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思政課,原來還可以這麼上

作者:青島西海岸釋出

中國海洋大學開設大海上的流動“大思政課”,青年學子置身于浩瀚的大海上,無形中激發向海弄潮的幹勁,涵養寬廣的胸懷;青島科技大學把課堂搬到港口碼頭,打造“場景大思政課”;哈爾濱工業大學把思政課開到衛星發射場……

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思政課,收獲了好評,也收獲了流量,火爆“出圈”。

思政課,原來還可以這麼上

中國海洋大學把“大思政課”開設在“大海上”

思政課是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落實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5月11日,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推進會在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重要訓示。習近平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上,思政課建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各級黨委(黨組)要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各級各類學校要自覺擔起主體責任,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五周年。五年來,各級各類學校不斷推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提高了思政課“到課率”與“擡頭率”,讓更多年輕人愛上了這門課。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在中國古代,常把教師分為“經師”與“人師”兩類。日前,大陸首部思政課教師題材電影《我要當老師》上映,影片表達了當代青年學子的心聲,道出了新時代優秀思政課教師的标準——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

“遇良師”是人生一大幸事,他們不僅在學術或技能方面給予我們指導,更能夠帶給我們積極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觀,直接影響到未來的人生道路。特别是思政課教師,承擔了更多的“人師”重任,他們精心引導和栽培處于“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引導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思政課,原來還可以這麼上

青島科大“碼頭上的思政課”

在很多生動有趣的思政課上,學生們品嘗到了不一樣的“思政味道”。

“甜味”。陳望道翻譯《共産黨宣言》時,領悟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學懂弄通、入腦入心了的真理,味道自然妙不可言。而思政的意義就在于“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讓理論落地發芽,長成生活的常青樹”。

“鮮味”。當社會中出現的一些新現象有了理論上的解釋和依據,當循着理論之根在現實中找到新的枝葉,這種切中時代肯綮,表達深刻思想的課堂内容,自然鮮味十足。

“辣味”。對問題深入細緻地專題研究,既有正面的引導啟發,又有批判性有辣味。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對比中,使學生認識到美好理想的必然性,同時又認識到在實踐中的長期性和曲折性,明晰是非,增強判斷力。

思政課,原來還可以這麼上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大思政課”走進勝利油田

“百味鹽為首”。思政如鹽,“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将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用好思政的“鹽”,講出真理的“味”,不同課程都有機融入思政元素,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實人生根基。

2022年4月,大陸首次釋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勾勒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主流群像:他們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知識素養不斷提升,更加積極地參與社會事務,更加開放自信地融入世界。

在現實中,青年人也不可避免會在理想和現實、主義和問題、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思政課的教育和引導。

思政課,原來還可以這麼上

哈工大的學子們在發射現場記錄火箭升空的震撼瞬間 圖源:央廣網

有調查顯示,受訪大學生對思政課整體評價較高,但一些課堂不盡如人意。有高校思政課老師在一次“微調查”中,收集了一些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看法,列出了幾種最不受歡迎的授課方式。

比如,“空對空”。學生們提到,這門必修課其實很有“含金量”,希望内容告别敷衍和空洞說教,多一些深刻洞見。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用心的課,技術含量高的課,适應目前形勢的課,能夠培養知識能力素質的課被稱為“金課”,而“一稿講天下”“換湯不換藥”等被稱“水課”。這也要求教師自身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練就不怕問、問不怕、見問則喜的真本領。

思政課,原來還可以這麼上

四川大學“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現場 圖源:新華網

比如,“幹巴巴”。在課堂氣氛方面,不少學生提出,不能讓大家昏昏欲睡,要更加生動有趣,講究方式方法。

“上思政課不能拿着檔案宣讀,沒有生命、幹巴巴的”,思政課,應該是有生氣、有活力的,要更具針對性、時代感和吸引力。要善于活用巧用網言網語,打通師生溝通的“玻璃門”,可借用網絡短視訊等,打造啟智潤心的“金鑰匙”,與年輕人同頻共振。

比如,“一言堂”。學生們希望思政課堂不要成為老師“一個人的舞台”,要給學生發表見解、參與讨論的充分自由度。及時、理性、準确地分析和回應學生疑惑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形式上講究更多的互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溝通協作和表達能力。

#行走的思政課##這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共上一堂青春必修課#……近年來,思政課不時沖上熱搜。在中國海洋大學,“80後”思政課教師王付欣被學生稱為“男神”,課堂每次都“一座難求”。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具有“大格局”特征的“大思政課”,注重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融合,其豐富多彩的“打開方式”,“圈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讓“數字+”賦能思政課。以數字化為抓手,挖掘生動鮮活的教學素材,使思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如有高校利用VR技術沉浸感、互動性強的特點,為學生創設仿真的三維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好實作感情共鳴。

利用新的數字技術,開發獨具特色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大思政課”不僅有“道”,更有“學”有“術”。

思政課,原來還可以這麼上

中國海洋大學學生們正在體驗生動的思政課

讓舞台變成“沉浸式課堂”。不少高校打破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将思政課搬上舞台,編排“思政課講好中國故事”情景劇彙演,更好地反哺課堂教學。

另外,歌曲合唱、吉他彈唱、詩歌朗誦等才藝展示形式,都把精深、宏大的思想講得深入淺出,讓思政課變得妙趣橫生。

讓大地海洋成為“教室”。“現在的年輕人是網際網路一代,他們掌握的資訊更為豐富,視野更加開闊,對中國未來更自信。”中國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運君教授表示,大學生們也渴望更多地深入生活,在實踐中學習思考,學校在國之重器“東方紅3”科考船上開設了“海洋科考認知實踐”公共選修課,将海洋科考知識與思想價值引領相結合。中國石油大學的思政課,有着濃濃的“魯味兒”“海味兒”和“油味兒”,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常組織部分師生赴勝利油田“功勳井”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感悟紅色傳統、領略“勝利精神”。

思政課,原來還可以這麼上

圖為江蘇省高校“流動的戲劇思政課堂”

其實,思政課不僅是學校課程,也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踏上社會後,我們也在實踐中有意無意地學習,讓頭腦和雙眼更聰慧。如當下《這就是中國》《中國大思政》等思政類節目的爆火,也正說明,好“課”永遠不會缺少聽衆,好的思政内容和講述方式,也将把中國故事、中國聲音傳得更廣、更遠、更響亮。

(編輯:L,本文由西海岸釋出制作,來源于青島宣傳,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