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淘书”,也是读书的一项基本功

作者:阅读时代杂志

而今,因为出版物的骤增,我们的阅读生活正变得越来越丰富——随着“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打开,我们的知识疆域拓宽了,思维能力提升了,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新问题:我们该如何选书、怎样“淘书”?否则,看到什么读什么,盲目而读,便毫无益处,甚至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其实,古人对此早已有过论述。苏轼就曾说过:“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最近,著名作家刘心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阅读对人生有着重要意义,“阅读是心灵的旅游,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我们在感受生活之余,要通过阅读丰富内心、增加知识和见闻”。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自己要积累起相当的阅读量,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学会“淘书”,善于发现和阅读好作品。

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量在有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越多越好的话,那么,只要精力许可,我们应尽可能去读那些“得其所欲求者”,“善于发现和阅读好作品”。这般阅读,不仅能够引导我们把有限的宝贵的时间用在刀刃上,而且也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成效。“淘书”,作为一项读书的基本功,我们怎样才能够如愿“淘”到“所欲求者”等“好作品”呢?经典作品肯定是首选,因为经典是经受住时间、历史和一代代读者淘洗的作品,其魅力经久不衰;一些大家、名家开列的阅读书单,也应该成为我们“淘书”的重要参考,因为这是他们在阅读中有所感悟整理、有所归纳提炼的产物。此外,则需要我们每个读书人依仗读书经验和读书偏好,去做必要的甄别,以便“淘”到属于自己的心仪之书。

“淘书”,也是读书的一项基本功

图片源于网络

别小觑一个“淘”字,其中包含着对书籍进行选择性精准定位的要求。依我个人之见,常用的“淘书”之道至少有两种:一种是“捕捉要旨”来“淘”。就如刘心武先生所言,“拿到一本书后,就是那种正式出版物,要学会先看版权页。版权页会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包括作者、出版社、字数、装帧设计者等等。如果它有序言的话,也可以先翻一翻。然后看目录。看到一部有多篇文章的合集,先读能引发兴趣的;长篇小说往往会分章节,感兴趣的章节也可以先挑出来看”,如果正合你意,让你骤然心动,就可决定出手。第二种是“相互比较”来“淘”。对于同一个作者的书籍,你可通过大体的浏览,看是否超过了其原有作品的水准,若在差不多的水平上,那大可不必出手——因为“重复性阅读”,没有多大意义。同理,对不同作者相接近相类似的题材,也可依此原则,在比较以后来决定是否出手。总之,真正的“淘书”虽然也要看看作者“名头”,但决不能将“名头”大小作为唯一标准,也不能光顾及其发行量的大小,关键还得看书籍本身的价值高低。

言及“淘书”,必然会涉及去哪里“淘”的问题。其实,只要热爱书籍、喜爱读书而臻于“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的境界,那么,“处处留心”皆能“淘”。因为你喜爱书籍,因为你喜爱读书,因而无论何时何地,对于书籍你都会“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于是“淘”也就在其中了——图书馆(包括电子图书馆),当然是你的心仪之地。毕竟,图书馆的馆藏量丰富,借阅手续便捷且成本低廉;逛街之时,新华书店和私人开设的街头特色书店,也必是你驻足停留时间最长之地。更何况,坐下来边喝咖啡、奶茶边慢慢翻阅、比较,也是不错的“淘书”之选;去往亲朋好友家串门做客,若主人也是一位好读书者,那么,你便会由着性子急不可耐参观其书房其书柜,若有入得你法眼的好书,那么恐怕你就“淘”定了。

除了新近出版的书籍,若要“淘”到一些已经很难寻觅的旧书甚至是古籍,那些散落在城市一隅的古籍书店和旧书店,当是理想之所。或许这些书店生意并不景气,个别店里甚至还会泛出些许旧书的霉味,但这不代表其就没有让人怦然心动的好书可“淘”。要知道,这些书店搜罗的旧书,其核心源头跟一些书香人家有关——其后代搬迁新房时,鉴于旧书量大而无处安放,为让老人家收藏的书籍重新发挥流通阅读的作用,便出售给这些书店。

而今,除了实体店,网上旧书店的生意也颇为红火,且总能给“淘书”者以惊喜。就比如为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关宝琮先生的陶瓷技艺,我想“淘”一本他在1979年12月出版的《中国古代陶瓷造型与装饰》一书。因为这是一本由他们夫妻俩跑遍中国一些代表性古窑址而编著的书籍,旨在“通过文字与图录的配合,比较系统地介绍古代陶瓷艺术发展的源流,不同历史时期陶瓷造型与装饰的主要特征,以及各种装饰技术在陶瓷上的应用”,这无论对研究关宝琮大师的陶艺人生还是研究中国陶瓷的起源和流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因为这是钢板手刻所印,当年只印刷了100本。因此,要“淘”到这本书确实颇有难度。然而,始料未及的是,一上网,竟然被我“淘”到了。网络旧书店的神奇力量,从中可见一斑。

阅读是心灵的长途跋涉,把阅读比喻为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那么,“淘书”就恰似手持双桨,只有保持正确的划桨姿势并拼命划桨,才能确保划得又好又快,并早早到达理想的彼岸。

来源:《阅读时代》2024年第5期

作者:赵畅

编辑:景晨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