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中:“跨村聯建”聚合力,鄉村振興“加速跑”

作者:舜網
市中:“跨村聯建”聚合力,鄉村振興“加速跑”

成立全區首個“跨村聯建”示範試點——玉符泉源聯合黨委、成立“1+3+N”黨建聯合體、成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

近年來,市中區深入推行“跨村聯建”,聚焦破解村莊規模小、資源散、實力弱等問題,強化組織引領、提振産業質效、做優基層治理,推動村黨組織由“單一作戰”向“抱團發展”轉變,全面建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關聯共赢的鄉村振興發展格局。

組織聯建,凝聚“最大合力”

“聯合黨委的組建,讓5個村全部實作了‘一肩挑’,班子平均年齡45歲以下,‘示範村’占比一半以上……班子有能力、有幹勁、講團結!”玉符泉源聯合黨委書記李光麥告訴記者,最重要的是解決了部分村班子的内耗問題。

初夏的玉符河畔清水潺潺、白鹭紛飛,青山秀水之間坐落着全區首個“跨村聯建”的示範試點——玉符泉源聯合黨委,這是市中區“試水”村黨組織融合發展的成功案例,也悄然開啟了黨家街道西東、土屋、相家、寨而頭、宅科等5個村的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市中區聚焦“跨村聯建”實施“紅色堡壘”工程,結合村情實際劃分片區成立黨建聯合體,通過組織聯建重塑鄉村治理版圖,實作抱團發展。按照“地域相近、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原則,以5公裡為服務半徑,每2-6個村為單元,用3年時間将全區77個村聯建為13個黨建聯合體,推動村黨組織由“分散運作”向“融合共進”轉變。同時,建構“街道-聯合黨委-村黨組織”三級架構,每周一次碰頭會、每月一次片區“兩委”會,以共同坐下來謀事、靜下來商事、動起來幹事,推動聯建村“握指成拳”。

為了讓聯合黨委“跨”起來有奔頭、“聯”起來有勁頭,市中區釋出“硬舉措”提質增效。設立大比武“擂台賽”,圍繞基層治理、集體增收自下而上打擂;打造“實踐課堂”等村幹部賦能平台,推動以練強功、以幹思進;建立黨員大會聯開、主題黨日聯過,推動優勢互補,賦能蓄勢加快鄉村全面振興。

治理聯抓,實作“雙向奔赴”

位于玉符河北部的十六裡河街道石崮、瓦峪、石匣等3個村聯合周邊企業成立的“1+3+N”黨建聯合體,則呈現了“跨村聯建”的另一種形态。

“城市化程序加快,村莊治理也存在很多看不見的藩籬,村莊、村企之間存在着‘三不管地帶’,治理空白、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這些都需要通過‘跨村聯建’破題解決。”駐石崮溝村第一書記鄧延明表示。

為了實作群衆有感、治理增效,十六裡河街道依托大石崮森林公園旅遊資源,輻射石崮、瓦峪、石匣等3個村和周邊龍頭企業建立黨建聯合體,實施“龍頭企業+村黨支部+合作社”模式,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發展,實作互利共赢。聯合黨委舉辦“四季村晚”進駐景區演出50餘場,以“流量密碼”引來上萬遊客,幫助流轉土地打造景區“便民停車場”,化解景區交通擁堵難題、增加集體收入;企業為村莊修建道路、增加配套設施、提供村民就業教育訓練及崗位,盤活村民閑置宅基地打造鄉村民宿,以群衆看得見、摸得着、有觸動的工作成果形成了最有溫度的聯模組化式。

為真正讓聯合黨委規範運作,市中區規範運作機制,捆綁實施服務聯辦、治理關聯、品牌聯創,讓村民享受聯建紅利。聯合黨委統一規劃聯建村的發展建設、基礎配套、公共設施,打造綜合服務平台,為聯建村群衆提供統一便民服務;挖掘“玉水原鄉”“四季村晚”等亮點品牌,成立沖突糾紛調解中心,400餘名黨員組建20餘支黨員志願服務隊,關聯開展環境整治、沖突化解,推動鄉村治理更加和諧。

産業聯興,“一個都不落下”

市中區将推進村莊“共富”作為開展“跨村聯建”的關鍵,合力發展優勢産業,帶動集體和群衆“雙增收”。從陡溝街道成立的“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黨建聯合體,便可管窺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的路徑。

“我們以特色産業為媒豐富聯營形式,發揮黨組織牽頭的組織優勢、村集體聯合的資源優勢,制定聯産共建工作指引,引導聯建村建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培植大廟普羅旺斯蕃茄、新平果蔬大棚、小莊采摘研學等聯産項目,全面激活集體經濟發展的‘一池水’。”陡溝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紀雲鶴介紹。黨建聯合體成立後,街道采取“強村+弱村、富村+窮村、大村+小村”的方式結對共建,組團對接優質項目,推動集體經濟“聯創聯增聯帶”。2023年,陡溝街道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村占比70%,百萬元以上村占比43%。

借助“萬人下鄉、千村提升”工程東風,市中區以黨建聚合推動産業聯盟,把抓黨建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催生形成了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五種模式”。整合各級各領域資金捆綁投入集體經濟薄弱村,實施食用菌工廠化養殖、特色民宿改造、電商直播等連片項目,引入資金1100萬元,推動社會資本與集體經濟組織聯營合作。緊抓人才回引,建立校地合作、人才常态回引機制,吸引大學院校、科研院所資金、項目、人才、技術走進鄉村,先後回引40餘名在外能人到村任職創業,68名創業緻富能手、企業家進入村級後備人才庫。

如今,市中區正融合打造“跨村聯建”更新版,整合打造“一街一線”精品文旅路線,輻射帶動村民發展民宿、水果采摘、非遺手工等特色産業,實作關聯發展、合力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