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志願急救人員講述救護第一線上的生死和愛

作者:第一讀者

第一急救員指的是接受過教育訓練并在緊急情況下首先到達現場施行基本救治的人,如救護員、警察、消防隊員等。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第一急救員對于被救護的人來說是何等重要的存在。也許在被救護的人眼中,第一急救員真的就是擋在死亡面前的天使!珍妮弗·墨菲是美國布魯克林公園坡志願救護隊的一名志願急救人員,中譯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生死手記:第一急救員自述》真實記錄了她在救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人和各種事,她的經曆中有快樂,也有心酸,有感動,也有悲傷。

志願急救人員講述救護第一線上的生死和愛

生命對人類來說,是十分寶貴又脆弱的東西。人生隻有一次,對每個人來說都彌足珍貴。那些在生與死之間奮鬥、奉獻的急救員,正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最值得尊敬的人。當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車禍,當有人因疾病或意外陷入昏迷,當老人在家中不省人事,第一急救員就是他們的生命線。他們是那些在生與死之間穿梭的人,面對各種危險和不确定性,他們義無反顧地沖在最前線。珍妮弗·墨菲正是其中的一員。

珍妮弗·墨菲先後獲得了雪城大學文學學士學位、芝加哥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和紐約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其作品曾出版于《密西西比評論》《憤怒之樹》《福布斯》和《紐約郵報》等衆多文學期刊和選集。她是布魯克林公園坡志願救護隊的一名志願急救人員,義務運送患者。除了第一急救員的工作外,她還從事調查員和危機顧問的工作。

有趣、溫馨、鼓舞人心、令人心酸,《生死手記:第一急救員自述》這部真實的回憶錄描述了作者珍妮弗·墨菲成為第一急救員後不可思議的生命旅程。對于珍妮弗和她的同伴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使命,她将把讀者帶入一個充滿危機、急救、悲傷、不确定性和黑色幽默的緊張世界。

志願急救人員講述救護第一線上的生死和愛

通過珍妮弗·墨菲的叙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第一急救員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事實上,許多院前急救領域的從業人員都自身經曆過創傷和家庭危機。當有人瀕臨死亡或受傷,第一急救員總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常常面臨傳染病、暴力甚至死亡的威脅。他們的工作并不隻是簡單地救助傷者,更是要在第一時間穩定情況,給予傷者最大的生存機會。他們的工作充滿着不确定性,有時即使付出了全部的努力,也不能挽回一條生命。但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堅守崗位,因為他們知道,對于那些陷入危難的人來說,他們是唯一的希望。

作為第一急救員,珍妮弗·墨菲常常會遭遇意想不到的情況:“幾分鐘後,一個戴着下垂的肮髒頸托、衣衫褴褛的流浪漢站在街道中間與我對視。然後,他緩步朝救護車走來,我知道,他想和我聊天。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當我們坐在救護車上時,不斷有人走到我們身邊,問我們要東西。你們有阿司匹林嗎?有,但隻在你心肌梗死或心髒病發作時才有。如果隻是頭痛,那我們就沒有阿司匹林。你們有水嗎?有的,如果是夏天,你中暑了,我們的救護車是常備瓶裝水的。但若是你剛中槍,流了一升血,乞求我們給你水,那我們就沒有水。因為口渴是一個不好的信号,意味着你即将死去。你以為你需要水,但你需要的是止血帶、輸血和外科醫生。随着那個流浪漢越走越近,我確定門是鎖着的。尼娜經常取笑我,因為每當人們經過我們的救護車時,如果車門沒有上鎖,我就會立刻鎖上門,盡管它們永遠都不應該上鎖。救護車上的鎖會發出響亮的咔嗒聲,是以有時路人聽到我突然鎖門,就會很生氣地看着我們。我之是以鎖門是因為我想到了亞迪拉·阿羅約——布朗克斯區的一名消防局急救員,她被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從她的救護車上拖下來,并被救護車拖拽、碾壓緻死。是以,每當有人走近救護車問我們問題時,這就是我作為第一急救員想到的一切。如果有人走上前來與我交流,我會把車窗搖下一英寸。如果你想和我或者我的搭檔說話,你隻能對着這一英寸說。不管有沒有疫情,我們在街上總是很脆弱,在這個針對急救員的暴力不斷的世界中,受傷和遭受悲劇是家常便飯。”

志願急救人員講述救護第一線上的生死和愛

本書追蹤了珍妮弗·墨菲作為第一急救員的非凡生活。墨菲是一個道德感十足、慷慨且有魅力、有時也愛自作聰明的普通女孩,正在學習成為第一急救員的她正面撞上了一場紐約市的醫療創傷海嘯。她開啟了一場令人眼花缭亂的旅程,在充斥着犧牲、憤怒與瘋狂的暗色中,我們也瞥見了一抹動人的光亮,那就是同他人共患難、無私勇敢的大愛情懷。“‘我的機車在哪裡?’病人還在問。腦震蕩病人會不斷重複自己的話。想要讓他們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就像用叉子喝湯一樣困難。”“我之前從沒見過這樣的自己,我從未有過訝不已,如此迅速的轉變:在短短幾個小時内,就從一個被恐懼操控的旁觀者,變成了一個在緊急事故中有用的參與者,變成一個能做點什麼、能幫助他人的人!失去的信心又回到了我的體内,給了我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在那場‘屠殺’之後,我的世界差不多也分崩離析了。我開始抽煙、喝酒、逃學。我的成績下降了,而在那之前我一直是個優等生、乖乖女。酒精給了我勇氣和發聲的動力,這是我迫切需要的,我需要用它們來對抗我的父親,因為我開始私下裡害怕他有一天會崩潰,然後奪走我的生命。我們不停地争吵。”“他看着我,用最溫柔、最親切的聲音對我說:‘每當你感到非常痛苦,并且身體無法處理這種痛苦時,你就應該恐慌。你的身體正在做它應該做的事,你需要去醫院。’聽到他如此說,我不禁淚如雨下,整個人如釋重負。我立馬就愛上了他。我愛他,因為他相信我、幫助我、療愈我,把我送去醫院,還一直陪在我身邊。他就是個天使,雖然是一個陌生人,但仍是個天使,一個陌生人天使。我想成為像他這樣的人。我從來沒有被我不認識的人如此關心過。”“他說我在街上能見識到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各種車禍和跳樓自殺的受傷場面。‘我曾見過這樣一個家夥,他從橋上跳下去,卻沒跳到水裡。一部分骨頭從身體裡出來了。我之前從沒見過這樣的場面。’這正是我最喜歡的枕邊談話。”“那麼,紐約消防員每天都在做什麼?這是我這輩子最喜歡的問題之一。他們很忙,卻不隻是因為救火。近年來,消防員響應的每五起突發事件中就有四起是醫療急救;每40次呼叫裡隻有1次是火災,隻占他們工作量的2.6%。”

志願急救人員講述救護第一線上的生死和愛

珍妮弗·墨菲為我們提供了一扇進入第一急救員世界的窗戶,記錄了他們經曆的悲傷與混亂。“‘你這是怎麼了?’我問。‘就是過了一個糟糕的夜晚,’他指着那間滿是護士和醫生的創傷室說,‘這人是我帶來的。’‘發生了什麼事?’‘有人跳樓,還是一個年輕的姑娘。她企圖自殺。’‘噢,天啊。那她成功了沒?’‘我不知道,我們已經盡力了,我們給她做了心肺複蘇。現在他們正在搶救她,但因為她是頭着地的,是以半邊臉都沒了。她沒了半張臉,這真是一個糟糕的夜晚。’‘那真是太可怕了,我很抱歉你必須目睹那一幕。這是你處理的第一個跳樓自殺者嗎?’‘我嗎?不是。我見過被砍頭的人、死掉的孩子,還在地鐵見過被砍成兩半的人。這些我都見過。’‘明白了。好吧,我還是為你感到難過。’”“‘我得給你提個醒,’我說,‘上次參加這個活動輪班,我們幹坐了8小時都沒接到任務。但就在輪班結束前5分鐘,我們收到了有人受傷的任務。’盧娜踢了一下儀表盤。‘别烏鴉嘴!我真不敢相信你剛才竟然說了那樣的話!看來又要發生了!’第一急救員都很迷信。我們在生與死的王國,在愛爾蘭人稱為‘纖薄之地’(現實和永恒之間的分界線消失)的地方工作。如果你說今晚很安靜,你很快就會被一大堆任務淹沒;如果你說上次你開車經過那條街時,有個孩子被車撞了,那1小時後你就會處理同一街區孩子被車撞的呼叫。是以,當輪班結束前5分鐘我們收到有人受傷的任務時,你可以想象出盧娜對我的憤怒。哈哈。‘這都怪你!’在我們把一位肩膀脫臼的女士送到醫院後,她對我大叫,‘你說上次發生了這種情況,現在我們也碰到了!’親愛的盧娜直到今天還會提起這件事。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總是能聽到這件事,還要為導緻輪班結束前5分鐘收到任務而不斷忏悔。”

志願急救人員講述救護第一線上的生死和愛

一個動人心弦、關于愛與戰鬥的故事,它平凡而可敬,大膽、誠實、有趣,也殘忍、暴躁、令人痛心。本書既是對第一急救員的贊頌,也是對他們所處世界的控訴。珍妮弗·墨菲接觸到了微小卻如史詩般的真相,她想要告訴我們,奔走于救援前線的第一急救員們自身也需要救援。墨菲的書寫能夠讓人想起瑪麗·卡爾、理查德·普萊斯、莎拉·沃威爾等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聲音,她把握住了當下的脈搏,這是最好的醫療題材街頭文學作品之一。讀完這本書,我們會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工作回憶錄,它更教會我們以強大的勇氣去對待生活和面對死亡。生命、死亡、愛,這是我們一生都要學會正确看待的議題,隻有我們有了正确的生死觀和夫妻的态度,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意義、有價值。正如珍妮弗·墨菲在序言中寫的那樣,“從你穿上制服的那一刻起,人們就忘了你也隻是個普通人。他們會把你當成英雄,賦予你可能具備或不具備的超人品質:無所畏懼、無所無能,堅忍不拔”。(讀者報全媒體記者 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