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信讀書,深夜上線AI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之前的微信閱讀就更新了一個圖書翻譯的功能,讓直接閱讀原版書籍成為可能。現在又深夜更新了AI+閱讀+公衆号文章,效果更炸裂。這個AI問書功能有哪些想象空間?我們來看看作者的解讀。
微信讀書,深夜上線AI

你平時用電子書閱讀嗎?

我覺得,大部分人和我相似,看到同行、大咖推薦好書,趕緊去自己熟悉的平台找一找有沒有電子版,找到後,要麼下載下傳下來,要麼,加到書架中,回頭再看。

但說實話,我們真有空完整看完一本書嗎?機率很小。

即便抽空閱讀,面對一本厚厚的電子書,也要花很久時間,而且,書裡内容不全是幹貨,有時還要花時間去篩選資訊。

那該怎麼辦呢?我說過,以前會用:搜讀法。

舉個例子:

假設我要深入了解一個問題,比如「消費者的不确定性感受」。首先,我會先把問題記下來,有空時,打開電腦,用搜尋引擎輸入關鍵詞,就能看到諸多相關内容的研究。

可是,當我還想知道關于消費者心理的概念、哪些頂尖學者之前研究過?學者之間是否存在共識?該去哪裡找呢?

這時,我會用微信讀書,搜尋框裡輸入「消費心理」,系統就會顯示包括這個主題的多本書,指出哪部分章節、段落、句子中提到。

這就是搜讀。搜讀對做研究的人,很管用。但是,這麼做有一個問題:微信讀書依然會呈現很多内容,也要花時間去篩選。有沒有更快的方法解決呢?當然。

昨天,微信讀書悄悄更新,上新一個新功能:AI問書。

一、什麼是AI問書?

簡答地說:微信讀書加了一個AI搜尋助手,助手可以在海量書籍中,找到你要的答案;你隻要提出問題,或輸入搜尋内容,它自動給你回複。

一個月前,曾經灰階測試過該功能,身邊朋友有拿到過體驗,還以為不了了之了,沒想到這兩天上線了。目前PC端暫時還沒上線,手機端想體驗的話,把微信讀書版本更新到8.2.0即可。

想用微信讀書AI問書該怎麼做呢?它到底有什麼用?别着急,我一個個說。

先記住兩個思維:

針對前者,首先,打開微信讀書APP,找到你想看的書,例如《窮查理寶典》,然後,點進去閱讀,左邊目錄旁邊,多了一個AI大綱,輕松一點,它會把本書基于大綱下,所有劃線較多、幹貨部分幫你整理好。

我測試了一下,不是特别完美,但對于快速想閱讀一本書還是挺有幫助的。

如果想看哪段,直接點選跳轉即可,在閱讀時,若碰到一些不同的詞,或者複雜的概念,隻要長按該詞或句子,系統會彈出一個菜單。你在菜單裡選擇「AI問書」,AI會迅速給你系統詳細的分析和解釋。

微信讀書,深夜上線AI

(一:長按詞彙,菜單彈出AI問書)

我覺得,這個功能和飛書的企業百科很像,蠻實用。

你知道嗎?

以前,看書時遇到不懂的名詞、概念,會去百度、頭條搜一搜。每次都得切換螢幕。有時候,搜尋過程中,看到其他有趣的内容,很容易分心。

現在,直接在微信讀書裡解決該問題,有什麼不懂的,長按一搜,就能得到答案。

當得到答案後,想更深入了解某個問題,隻需點選連結,就能直接跳到相關書籍的具體内容頁,友善我進一步探索和學習知識。

友善很多,這個功能一箭三雕。一,保證我的心流時刻;二,給出準确答案;三,在生态内連結其他書籍。這就是書本驅動,簡單講,以一本書為中心,用AI問書。

二、那麼,問題驅動怎麼做呢?

字面意思想必你已經明白了。即:帶着問題去找答案。

更新完後的微信讀書APP,預設沒有「AI問書」的按鈕,不過,别着急,你隻需按照正常搜尋方式提問即可。

比如說:

我現在想弄明白「鏡中我效應」什麼意思?想知道它的定義、發展曆史,還有哪些心理學家曾經提出、讨論過,該怎麼辦呢?

我隻要打開搜尋框,輸入「鏡中我效應」這個關鍵詞。頁面右邊會出現一個「AI問書」的按鈕。點選一下,關于概念的定義、它的影響、局限性等資訊就都會被羅列出來。

微信讀書,深夜上線AI

(二:搜尋框輸入關鍵詞,菜單欄出現AI問書)

最棒的是,這些答案不僅準确,友善極了。

是不是很神奇?它還能自動引出一些問題,激發創新思維,這些問題是AI出的,能幫我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這個功能的設計好像受到《如何閱讀一本書》裡“主題閱讀”的啟發,但它用更聰明的方法來實作,不僅是局限在一本書上,而是,可以快速把微信讀書裡所有相關的書的内容都彙總起來。

當遇到複雜或多樣的主題時,不用自己一頁一頁翻書查了,AI問書幫你做好了,直接跳到相關章節,使得探索主題變得既輕松又高效。

是以,我在閱讀中遇到的任何疑問都能立刻得到解答,這極大地提升了我的閱讀連貫性和深度。這就是,問題驅動的方法,帶着問題去用AI,真的很有幫助。

很多人不知道,微信讀書可以浏覽文章,對感興趣内容隻需要做到移入、移出書架就好了。

還有一個「馊主意」:昨天我測試了,把電腦上的檔案、喜歡的公衆号,通過PC端上傳到微信讀書裡,也用AI問書,它也能實作。

該主意可謂王炸組合,你想象看,如果我把所有關于某類研究的文章批量導入後,AI一下,會得到什麼結果?是不是很驚人?

是以,不管「書本驅動」還是「問題驅動」,它的功能有三個:

掌握核心,能輕車熟路的運用它,可以想想,它能為你帶來些什麼?你在哪些場景下,會用到?

當我們得到一項新功能,總有好處也有不足。我覺得,這個不足可以用一個詞來描述:靈活的閹割版。你可能會問,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形容?還靈活還閹割?

是的。

一方面,我帶着問題搜尋時,雖然AI問書能自動推薦一些光管問題給我,但這些問題,我不能自己設定,這就讓我感覺有這個功能,卻不能按我的需要來調整,就像,被削減了一部分。

另一方,成也生态敗也生态,微信讀書内容,具備版權意識,它隻能根據我選的詞來搜尋推薦答案,不在微信讀書裡面的,自然給不了。

比如:

我輸入什麼是坎甯安定律(Cunningham’s Law)?它卻顯示沒有相關答案。而且,對一些更複雜、抽象的問題,給出的答案也不夠好。

是以,内容、搜尋都有一定限制。有時候,系統自動生成的追問問題,也不太符合我的需要

微信讀書,深夜上線AI

我相信,技術會越來越完善,微信團隊也會努力改善,保持功能優勢同時,添加更多個性化設定,讓AI問書變得更加靈活多樣。

雖然AI問書還有些地方需要改進,但毫無疑問,它是一個革命性的新功能,像得到、秘塔AI等平台已經嘗試過類似功能,但微信因為有海量的内容資源,是以,能帶來更大的影響,絕對可以用小動作、大變量來形容。

你知道AI問書背後用的什麼技術嗎?

它依靠一個叫做“RAG”(檢索增強生成)的技術,這個技術是騰訊混元助手大模型的一部分。聽起來很高科技,對吧?了解起來也不難。

檢索,顧名思義,搜尋的意思,就像我們在網上查東西一樣;增強,意味着,不隻是簡單搜尋,還會加上更多的智能;生成,根據搜尋到的資訊,給出想要的答案。

網際網路上,資訊多得像星星一樣多,RAG技術像一個超級聰明的圖書管理者。比如:幫你過濾掉虛假資訊、過時資訊、使用非權威來源的内容等,讓你看到的每一條都是靠譜的。

除此外,RAG還有一個好處,叫:追溯能力。

它不僅可以保持目前的資訊,還能直接連結到最新的資訊源。比如,當你想知道最新的研究或新聞時,它能立即提供,讓回答更有說服力,也更實用。

這種技術,讓語言模型不孤立。它們能夠和龐大的知識庫緊密結合,提供更準确、流暢和内容豐富的回答,無論是回答專業問題,還是完成專業的寫作任務,都能做得更好。

這就是,認知能力突破。

說的通俗一點,想象一個人,以前學習隻看書,現在不僅能看書,還能在網上查找,還能篩書,邊學邊查邊消化,難道不是認知大更新嗎?這就是RAG技術的突破。

好了,說的有點多。

不過,就微信讀書「AI問書」功能,值得體驗。AI時代,會提問比會解題更重要,提出問題,可以激發思維,挑戰現有的認知、觀點,不斷提高思維能力。

過程中,也鍛煉了分析問題的本質、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技能,可能是人類進步、發展的關鍵。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衆号:王智遠,暢銷書《複利思維》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網際網路學者,左手科技網際網路,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