果。其實,古人對此早已有過論述。蘇轼就曾說過:“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

最近,著名作家劉心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閱讀對人生有着重要意義,“閱讀是心靈的旅遊,它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我們在感受生活之餘,要通過閱讀豐富内心、增加知識和見聞”。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是以自己要積累起相當的閱讀量,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學會“淘書”,善于發現和閱讀好作品。

如果說,一個人的閱讀量在有品質保證的前提下越多越好的話,那麼,隻要精力許可,我們應盡可能去讀那些“得其所欲求者”,“善于發現和閱讀好作品”。這般閱讀,不僅能夠引導我們把有限的寶貴的時間用在刀刃上,而且也一定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讀書成效。“淘書”,作為一項讀書的基本功,我們怎樣才能夠如願“淘”到“所欲求者”等“好作品”呢?經典作品肯定是首選,因為經典是經受住時間、曆史和一代代讀者淘洗的作品,其魅力經久不衰;一些大家、名家開列的閱讀書單,也應該成為我們“淘書”的重要參考,因為這是他們在閱讀中有所感悟整理、有所歸納提煉的産物。此外,則需要我們每個讀書人依仗讀書經驗和讀書偏好,去做必要的甄别,以便“淘”到屬于自己的心儀之書。

“淘書”,也是讀書的一項基本功

圖檔源于網絡

别小觑一個“淘”字,其中包含着對書籍進行選擇性精準定位的要求。依我個人之見,常用的“淘書”之道至少有兩種:一種是“捕捉要旨”來“淘”。就如劉心武先生所言,“拿到一本書後,就是那種正式出版物,要學會先看版權頁。版權頁會告訴我們很多資訊,包括作者、出版社、字數、裝幀設計者等等。如果它有序言的話,也可以先翻一翻。然後看目錄。看到一部有多篇文章的合集,先讀能引發興趣的;長篇小說往往會分章節,感興趣的章節也可以先挑出來看”,如果正合你意,讓你驟然心動,就可決定出手。第二種是“互相比較”來“淘”。對于同一個作者的書籍,你可通過大體的浏覽,看是否超過了其原有作品的水準,若在差不多的水準上,那大可不必出手——因為“重複性閱讀”,沒有多大意義。同理,對不同作者相接近相類似的題材,也可依此原則,在比較以後來決定是否出手。總之,真正的“淘書”雖然也要看看作者“名頭”,但決不能将“名頭”大小作為唯一标準,也不能光顧及其發行量的大小,關鍵還得看書籍本身的價值高低。

言及“淘書”,必然會涉及去哪裡“淘”的問題。其實,隻要熱愛書籍、喜愛讀書而臻于“像饑餓的人撲到面包上一樣”的境界,那麼,“處處留心”皆能“淘”。因為你喜愛書籍,因為你喜愛讀書,因而無論何時何地,對于書籍你都會“運用腦髓,放出眼光”,于是“淘”也就在其中了——圖書館(包括電子圖書館),當然是你的心儀之地。畢竟,圖書館的館藏量豐富,借閱手續便捷且成本低廉;逛街之時,新華書店和私人開設的街頭特色書店,也必是你駐足停留時間最長之地。更何況,坐下來邊喝咖啡、奶茶邊慢慢翻閱、比較,也是不錯的“淘書”之選;去往親朋好友家串門做客,若主人也是一位好讀書者,那麼,你便會由着性子急不可耐參觀其書房其書櫃,若有入得你法眼的好書,那麼恐怕你就“淘”定了。

除了新近出版的書籍,若要“淘”到一些已經很難尋覓的舊書甚至是古籍,那些散落在城市一隅的古籍書店和舊書店,當是理想之所。或許這些書店生意并不景氣,個别店裡甚至還會泛出些許舊書的黴味,但這不代表其就沒有讓人怦然心動的好書可“淘”。要知道,這些書店搜羅的舊書,其核心源頭跟一些書香人家有關——其後代搬遷新房時,鑒于舊書量大而無處安放,為讓老人家收藏的書籍重新發揮流通閱讀的作用,便出售給這些書店。

而今,除了實體店,網上舊書店的生意也頗為紅火,且總能給“淘書”者以驚喜。就比如為研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魯迅美術學院教授關寶琮先生的陶瓷技藝,我想“淘”一本他在1979年12月出版的《中國古代陶瓷造型與裝飾》一書。因為這是一本由他們夫妻倆跑遍中國一些代表性古窯址而編著的書籍,旨在“通過文字與圖錄的配合,比較系統地介紹古代陶瓷藝術發展的源流,不同曆史時期陶瓷造型與裝飾的主要特征,以及各種裝飾技術在陶瓷上的應用”,這無論對研究關寶琮大師的陶藝人生還是研究中國陶瓷的起源和流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因為這是鋼闆手刻所印,當年隻印刷了100本。是以,要“淘”到這本書确實頗有難度。然而,始料未及的是,一上網,竟然被我“淘”到了。網絡舊書店的神奇力量,從中可見一斑。

閱讀是心靈的長途跋涉,把閱讀比喻為大海裡的一葉扁舟,那麼,“淘書”就恰似手持雙槳,隻有保持正确的劃槳姿勢并拼命劃槳,才能確定劃得又好又快,并早早到達理想的彼岸。

來源:《閱讀時代》2024年第5期

作者:趙暢

編輯:景晨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