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愛萍不想複出,葉帥登門講一事,張愛萍怒:這是胡鬧,我出來

作者:極速橘子2Nd

1974年,彪炳戰功的張愛萍将軍剛剛退役。這位前任副總參謀長功勳卓著,與葉劍英同屬一個軍閥門閥,向來關系融洽。誰知就在這一年,某一重大軍事工程突遭重創,葉帥親自前往京西飯店,力勸張愛萍出山複出。張愛萍視同路人,當即矢口拒絕。不料葉帥面有難色,竟講起一件驚心動魄的事。張愛萍聞言大怒,重拍桌案,激動之下脫口而出要求複出。葉帥見狀喜出望外。到底是何事如此觸動張愛萍将軍的愛國之心,讓他誓師再戰?難道與那重大軍事工程有什麼關聯?

一、老将榮歸

偉大的勝利需要偉大的犧牲和付出。抗日戰争時期,張愛萍親曆滄桑,屢建戰功。太原會戰中,他率領武裝力量迎擊日軍進犯,護衛中央紅色根據地,斬獲大捷。随後,他奉命遠征西北,浴血奮戰,先後參與了延安整風、鋤奸、綏遠等重大軍事行動,為黨的事業赢得寶貴時間。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愛萍繼續為國效力。北韓戰争爆發,他臨危不懼,親赴前線,指揮作戰。1953年停火後,他随即調任副總參謀長,肩負重任,緻力于國防現代化和武器裝備研發。在他的帶領下,大陸飛彈、航天等尖端武器取得長足進展。

然而戰火硝煙終将遠去,功勳老将也難免歲月蹉跎。上世紀60年代中期,張愛萍的舊傷複發,行動多有不便。他曾一度回鄉療養,但國家有事,他終難閑處。1971年林彪事件後,張愛萍奉召重返軍委,協助葉劍英從事國防和軍工建設。

張愛萍不想複出,葉帥登門講一事,張愛萍怒:這是胡鬧,我出來

到了1974年,年近古稀的張愛萍終于決定卸甲。一方面是他的健康狀況日漸每況愈下,另一方面則是經曆了幾十年戰火紛飛,他望平穩熟年。盡管軍委高層屢次上門勸說,張愛萍還是婉言謝絕,執意退休。

這位資深将領的決心如鋼鐵般堅定。當葉劍英親自登門時,張愛萍雖備受尊崇,仍是一如既往地直率回絕。多年風雨征途,他早已視死如歸,面對親朋好友前來挽留,也絕無動搖。

然而命運多舛,就在張愛萍打算隐居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國家重大事故,徹底改變了這位資深将領的想法。面對國家的危難,張愛萍再也無法袖手旁觀,慷慨就義的英雄本色使他重新拿起了戰鬥的大旗。

二、國之重器遇阻

上世紀70年代初,大陸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時期。為提升國力,實作國防現代化,黨中央将發展航天事業列為重中之重。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号"成功發射,拉開了大陸載人航天工程的序幕。此後,一系列尖端武器研發項目如火如荼,其中就包括傳回式衛星計劃。

傳回式衛星具有卓越的軍事和科研價值。它不僅可用于偵察和測繪,更可搭載核彈頭遠端精确打擊,是當時最先進的制導武器之一。然而,由于技術複雜程度之高,研發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張愛萍不想複出,葉帥登門講一事,張愛萍怒:這是胡鬧,我出來

1974年11月5日,大陸首枚傳回式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發射。按計劃,長征二号運載火箭将把衛星送入軌道,之後衛星将按預定航線運作,最終安全着陸大陸大陸地區。

這一時刻,全國上下無數軍民凝神屏氣,萬分關注。可就在發射前13秒,操作人員監測到故障,衛星上部分系統出現斷電,被迫中止發射。

經過5個小時的排查,技術人員認為故障已獲控制,便再次組織了發射。起飛初期,火箭飛行姿态一切正常。但僅僅6秒後,令人震驚的一幕突然上演——火箭竟出現了嚴重的俯仰擺動,控制系統難以維系平衡,最終不得不自毀!

就這樣,這枚備受矚目的傳回式衛星,在離開地面僅20秒後,就與運載火箭一同化為濃煙滾滾的火雲,墜落在酒泉的大地上。當天的失利,無疑給大陸航天事業蒙上了巨大的陰影,前景一度陷入迷霧。

接下來的幾周時間裡,專家組對這起意外展開了反複分析研判。初步判斷,失利的直接原因是控制系統中某根信号線在飛行過程中震斷,導緻失控。

然而,導緻信号線斷裂的根源則頗具諷刺意味——在火箭總裝前的檢查中,存在着嚴重的工序疏漏,未能及時發現裝置缺陷。如此重大的疏忽,在高精尖領域實在是無法容忍。

這起事故雖然隻是傳回式衛星計劃中的一次小小插曲,但其影響卻遠非一蹴而就。在壓力之下,大陸武器裝備的現代化程序不得不被迫放緩,甚至瀕臨中斷的危險......

張愛萍不想複出,葉帥登門講一事,張愛萍怒:這是胡鬧,我出來

三、英雄壯懷激昂

傳回式衛星發射失利的噩耗猶如當頭一棒,狠狠擊打在張愛萍這位資深老将的心坎上。作為國防科工事業的親曆者,他太清楚這項尖端武器對于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一旦落後于人,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就将岌岌可危。

就在張愛萍憤怒之際,葉劍英不請自來,竟是專程前來向他講述這起令人扼腕的事故經過。聽聞詳情,張愛萍的怒火更是熊熊燃燒——原來這起重大失利,竟然是由于一次不可思議的工序疏漏所緻!

"這般草率!我辛辛苦苦幾十年的心血,就這樣被白白糟踏了?"張愛萍義憤填膺,猛拍桌案,震得杯盤狼藉。作為親手締造國防科工體系的功勳老将,他是何等珍視這一事業!如今竟出現如此低級錯誤,他實在無法容忍。

面對張愛萍的怒斥,葉劍英并未還口,隻是沉默地注視着這位昔日戰友。其實他早已料到張愛萍會如此反應——幾十年生死與共的交情,他太了解這位樸實忠厚、坦蕩熱忱的老兵的脾氣了。

"你我同年同月生,也曾共赴國難。如今祖國的重器再陷瘼途,作為老朽,有什麼資格袖手旁觀?"葉劍英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已經開始就這起事故向總理彙報,并征求批複,允許你插手處理!"

聽到這話,張愛萍的憤怒頓時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熱忱和赤誠之心。他當即起身,昂然答允:"好!就讓我再為國效力一次!願為國鑄重器,揚我華夏雄風!"

張愛萍不想複出,葉帥登門講一事,張愛萍怒:這是胡鬧,我出來

事情就這樣在張愛萍的一聲豪氣幹雲之語中拂朝雲開,朗朗乾坤。回想起當年抗日戰争年代,他曾多次臨危不懼、 視死如歸;及至建國後,他又何嘗不是沖鋒在前、夙夜匪懈?如今重器遇阻、國運危殆,他怎能獨自逃避,置之不理?

是啊,張愛萍今年已屆古稀之年,傷殘腿疾更是常年舊疾重熏。但身為一名共産黨人、一名光榮的人民軍隊戰士,他沒有資格在關鍵時刻袖手旁觀。隻要有一口熱血在燃燒,他就無法聽憑祖國的重器夭折破損!

從這一刻起,張愛萍再次扛起了國之重器的重擔。那顆燃燒着愛國熱忱的赤子之心,化作一股疾風驟雨般的力量,把這位垂暮老者硬生生拽了回來,重新投身到火熱的國防科工事業的大潮之中。

四、重振國之重器

就這樣,張愛萍再一次挺身而出,重新扛起祖國的重擔。一個将近古稀之年、早已打算隐居的老将,竟以如此豪情壯志,重新披荊斬棘,撲下這滾滾烈火。

張愛萍首先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就地指揮,全面排查此次傳回式衛星發射失利的根源。經過艱難分析,他很快鎖定了當時存在的嚴重工序疏漏和品質缺陷。

接下來,他迅速組建起一支精銳專家團隊,着手從源頭上改革航天裝備的檢測體系。這支隊伍由張愛萍親自挑選,彙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人才,專業素質過硬,作風嚴謹務實,無一例外。

張愛萍不想複出,葉帥登門講一事,張愛萍怒:這是胡鬧,我出來

在他的高瞻遠矚和精明決策下,檢測體系進行了徹底的重塑和優化。從研發到測試,再到運輸發射,每一道工序都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範和品質标準,并設定了層層把關機制,確定萬無一失。

與此同時,張愛萍還對整個航天人才隊伍展開了一次全面深化的思想改造。他身作則,帶頭查擺在研發中存在的主觀教條和官僚作風,狠抓思想政治建設,力除了一切因循守舊、敷衍塞責的不良風氣。

在他的熏陶感召下,航天人才的政治覺悟和工作熱情空前高漲。剛強的革命意志和艱苦奮鬥精神被徹底重塑,全體從業人員無不發自肺腑地渴望為國家航天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與此相呼應,當時大批先進科研理念和技術手段被引入國内。包括嚴格的品質管理體系、精細的流程控制和各種檢測手段等等。張愛萍更是挺身而出,多次親自組織、布置實戰化演練,以確定各項新規範、新理念能夠落地生根。

在長達兩年的艱苦努力之後,張愛萍終于徹底扭轉了局面。1976年7月29日,大陸第二枚傳回式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未來幾天後還按計劃安全着陸。這标志着,曾一度陷入低谷的航天工程終于重新卓有成效。

對于時年已屆古稀的張愛萍而言,這一喜人成績無疑是莫大的鼓舞。從出馬挺身,到親力親為,再到振衰起頑,他用自己的畢生精力和決心,為國家航天事業開辟出了一條嶄新的康莊大道。

五、老将垂暮壯志猶存

張愛萍不想複出,葉帥登門講一事,張愛萍怒:這是胡鬧,我出來

傳回式衛星的成功發射,标志着張愛萍在垂暮之年完成了一個浩大的工程。這項重大成就不僅為他赢得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贊譽,更讓他重新燃起了為國效力的熱忱。

此後數年,盡管年事已高,張愛萍仍奮勇在國防科工的最前沿。他先後參與了天馬、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東方紅通信衛星等一系列尖端武器裝備的研制。不僅如此,他還将自己在航天領域摸索出的嚴格管理機制和品質控制理念逐漸推廣開去,為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然而,功高震主之年正在漸漸臨近。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張愛萍已是九旬高齡。雖然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他仍舊勤懇工作,隻要一有空閑,就會登門造訪各大軍工廠礦,了解國之重器的進展,為有識之士把把脈問診。

1983年3月,張愛萍最後一次挺身而出,出席了中共十二大。作為少數極少數的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之一,他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振臂呼籲祖國航天事業要矢志不渝、永争朝夕,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

"盡管我今年已是九十有七,但我對偉大事業的熱愛之心永不熄滅!"張愛萍話音铿锵有力,"隻要身體力行,我定當馳援祖國建設的大軍,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這是張愛萍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亮相。此後的幾年裡,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曾幾度住院治療。不過,他始終沒有放棄關注國家大事,總是千方百計打聽有關航天及國防現代化的動向。

直到1986年7月16日,張愛萍這位民族英雄才永遠離開了人世。在他的身後,是一幅幅恢弘氣慨的碩果累累: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遠地球軌道測試衛星;第一顆導航衛星也已經拉開了序幕;連同當年的傳回式衛星在内,大陸的太空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而這一切,正是由張愛萍及其同仁們孜孜以求、矢志不渝的結果。

是的,功勳卓著如張愛萍這樣的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們,就是靠着永不熄滅的理想信念和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赤膽忠心,才終于打造出了祖國的重器利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插上了翅膀。他們用自己的一生诠釋了什麼叫做'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