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訪老鴉山戰鬥遺址

作者:天眼新聞
尋訪老鴉山戰鬥遺址

重上老鴉山

如果說拯救危局的遵義會議是一面旗幟,那麼遵義戰役則是這面旗幟鮮紅的旗語和出彩的華章,書寫了長征史詩勝利詩篇的序章。

遵義戰役的主戰場紅花岡和老鴉山是遵義城南的天然屏障,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續遵義附志》載:“自鹹豐甲寅以後,皆易作營壘,駐要兵,旌旗卷舒,畫角嗚咽”。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石達開部,據守此地,鉗制清兵。紅花岡、老鴉山、碧雲峰一線突兀,山勢陡峭,在老城西南方向弧形綿延數10公裡,與峰巒相連的插旗山、府後山及城北隔着一條湘江的鳳凰山、小龍山,群峰環繞共同拱衛着遵義府城。今年清明節後,應故友邀約,我又一次登上紅花岡、老鴉山,參加了“重走長征路”的紅色尋訪活動。微風習習,陽光透過松柏茂密的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踩着滿地綠黃柔滑的松針前行,我們一行人在滿目蒼翠蔥茏中,一路穿越時光,追思懷遠,尋訪紅軍戰鬥的遺址遺迹。

“老鴉山代言人”

這次帶領我們重走長征路,尋訪紅軍戰鬥遺址的是被中國軍網《國防教育》稱為“老鴉山代言人”的曹旭。六十三歲的曹旭,敦實精幹,退休後成為遵義市曆史研究會和遵義長征學會會員。他多次自願接待來老鴉山、紅花岡戰鬥遺址開展黨史學習的省内外考察機關和旅遊團隊,幾十次風雨無阻重走紅花岡、老鴉山戰鬥遺址。這些年,他樂此不疲地查找資料、野外調查、走訪百姓、撰寫文章、現場講述、專題宣講,對紅軍長征遵義戰役的故事了然于胸。他随身的黑布背包裡有三件寶貝:一根伸縮自如的登山拐杖,一張“重走長征路”紅花岡·老鴉山體驗行示意圖,一幅鐘偉劍烈士畫像,這是他傳播紅色故事的必備品。他的講解有血有肉,鮮活生動,讓遵義戰役的每一處紅色遺存遺迹的故事,活靈活現于每一位憑吊考察者心中。

當年鏖戰急

翻過海拔1002米的紅花岡,我們抵達蘭家堡垭口,稍事休息準備攀登海拔1053米的老鴉山。休息的間隙,曹旭從背包裡熟練地打開紅花岡·老鴉山體驗行示意圖,登山拐杖瞬間變成解說的教鞭,又一次開始了繪聲繪色的宣講。發生在腳下戰壕掩體的那場紅花岡和老鴉山戰鬥場景,又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1935年2月18日和19日,中央紅軍二渡赤水,奔襲婁山關,乘勝再次攻占遵義城。2月28日清晨,紅三軍團立即在遵義老城沿西向南延伸的紅花岡、老鴉山、碧雲峰、插旗山一線制高點構築防禦工事……經過殊死争奪,紅軍守住了紅花岡和老鴉山陣地,為遵義戰役勝利赢得了轉機。遵義戰役是長征以來紅軍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打擊了敵人的嚣張氣焰,提振了紅軍的士氣,扭轉了長征以來中央紅軍在軍事上被動的局面。

追光向前行

每年清明節後,天氣開始轉暖。在紅花岡和老鴉山當年紅軍戰鬥的地方,時不時總能看到在紅旗引領下,三五成群追尋紅色足迹的隊伍,穿行于峰起巒伏的山路上。這些充滿儀式感的長征文化活動,帶給參與者身體身心雙重體驗,敬畏之心,景仰之情,潛移默化,觸景難忘。我們這次“重走長征路”的路程不長,但山路逶迤崎岖,幾乎都是在山脊林間穿行跋涉,體驗感十足。從東面的紅花岡山腳,經老鴉山至西面的碧雲峰三公裡長的山路上,特别是在紅花岡和老鴉山峰頂一帶的山脊上,至今還依稀可見深淺不一、溝壑交錯的戰壕、交通壕和人工掩體,還有一個明顯的前沿指揮部掩體和一個機槍陣地掩體。老鴉山戰鬥彈孔遺址,主要分布在上山步道外側裸露的岩石處,彈孔圓形呈不規則分布,尺寸約5mm,徑深約1cm。在走出老鴉山的下山步道旁,一處松針灌木掩映的半山腰處,還清晰可見兩塊敵機機槍俯射留下的彈孔石。近年來,有很多老紅軍的後輩,來遵義考察父輩浴血戰鬥過的地方。

2018年8月,紅三軍團紅十團團長張宗遜之子張新俠及随行軍事專家,在老鴉山紅軍戰鬥遺址意外發現了這樣一塊彈孔石。他們根據彈孔痕迹結合史實分析,這就是老鴉山戰鬥留下來的。在這一塊石頭上,就有18個彈孔,可見當年戰況的激烈。

紅情綠意深

在老鴉山出口處的土地壩觀音寺旁,有一座青石砌築的紅軍墳特别醒目。長眠于此的是一位受傷掉隊路過觀音寺時犧牲的無名紅軍戰士。當年附近的村民劉明喜、李文仲發現後,就地撿石塊掩埋了烈士。天長日久,當地民間形成一種習俗:凡有香客遊人上廟燒香,都會撿拾一塊石頭堆放烈士墳頭,以此特殊方式祭奠英烈。2020年8月,由附近村民和各行各業人士組成的老鴉山戰鬥遺址義工協會,自籌資金修繕了這座紅軍墳。

當年紅軍鏖戰地紅花崗、老鴉山,隔着一條湘江與小龍山遙遙相望。現在小龍山被稱為紅軍山。1953年,遵義市确定在小龍山上修建紅軍烈士陵園,将當年在遵義戰役期間戰場遺址找到的77位烈士遺骸陸續集中遷至山上,其中有16位無名烈士遺骸是在紅花岡、老鴉山戰場遺址找到的,現存放于烈士陵園的“青松堂”。而在老鴉山和紅花岡戰鬥中犧牲的大多數烈士的遺骸已無法找到。

作為遵義老城的天然屏障,紅花岡、老鴉山、碧雲峰、插旗山一線山峰,1949年後,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實施封山育林和生态環境修複工程,現在已成為遵義城市的綠肺氧吧。登上紅花岡和老鴉山,俯瞰城郭,追思忠魂,花言樹語,青山作證,不由使人想起毛澤東主席“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的詩句。

一座古城的榮光是誰的榮光,長空雁叫詩意蒼茫;一座古城的色彩是什麼色彩,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紅色的思想,在這裡血脈長傳,靜水流深;紅色的光影,從這裡濃彩重抹,鋪陳河山。所有勝利的跋涉,都粘連着紅色的泥土;所有和平的願景,都充溢着綠色的情懷,紅情綠意已成為這座英雄城市最亮麗的底色。花信傳紅,青山隐隐埋忠骨;水流傳奇,草色幽幽綠無涯。紅花岡、老鴉山這裡風景獨好!

文/韓中州

編輯/邱奕

二審/姚曼

三審/黃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