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沒有“兩彈一星”會怎樣?從首任芬蘭駐華開始

作者:熱心橘子Ds

如果沒有“兩彈一星”會怎樣?從首任芬蘭駐華大使的話開始

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有一個時刻被永遠銘記——那就是“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與發射。這一偉大的曆史時刻,不僅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要裡程碑,更是國家安全和國際地位的重要支撐。然而,如果沒有“兩彈一星”,我們的曆史又将如何書寫?讓我們從首任芬蘭駐華大使的一句話開始,探讨這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如果沒有“兩彈一星”會怎樣?從首任芬蘭駐華開始

1955年,芬蘭首任駐華大使孫士敦在遞交國書時,曾對毛澤東主席表示:“核武器威力很大,隻要把幾顆氫彈投在中國,中國就完了。”這句話,無疑是對當時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防能力的嚴峻挑戰。然而,正是這一挑戰,激發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決心,也催生了“兩彈一星”工程的誕生。

“兩彈一星”工程,是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組織研制的核彈(原子彈、氫彈)、飛彈和人造衛星的簡稱。面對國際上的核威脅和核訛詐,中國上司人高瞻遠矚,作出了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這一決策的背後,是對國家安全的堅定維護,也是對世界和平的積極貢獻。

如果沒有“兩彈一星”會怎樣?從首任芬蘭駐華開始

如果沒有“兩彈一星”,首先受到威脅的無疑是中國的國家安全。在核武器時代,擁有核武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中國沒有核武器,那麼在國際舞台上将處于被動地位,難以有效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此外,沒有核武器的中國,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将缺乏足夠的威懾力,國家安全将受到嚴重威脅。

其次,沒有“兩彈一星”的中國,在國際地位上也将受到嚴重影響。在核武器時代,擁有核武器是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展現。如果中國沒有核武器,那麼在國際舞台上将難以獲得應有的尊重和地位。此外,沒有核武器的中國,在面對國際核威脅和核訛詐時,将難以有效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利益。

如果沒有“兩彈一星”會怎樣?從首任芬蘭駐華開始

然而,正是有了“兩彈一星”,中國才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站穩腳跟,為國家的和平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這些裡程碑式的成就,不僅彰顯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勇氣,也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回顧曆史,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沒有“兩彈一星”,中國的曆史将會怎樣?也許,我們将面臨更多的戰争和災難;也許,我們的國家将長期處于被動和落後的狀态;也許,我們的民族将失去自信和尊嚴。但是,正是有了“兩彈一星”,我們才能夠在國際舞台上昂首挺胸,為國家的和平發展赢得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如果沒有“兩彈一星”會怎樣?從首任芬蘭駐華開始

如今,當我們回顧那段艱苦卓絕的曆史時,我們不禁要感慨萬分。正是那些為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而英勇奮鬥的科學家們和廣大幹部群衆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鑄就了“兩彈一星”的輝煌成就。他們的事迹和精神将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成為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

#每日文章打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