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作者:兜兜曆史迷

看着如今的敗局,李自成絕望至極。他大哭着說道:“真後悔當年沒有聽吳三桂的建議,要不然滿清必敗無疑,我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

吳三桂和李自成不是敵對關系嗎?為何吳三桂會給李自成提建議呢?吳三桂這個賣國賊,又會給李自成提出什麼樣的“好建議”?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高開低走

要說這李自成也是奇人一個,年少的他可是背負着多條人命。

但當時由于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是以即便有血債在手,李自成依舊能夠光明正大地當兵。

不過當兵有什麼意思,皇帝不香嗎?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于是後來李自成借着兵變,成功走上了自己當皇帝的道路。

李自成他們的起義軍雖然攻勢迅猛,但由于局限性,打不過明末那些著名将領是非常常見的。

李自成起義可以說趕上了好時候,也可以說沒趕上好時候。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當時明朝為了抵禦東北方向野心勃勃的後金人,崇祯帝迫不得已将許多優秀将領調到了遼東。

如此以來,李自成他們的壓力就小了許多。

其實這個問題崇祯帝也想過,但相比之下,後金要更強大,是以他才集中精力抵禦金兵。殊不知,這給李自成慢慢成長的好機會。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就這樣,李自成帶着起義軍一路北上直接打到了西安,在那裡建立了大順政權。

雖然說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李自成他們的一些政策還是比較不錯的,比如均田免賦,這個政策就深得各地百姓喜愛。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均田免賦說白了就是給老百姓們地種,而且還給他們發農耕具什麼的,當然還有殺富濟貧。

這個政策的核心就是,平均一下整個社會的财富,盡量讓老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有地種、有飯吃,老百姓怎會不高興?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不論之前還是現在,這個政策都是不錯的。

除此之外,李自成在治軍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他們說:“我們為什麼要起義?當然是為了拯救天下老百姓!”

他們這麼一喊,良好政策直接一頒布,實在是太得民心了。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後世許多史學家們評價,大順軍有很多治理缺陷。

不過我們不得不承認,李自成剛開始的時候治軍還是非常不錯的、不論平時訓練,還是獎罰、紀律等,都是嚴格正規的。

此外,當時李自成他們還有獨屬于自己的軍隊刀法。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李自成後來成為闖王,他的這套刀法就成了闖王刀法。

這套刀法據說共有53刀,具體是誰所創并不清楚。

闖王刀法非常講究實戰效果,是以士兵們練習的時候,沒有一點花架子。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想必創造這套刀法的人也是一個武學大才,因為此刀法變幻莫測、極為詭異,敵人根本不會想到接下來你會如何進攻,主打的就是快、準、猛。

剛開始的時候,李自成起義軍靠着這套刀法和勉強合格的戰鬥素質,接連取得了不少勝利。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腐敗的大順

但後來李自成越來越懈怠,是以軍隊方面出現了許多問題。

這麼一說,李自成跟後來的天王洪秀全非常相似啊!

有些人啊,剛一成功就驕傲自滿,結果最後滿盤皆輸,是以做人謙虛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這些方面,李自成當時在用人方面還有着很大問題。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李自成重用的都是一些所謂的民間高人,說白了就是一群當年沒有做上官的聰明人。

這些人平時雖然說能力還算不錯,但他們都有一個很大的缺陷:不懂得如何管理好新生的國家。

畢竟這些人沒有在朝堂上待過,也沒有諸葛亮那樣的遠見。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自己的手下沒有什麼遠見,那李自成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也正是這一問題,成為李自成走向滅亡的關鍵因素之一。

不過話又說回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後,他們繼續征戰四方,逐漸吞并了許多領土。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最後李自成的大軍來到了北京城下,攻占北京城的過程還算順利,因為大部分守門将領直接打開了城門。

在忠心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崇祯帝來到了景山,最後兩人在那裡自缢身亡,大陸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正式滅亡。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就這樣,李自成率領自己的勇武部隊成功進入了北京城中。

李自成沒有忘記想要得到民心的謀略,于是他親自下令:“不許打人傷人,更不許搶奪民女和老百姓的财物,要是發現了,全部殺掉!”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是以剛開始的時候京城并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沒過幾天,李自成手下的士兵就開始放縱了,全然不顧之前李自成所說的。

一時間,北京城中許多有錢人家被起義軍士兵給抄了。他們中有的丢失了大量錢财,有的被拖出去杖打,有的還被送進監獄中等死。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刹那間,北京城宛如人間地獄。百姓在家中紛紛顫抖着不敢出門,那這時候的李自成在幹什麼呢?當然是在享受了。

前面我們就提過,李自成和後來的洪秀全是一樣的德行。

洪秀全那時候攻入天京有了天王府後,他就待在裡面基本沒出來過,李自成和他情況差不多。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李自成絕對沒有任何懈怠的理由。

當時大順北有後金,南有南明,他們是被夾在中間的,極有可能會被兩邊敵人吞并。

當然了,李自成也不是沒有什麼作為,比如他曾勸降過明将吳三桂。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抛開個人名聲不談,吳三桂那時候的軍事能力的确非常出衆。

吳三桂當年通過武舉進入仕途後,曾多次率軍出去打仗,尤其是和後金,更是交手多次。

在明朝最後的時候,朝中許多将領紛紛投降後金。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當時就連吳三桂的舅舅,也就是明末名将祖大壽都投降了,但吳三桂依舊堅持。

因為曾多次擊退金軍,是以吳三桂就成了明朝最後的希望,但随着李自成攻陷北京,吳三桂迫不得已想要易主了。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吳三桂的建議

其實從吳三桂内心來說,他是更想投靠李自成,為何這麼說?

因為吳三桂的家人當時都還在北京城中,比如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不論為了家人還是愛妾,吳三桂都知道被迫投靠李自成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但吳三桂是個首鼠兩端的人,他又有點想投靠皇太極的後金,這又是為何?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後金那邊吳三桂的親人雖然微乎其微,老同僚們倒是不少,但是人家後金厲害啊。尤其是他們的頭兒皇太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可要比李自成強多了。

要說真正讓吳三桂改變主意的,還是關于兩人的談話。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剛開始吳三桂同意投靠李自成後,他趕緊提議:“南方的南明不足為慮,北方的後金才是大敵,是以我希望咱們能聯手先把後金給滅了。”

李自成這時候非常不服氣:“你還沒正式投靠我呢,就在這裡開始替我指點江山了?”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李自成的話着實讓吳三桂非常生氣:“這人實在是太沒有遠見了,豎子不足與謀!”于是他就暗中聯系了多爾衮。

其實站在吳三桂的角度來考慮,不投靠李自成,他隻能投靠後金,否則先被滅的隻能是他了。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想必這時就會有人說了:“吳三桂就沒有為他的家人和愛妾考慮過嗎?”

其實不論換成誰,最後都會投靠後金的,為何?

從當時的情況分析,李自成最後注定是打不過後金的。與其這樣無意義的滅亡,不如投靠個靠譜的活下來,隻有活着,一切才能談希望。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後來吳三桂投靠了後金,李自成得知後非常憤怒。于是他在離開北京前,将吳三桂的家人全部殺了。

不過陳圓圓沒有被殺,後來吳三桂成功找到了她。果然呐!最後隻剩下了英雄和美人。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那如果當初吳三桂投靠了李自成,那他們最後能打敗後金嗎?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的。

大順軍進入北京城後已經慢慢走向堕落,這時候的他們根本不是後金的對手。如果說他們處于巅峰時期,或許還有一戰之力。

吳三桂雖然有勇有謀,但他也無力讓一支破爛軍戰勝強敵。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自成大順政權的根部正在慢慢腐爛,他們走的正是明朝的老路,是以還算有眼光的吳三桂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是以說不論我們誰,到最後都會投靠後金的。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後來吳三桂和後金聯手,他們在山海關大戰中成功打敗大順軍。

此戰李自成手下十多名将領戰死沙場,士兵傷亡更是不計其數,直接傷到了大順軍的大動脈。

京城中的士兵本來就不多,是以李自成戰敗後隻能往北京城南撤,最後清軍成功入關。

李自成臨終前痛哭流涕:如果當年聽了吳三桂的話,滿清必敗無疑!

撤出北京後,吳三桂帶領清軍繼續清剿大順殘餘勢力。

看着如今的敗局,李自成非常後悔地說道:“早知道當初就聽取吳三桂的建議了!”

其實就算聽了也無濟于事,因為那個時期曆史的主角就是人家大清帝國,這是已經注定了,且無法改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