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話人物大禹生平簡介

作者:甄選商城

大禹簡介

大禹是上古傳說時期夏後氏的部落首領,姓姒,名字為文命,是黃帝和颛顼的子孫後代。據傳聞來講,大禹花了十三年的時間費盡心思、不畏勞苦、更不敢有絲毫的拖延,甚至放棄了休息時間,治理了黃河的滔天洪水,立下了大功。

神話人物大禹生平簡介

大禹像

大禹受到舜的禅讓繼承了舜的帝位,在各地諸侯和大臣們的擁戴下,大禹正是接任了帝位,将陽城劃為都城,建國号為夏,是夏朝的第一個天子,被後人稱為帝禹,與當時上古時代的堯和舜這兩位賢帝齊名。

在治理洪水時經過塗山與塗山氏女嬌一見鐘情,但為了治水,他在三十而立的年紀選擇放棄了愛情。後因為塗山氏女嬌思郎成疾,抛開了世俗的規矩追随到了大禹的家鄉,與大禹成婚。後來塗山氏女嬌在一次意外的送飯中,發現自己的丈夫大禹竟然是一頭面目猙獰、巨醜無比的大黑熊,遂逃離,因力竭在嵩山下化成了一塊大石。大禹心急如焚,之後趕來的大禹部下聽到石中有聲音,告知大禹,才發現塗山氏女嬌已懷孕,大禹對石頭大喊“還我兒子”,石開,大禹的兒子啟出世。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大禹走遍了天下各處,對天下各地到底是什麼樣的地形、有什麼樣的習俗、主要産什麼都非常了解,便重新将天下化成了九個州。在大禹繼承帝位的第十個年頭,東行至會稽後去世了,享年一百多歲。

大禹為什麼治水

相傳,在上古賢帝堯還是部落首領的時候,黃河就一直都洪水泛濫,洪水将人們居住生活的地方都給淹沒了,人們經常被迫隻能在樹上或是在山頂山呆着,搞得民不聊生。

神話人物大禹生平簡介

大禹圖

作為部落的領袖,堯下定決心要想辦法治理洪水,替人們消除這項自然災害。于是堯就召集了當時各個部落的首領來商議治理黃河洪水這件事情,最後各個部落的領袖推選了鲧(是大禹的父親)來上司着治理洪水。鲧便利用前人發明的築堤防水發,來抵禦洪水對于人們家園的破壞。但此時洪水的程度要遠比前人發明築堤防水時候要更加迅猛,于是剛建好的堤壩第二天就被洪水沖垮了,有的還沒建好就被沖沒了。

修堤壩的泥土就這樣随着洪水把下遊的河道都給堵塞了,導緻原本不發洪水的地方,也開始發洪水。鲧用這種方法治了整整九年的水,根本就沒有一點兒功效。到了舜即位的時候,因為鲧沒有治理好洪水而殺掉了鲧。舜又效仿堯,召集了各個部落的人再次推選人去治理洪水,大禹也算是子承父業,繼承了他父親的遺志,被各個部落推選為治理洪水之人。相傳,大禹治水還有一個原因是想要通過治理好洪水來得到舜的帝位,然後替自己的父親報仇。大禹總結了他父親鲧治理洪水失敗的原因,将經驗教訓都總結了出來,耗時十三年終于将黃河洪水泛濫問題給解決了。

大禹姓什麼

禹,姓姒名禹,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中,能與堯、舜齊名的賢君,夏後氏的首領,同時也是夏朝的開國皇帝,傳說他是人文始祖黃帝曾孫的兒子,颛顼的孫子,母親是有辛氏部落的女兒,名為女志,禹小時候跟着他的父親鲧來到中原地區,當時的皇帝是堯,而那個時候中原地帶洪水泛濫,各處的百姓都經常受到洪水的沖擊,鲧被堯封為崇後,奉堯的指令開始治理水患,經過近九年的努力卻并沒有成功。

神話人物大禹生平簡介

大禹圖

後來堯又封禹為司空,并令他繼續治水,在接到堯的指令後,他立刻與益、後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幫忙,充分總結出父親失敗的經驗之後,他對治水方法進行了改革,對抗洪水的辦法由原來的截堵改為了疏通,在治水期間,他帶領百姓從西向東各處走動勘測地貌,為了治水,禹不怕苦不怕累,費盡腦筋,經過十三年的努力後,他終于成功将中原各處的水患引入了大海,徹底消除了影響各地百姓數年的洪水災害,人們為了感謝他,對他的稱号也變成了“大禹”,意思就是“偉大的禹”。

在他治水期間,堯将他的帝位傳給了舜,後來舜退位,又将王位禅讓給了禹,然而在舜去世之後,禹又将帝位還給了舜的兒子商均,并隐居起來,不過天下的諸侯卻都隻承認他的王位,紛紛去找他,于是,在各處諸侯的集體擁戴下,禹正式登基為皇,夏朝,由此建立。

大禹是個什麼樣的人

禹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偉人,同時,他建立起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帝國,夏朝,他為中華民族的曆史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的父親鲧曾經接收堯的旨意前去治理洪水,最終卻以失敗結尾,也因為這個原因堯處罰了他的父親,但禹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不僅對堯沒有過絲毫怨恨,反而滿心敬意的接受了堯交給他的任務,繼續治理洪水,禹在總結出他父親治水失敗的經驗後,對方法再一次進行了改革,由以前的截堵改為了後來的疏通,說明他很聰明、懂變通,經過将近十二年的努力,水患才終于被消除,為了感激他做出的貢獻,人們對他的稱呼後來改為了“大禹”。

治水的時候,他帶領百姓四處奔波,認真研究治水路線,還曾多次自己獨自一人帶着工具去勘測,從沒有喊過苦、累,是一個很能吃苦耐勞的人,他在自家門口路過了三次,卻都因為治水時間緊迫,一次都沒有進過家門,他是真正的将百姓放在第一位的,做到了舍己為人,一心為民,而且他還很能幹,因為治水期間他幾乎是走遍天下,是以他對各個地區都很了解,憑借這些,他将中國大地正式劃分為了九個州。

在夏王朝建立之後,他還舉行了塗山之會,這場大會邀請了天下諸侯,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檢讨自己的過失,聽取别人對他的意見,從這一方面看,他也是一個善于聽取别人勸告的賢明君主。

大禹九鼎

大禹,又叫禹、帝禹,是黃帝的後代,他的父親是鲧,他的母親是修己。他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他治黃河水的事迹。大禹繼承父親遺志治理黃河水患,采用疏導之法,将黃河水引入大海,解決黃河水患,造福于民,被稱為“偉大的禹”,因治水有功,舜将帝王之位傳給他。

大禹初登大位,有些諸侯王心裡不服從,他知道後召開塗山大會,向各位諸侯表明心迹,表示願意聽各方意見,改正自身缺點。他的胸襟和氣魄讓諸侯心悅誠服,自此諸侯真真正正的臣服于他。塗山大會也是标志着夏王朝的建立和統一。

塗山大會後,諸侯國家常常進貢本國的珍貴物品到陽城(當時夏朝的首都),其中青銅器尤為珍貴,在當時是貴族的象征,代表權力和地位。衆多的青銅器,讓大禹産生鑄造大鼎來紀念塗山大會的想法,于是命人将青銅器鑄造成九個大鼎,一個鼎代表一個州,九鼎就是代表九州,九州是大禹依照山川地貌和人文風情劃分的九個地區。九鼎集中表示王權集中,後來九鼎成為皇權的标志。

神話人物大禹生平簡介

大禹對人類的貢獻可謂是非常大,因為治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在當時簡陋的條件下,他治水十幾年,終于将黃河水引入大海,造福了黃河沿線的百姓,也為後世帶來了治水的方法,他所築的九鼎不僅僅是皇權的象征,也是他對天下的愛心。#頭條創作挑戰賽#​#爆料#​#大禹九鼎是否真的存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