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作者:小何小何滿目星河

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的命運卻判若雲泥。一位獲宥,安享晚年;另一位則遭棄權殺身,盡顯宮廷陰暗面。究竟是什麼造就了她們命運的悲歡離合?是權力的誘惑還是無奈的自保?抑或是時代潮流和環境使然?讓我們一探這宮牆血淚背後的緣由。

周朝王室家族淵源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說起周朝王室,便不得不提及其同宗族中的文人巨子魯迅先生。魯迅原名周樹人,祖籍江蘇淮安,與周恩來總理竟是一脈相承的親族。在當地,周家可謂響當當的世族名門,家學淵源流長,世代勤勉讀書。

周恩來的父親周贻能曾獲得過晚清最高的"國學生"學位,後來也在紹興做過幾年師爺。周贻能生性嚴謹,對子侄輩的教育格外重視,為兒子周恩來起了"大鸾"這個有寓意的小名。相傳鸾鳳同堂,意味着吉祥如意,也希望兒子前程似錦,有耀眼的成就。

令人不勝感慨的是,直到長大後周恩來才得知,自己的母親并非親生,而是由小叔周贻淦和其妻子陳氏收養的。出于舊時的規矩,周贻淦無子嗣,生怕香火難傳。而周贻能夫婦慈悲為懷,将剛出生不久的周恩來移作周贻淦的嗣子。從此,陳氏便将周恩來視如親生,傾力撫養教育。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正所謂懷璧其罪,這個決定卻也讓周恩來的身世多了一份波折。周贻淦去世後,陳氏獨自一人操勞,還為周總理請了位乳娘江氏,以求孩子無虞。于是在幼小的周恩來心中,便有了萬氏、陳氏和江氏三位母親的印記。

故事往往出人意料。随着時光流轉,魯迅巨作的影響日隆,周家宗親的根基也在民國年間一去不複返。彼時誰又能料到,曾經寂寂無名的小周恩來不僅會在革命洪流中出人頭地,日後更要成為新中國開國元勳?而曾經根深葉茂的周家子孫後代,也終将在曆史的長河中迷失自己。

劉貴妃宮變根源于野心貪婪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劉貴妃本是南陵人氏,從小就生活在貧窮之中。她祖上原是旗人,可家運幾經敗壞,到了她這一輩已是寒門出身。幸而她天生豐采,在家中靠編織織補以維持生計。

直到有一天,京城裡選美時她被選中入宮,一朝走運成了宮女。劉貴妃當時還很年輕,但個中機緣巧合實在令人歎服。當朝皇帝高阙準備冊立新後,劉貴妃恰好趁此機會一炫鋒芒,最終被欽點入後宮,賜名劉氏。

自此之後,劉氏侍奉在後宮數載,生有一子一女。她固然心存警惕,生怕有朝一日被新後廢黜,但做事向來穩重得體,很得皇帝的歡心喜愛。直至年屆晚年,她甚至被賜予"貴妃"這一封号,地位備受皇帝青睐。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然而權力常常如同一劑猛毒,能将人沖昏頭腦。劉貴妃入宮多年雖心懷憂慮,卻也日漸沉醉于禁宮的奢華生活,眼紅皇儲的種種特權。她漸生嫉妒,覺得自己的兒子才是當之無愧的皇儲人選,心中暗自謀劃着攫取帝位的陰謀計劃。

不久,朝野傳出皇帝将要禁止宮中糜費奢侈的消息。劉貴妃一怒之下,竟開始與心腹密謀彈劾新皇的陰謀。她先是結交民間亂黨,暗中拉攏軍隊的豪強,為陰謀埋下禍根。更狂妄的是,她還唆使自己的弟弟彪悍無畏的行事,率領暴徒亂兵直搗皇宮核心,意欲一舉推翻新皇統治。

盡管如此,劉貴妃不過是權欲熏心,最終釀成大錯。她本不具備謀主大位的才幹,暗中布局反倒是自己一家子遺臭萬年。當亂兵被鎮壓,她的親弟弟首當其沖被處決時,劉貴妃方知自己算無遺策,隻能承受報應降臨。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戰争年代民不聊生

彼時正值戰火紛飛的亂世,朝野阙然。外族入侵,國力日衰,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年複一年,賦稅剝削愈加殘酷,加之旱澇瘟疫肆虐,平民們過着連年艱苦的日子。

北方邊陲的遊牧騎兵屢次竄擾,擄掠無度。太原、大同、河間等地,往往一夜之間就被洗劫一空。有識之士憂心國祚不濟,便呼籲統一抗敵,但軍閥割據愈演愈烈,朝中大臣也因争權奪利而自相殘殺。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朱明王氏王朝的根基早已動搖,内憂外患,危象環生。邊疆受争奪,中原腹地也時有軍閥混戰。有幾路兵馬竟毅然直搗京師,皇城險些失陷。天子含恨遠遁,不得不藏匿于深宮中,連府庫珍寶也盡數外逃。

局勢一度陷入僵局,民心頗為浮動。這一年的秋天,北方雪來得尤其兇猛,大雪迷蒙直下,連綿不絕。京城裡彌漫着一股死物的腥味,可怖至極。其實那不過是斷壁殘垣間凍僵的百姓屍骸而已。

權貴家眷雖在高牆内免遭戰火波及,但物資儲備還是所剩無幾,恐難再撐到來年春暖了。宮中上上下下人人噤若寒蟬,連鳥類啾鳴也全然絕迹。沒有人知道,眼下究竟該如何自保。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忽有探子報告來了一隊攜家帶口的逃難平民。逃民們可憐模樣慘不堪言,衣不蔽體,面黃肌瘦。大家先是将他們圍困在城外的一片空地上,心存戒備。

榮妃被迫采取自衛行為

榮妃芳齡二八,原是侍衛官員的女兒,家世其實也非顯赫。她能出人頭地,全靠一雙絕色容顔和過人的智謀手腕。年輕時她被選入後宮,最初隻是微末的宮女。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後來皇上無緣無故地喜歡上了她,就将她賜予"榮"這個美好的名諱。從此之後,榮氏在宮中地位水漲船高,居住的宮苑也擴大了許多,成為貴妃最得寵的嫔妃之一。

隻可惜皇上年歲漸高,身體一直沒恢複,加之戰亂連綿,使得朝政日漸荒廢。榮妃自知皇上駕崩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屆時自己的地位将岌岌可危。而皇子們又多有龃龉,一旦新帝繼位,她根本無力掌控大局。

是以當時她暗地裡結交京中豪門世族,竭盡全力為自己圖謀一條出路。期間數次遭人暗算,險些身陷囹圄。幸而她極有心計,始終能扭轉乾坤化解危機。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忽有一日榮妃的妹妹榮飛燕遇襲受辱。一支由邕王所領的武裝分子,趁着元宵節夜色阒黑,強行擄走了榮飛燕,并在翌日将她遺棄于街頭,淩遲已極。

消息一傳開,皇宮上下無不震驚。榮妃悲憤難當,幾番哀求無門,皇上卻置之不理。無計可施之下,她終于決定同謀反了。那時她與邕王已經暗通款曲很久,便借此機會聯手發難。

兩人先是密謀着拉攏親信勳貴,暗渡陳倉,然後蓄意引發暴亂,攻打皇宮。此事稍有走漏風聲,就會被當做弑君大罪,是以兩人運籌帷幄,萬分謹慎。

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宮中權鬥波折疊嬗離奇

權力的遊戲向來如此,宮廷陰謀更是腥風血雨。就在邕王與榮妃布下謀反大陣之時,忽有探子報告劉貴妃也暗中勾結異黨,意圖奪權。雙方一時無法分辨誰是真謀反,誰是假,隻能加緊戒備,各自防範着。

期間,老皇帝遭不測去世。新帝即位後決心除奸,先下手鏟除異己。探子很快就發現了劉貴妃兄弟倆的陰謀蹤迹。新帝指令全城戒嚴,悄悄将劉氏一家全部拿下。

當晚夜半,皇家禁衛軍突然包圍了劉貴妃的宮苑。貴妃的弟弟劉某帶着一衆叛軍拼死反抗,最終不敵重圍,壯烈殉難。

新帝随後下令将劉貴妃貶為死罪,妄圖弑君的惡劣罪名令她無地自容。劉貴妃含淚認錯,聲淚俱下。她本想以死謝罪,卻被新帝旨意留在宮中受盡淩辱。

與此同時,探子也逐漸掌握了榮妃和邕王的陰謀全貌。新帝權衡利弊,最終決定釋放榮妃一馬。他認為榮妃畢竟是故帝遺孀,且一直輔佐有功,罪輕可以宥恕。

于是,新帝不惜撒謊作僞,聲稱榮妃并無謀反之心,乃是遭人陷害而已。為了鞏固自身統治,他還特意召榮妃入宮,嘉許有加,給予許多賞賜和恩典。

結尾

榮妃雖免遭殺身之禍,但從此也隻能終老深宮,無權再參與朝政。她本想擁有更大權力,但無奈時局莫測,隻好屈尊作此安排。新帝做出這一系列決定,其中固然有私心在内,但更多是出于維穩天下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