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物質俘虜的生活

作者:經濟觀察報
被物質俘虜的生活

葉克飛/文 在物質生活高度繁榮的當下,“人被物質所俘虜”是備受關切的話題。過快的生活節奏、過多的物質需求、過于内卷的競争模式,各種資訊管道的狂轟亂炸,讓人們深陷于精神内耗。提倡“簡單生活”“回歸自然”的心靈雞湯,也是以被許多人所信奉。他們認為,在物質相對匮乏的過去,生活反而更為和諧,人與人如此,人與物也如此。

許多生活錯覺由此産生,許多人相信柴火竈比瓦斯竈燒菜更香,認為自行車比汽車更能承載,覺得爐子比暖氣更溫暖。從科學角度來說,這些說法都未必經得起推敲,但從心理層面來說,這種“錯覺”早已根深蒂固。

人對過往生活的美化是一種思維慣性。學者王小偉則希望在《日常的深處》一書中,通過對生活的刻畫,從懷舊影像中梳理内心,透過自身的經驗和長輩的回憶,回顧1980年代以來人們熟悉的那些東西如何誕生又如何消失。他試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為何當年的東西如此金貴,甚至仿若家庭成員,而如今的物件則被商品化,隻剩下幹癟的使用價值?

放下意義

《日常的深處》并不是一本懷舊的“老物件傳”。王小偉更希望“透過澄清物品在社會當中扮演的角色,嘗試揭示我們曾經是如何生活的。整本書的邏輯是一出《灰姑娘》。灰姑娘在魔法失效以後,隐遁逃走,王子想要發現灰姑娘的真實面目,就要拿着這隻鞋去試。人生也差不多,生活的最初面目,也要透過各種物件去苦尋。”

王小偉在書中坦言:“仿佛在物質生活高度繁榮的今天,人們更願意回到曾經相對貧乏的過去。當然,我清醒地知道他們不是真要回到過去,隻說明他們真的‘想’回到過去。這種對過去生活的羅曼蒂克的想法特别值得玩味。想回到過去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很矯情的,是想要變得年輕,而不必承擔現代生活所帶來的各種成本。除了這個較為偷懶的想法之外,對過去的追憶也有體面的部分。這個體面的部分就在于今天的人總感覺到被外物所累,為獲得吃穿住用行諸多物品感到疲憊,他們想要重回人與物的和諧關系。東西越多越累是一件很反常的事。八九十年代的人同樣需要這些東西,基本的電器品類在當時也逐漸流行開來,但并沒有讓人那麼煩悶。每添加一樣東西,常常令人精神百倍。以前一台電視百家看,越看越熱鬧。現在每個人守着大螢幕,常常感到孤獨。這種孤獨的成分非常複雜,需要細緻的精神化學分析才能刻畫清楚。”

書中講述了基本的衣食住行,涵蓋了生活的各個層面,比如“住”就從買房說起,講述人與房子的關系,直至人與空間的關系。王小偉還提到了生活中的那些老物件和老設施,比如已經逐漸遠去的錄像廳和列印店,漸漸成為“老人專用”的電視機,還有學校和醫院。當然,還有現代人無法離開的手機與微信。

這一切自有存在的價值,也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影響着人們的生活。但《日常的深處》有着相當出色的克制,沒有讓這種探尋流向廉價的抒情,也就避免了心靈雞湯化。王小偉甚至揶揄那種心靈雞湯式的意義探尋,他在書中坦言:“人生有什麼意義以及什麼是幸福的人生,或許壓根就是一個錯誤的問法,就像問男生孕期有什麼感受一樣。人生不必有什麼意義。不能因為我們想問什麼,人生就必須有什麼。追問人生意義通常是一件非常自大的事,無非是要證明自己是配享生活的。”

也就是說,隻有放下對“意義”的執念,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如果體會到了生活的真谛,也就無需去追問“意義”。畢竟,“不總結生活通常是好生活的一部分。偶爾你睡不着覺,試着總結生活,并憑空制造出很多問題,總結生活通常是壞生活的一部分。”

更應該追問的是“日常”,包括那些日常現象和日常用品。它們曾經如此深入地介入人們的生活,卻有可能漸漸遠去甚至完全消失。它們的“經曆”,恰恰見證了生活的變化。

王小偉就在書中提到,“你吃了嗎”是老一輩中國人非常喜歡的打招呼方式,但年輕人顯然沒有這樣的習慣。這是因為老一輩有着深入骨髓的饑餓記憶,這種記憶左右了他們的行為模式。當下人們在聊天時經常問出的“你買房了嗎”,同樣也是基于内心深處的執念,這種執念完全出于安全感的考量。

在過去,物品不僅僅是物品

許多人懷念的“從前慢”,未必是真心希望慢,而是一種物質匮乏與知識匮乏時期的被動要求。王小偉在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他小時候經常與父親搶電視看。父親喜歡看美國譯制片,他則喜歡動畫和武俠,兩人經常會為此争執。如果争得激烈,父親就會一氣之下将電視關掉。此時,王小偉就會拿起遙控器狂按,想盡快将電視重新打開。父親則會告訴他,最好過五分鐘再開,電視不能一下開一下關。

這個細節會讓許多“70後”和“80後”有共鳴,因為在自己的成長經曆中,父母往往會對家電有這一“五分鐘标準”。這個标準實際上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那一代人會約定俗成一般遵循這個原則。從早期的黑白電視到後來的彩電與空調,都是如此,冰箱門的頻繁開關也是無數家庭禁止之事。它實際上都是匮乏年代的思維模式,因為當年任何一件電器都來之不易,許多人認為一樣電器可能要用一輩子,是以倍加愛護。但因為知識層面與物質層面一樣匮乏,是以就會用自己了解的方式去愛護。

但這種“五分鐘标準”,在某種意義上确實代表着生活的緩慢節奏和由此産生的喘息機會。王小偉就慨歎道:“今天這個五分鐘突然間丢失了,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再也沒有這五分鐘。所有的東西都處于二十四小時待機狀态,随時點亮、立等可取。所有的技術都不再需要人的照顧,都不配花心力。這幾十年過去,所有的東西都失去了它的金貴性,就連五分鐘都不配停歇。這或許反映了生活底層的邏輯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長輩囤積物品也是這種思維的反映,許多年輕人都曾慨歎,為什麼長輩什麼都舍不得扔掉,比如用完的茶葉盒、舊袋子等,甯願十幾年不用,也要堆在陽台或者櫃子裡。王小偉講述了自己回老家的經曆,他試圖對各種舊物拍照,将之留下。他有一對高中時買的石膏獅子,“石膏這種東西惰性非常強,既不發黴也不腐爛,但是歲月從它身上經過,還是有所腐蝕。石膏已經變得非常蓬松,整個表面布滿了細小的孔洞,輕輕一吹,獅子的眉眼就全部消失了,吓了我一跳,才知道時間其實還是蠻鋒利的。”

他還發現,門上挂着的手提袋看着好好的,但一摸就碎,變成粉末。還有20世紀七八十年代常見的洗臉架,曾經是無數家庭早晚洗漱的地方,但王小偉家裡這個已經瘸了腿,顔色也已變淡。

但反過來想,一個人的一生恰恰是由其用過的、正在使用的和從未使用但業已擁有的東西所構成,看着這些東西,似乎也就見到了故人。而且,“這些滿載過去的物件,其實是儲存在未來之中的。老人們經常說,這些東西不要扔,以後還能用得到。這提示了我,未來用不到的東西,就真的無處安放了。對老人來說,舊物實際上是不是将來用得到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将自己看成一個有未來的人。”

也就是說,在過往的社會,物品并不僅僅是物品,并沒有被單純工具化,而是寄托着人們對生活的了解和憧憬,是人們真正的夥伴。比如說起當年的自行車,許多人想到的場景是父親騎車帶着孩子,或者丈夫騎車妻子坐在後面,孩子坐在前面的車杠上,它意味着家庭的緊密連接配接。但到了今天,它已經失去了這種意涵,變成了相對純粹的代步工具。

同樣,當下的許多物品,對家庭并沒有密切的連接配接作用,反而起到了隔絕作用。比如手機和微信,看似讓人們的聯系更友善,但實際上隔絕了彼此。一家人坐在一起,各自玩手機的場面十分常見。

真正的簡單生活不是斷舍離

過往人們并沒有刻意追逐技術的迫切需求,他們更多需要的是“惜物”。正如書中所說:“在和父母有限的交流當中,我大概了解所謂‘現代生活’應該就約等于‘美好生活’。‘60後’小時候物質并不是特别充裕,他們所了解的現代生活曾經僅限于‘電燈電話,樓上樓下’。現在這些東西早已實作,但我觀察到他們并沒有覺得生活特别美滿。現代生活的便利性所産生的幸福感,常常要通過憶苦思甜來實作。”

不可否認的是,許多老人始終活在過去的思維裡。書中提及中國人的着裝演變,從古早的量體裁衣,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喇叭褲,再到之後不分場合任意穿着的西裝,直至今日的年輕人無比注重着裝搭配。如果說年輕人的着裝追求的是“美”或者“特别”,那麼老人眼中的着裝就被賦予了更多意義,書中寫道:“在老人眼裡,一種衣服對應一個現實:列甯裝對應的是轟轟烈烈的世界革命,西裝對應中國大踏步地融入世界”,但在年輕人的世界裡,“穿上《海賊王》中的服飾就很麻煩,我們明确知道這種服裝所對應的現實是虛拟的,不是當下發生的,服裝和現實比對不上。在老一輩人眼中,這通常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現。”

王小偉總結道,這可能是老人的一種驕橫偏見,“老人接受了一種生活的慣性,認為現實是别人設定的,自己穿好設定場景的皮膚就行。青年人的主體性更加自覺,想要自己設定現實。說cosplay僅僅是出于好奇和審美的趣味是不準确的,它或許表現了年輕人對當下現實的不屑和對抗,也展示出他們對平行現實的想象和生産能力。”

飲食同樣如此,當下許多城市老人的飲食習慣已經相當健康,對粗糧的攝入量相當高,口味也很清淡,但内心對肥肉等食品還是相當饞。這是因為在他們的成長時期,吃肥肉曾經是一種奢侈。這一情結并非中國人獨有,早期歐洲移民在北美大陸打野牛,肉瘦的一概扔掉,專揀肥牛吃。至于愛吃瘦肉,其實是食物充裕下的挑食症。

書中寫道,“老一輩人很願意和年輕人分享饑餓記憶。‘極端饑餓’富有超越性,其實沒辦法直言傳達,主要還是要用心體會。據說肚子剛開始餓起來,人會焦躁,到處找吃的;再餓下去,人的生命感會下降,精神凝滞闆結,人會變得像植物,逆來順受;再繼續餓着,人将患上浮腫病,很快就會倒斃。困難時期,河南、安徽有些村的情況很嚴重,挨餓的主要是農民,而城裡人配有口糧,尚能果腹。農民挨餓的情況不算新鮮,天旱地澇就可能歉收,但導緻饑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配置設定。”

包産到戶之後,饑餓問題得到解決,農民也能吃飽飯了。但正如書中所言,“饑餓的影響不會馬上消除,饑餓是一種慢性病,它對人的影響是持續的。”

這種物質匮乏時期對一切的“珍視”,往往被人們視為“對生活的熱愛”,但這很大程度上是錯覺。同樣是錯覺的,或許還有走紅的“斷舍離”。

說到“人不為物所累”,許多人都會想到斷舍離,認為隻要去除多餘物品,就能讓人生幸福。但《日常的深處》顯然不接受這種斷舍離的生活,王小偉認為,如果一個房子裡空空如也,隻有幾樣東西,那它并不适合生活。物質的斷舍離未必會帶來内心甯靜,它也許隻是在刻意拒絕生活。

真正的生活理應充滿活力,需要以各種物件來裝點。就像那些描繪家庭溫馨的照片,總不會離開陽光灑入的廚房,還有那些瓶瓶罐罐。

是以,現代人的為物所累,本質上是對物品不夠珍惜,僅僅将之視為用完即棄的商品。是以,要想不為物所累,最需要做的不是扔掉東西,而是恢複自身與物品之間的關系,“不是簡單地用一個東西去實作一個功能,我們是在與物‘交往’。”

是以,“懷舊的真正價值在于提示我們,手機以及其背後的現代化承諾,還不夠讓我們獲得持久的幸福”,同時“人生路越走越辛苦,跟成年人狹窄的生活态度有關”。

書中揭示了一個許多人原本明白卻在内卷中刻意忽視的道理:“主流的叙事告訴你,費勁、辛勞地學習陌生的知識,是為了有朝一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這個叙事裡面悄悄嵌人了一個價值序列,它否定當下生活的合法性。對農村的小孩來講,努力學習是為了跳出農門,這就把自己鄉土性的生活排在價值序列中的最底端……這個社會裡的所有人都感覺到缺乏和不足,無法接受自己的平凡和松弛。這看起來令人振奮,但文質彬彬的叙事中藏匿着系統性的暴力,意圖消滅一切非現代的生活方式。”

但事實上,人類所追求的意義感和充實感,并不基于科技的進步,也不源于物質的豐盛,而是來自于日常的深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