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為人知的納西鷹獵:抓到鷹先把眼皮縫起來,三天三夜不睡覺熬鷹

作者:阿強天天愛科普

導語

在中國雲南麗江地區,有一項獨特的馴鷹習俗,這項古老的鷹獵文化不僅獨具特色,而且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宋朝,數百年的時間裡,這項習俗一直傳承至今,從未中斷,如今仍可以在當地看到這一場面。

這項鷹獵文化真的是“活化石”。

當地人稱其為“獵鷹”,并以此為生,但據說這項馴鷹的習俗原本并不是雲南的,而是蒙古人将蒙古馴鷹的技術帶到中國大陸後,經過時間的推移,再加上蒙古人在當地的傳播,終于讓納西族人接觸到鷹獵文化。

雲南地區的納西族人收到鷹獵文化的啟發後,逐漸改良、繁榮,并在宋代時逐漸形成了一套納西馴鷹的技術,後來再慢慢融入到納西族的風俗習慣中,逐漸形成了今天納西族所特有的鷹獵文化。

一、納西族馴鷹的起源。

不為人知的納西鷹獵:抓到鷹先把眼皮縫起來,三天三夜不睡覺熬鷹

要說起納西族的鷹獵文化,就不得不說到納西族的“摒撇”,也就是将第二個和第十一個“殺”的意思,納西族人還習慣将左右從“娑”和“诶”中摒撇,由此來看,在古代,納西族人曾經和蒙古人一樣馴鷹的技術。

根據學者的一番調查,納西族的馴鷹技術不僅可能是從蒙古人的鷹獵文化傳入,同時還可能是納西族在古代和納西族祖先學習而來。

納西族的馴鷹技術同蒙古人的馴鷹技術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從飾物上可以看到蒙古文化和納西族馴鷹技術的痕迹,是以可以推測,納西族的馴鷹技術可能來自蒙古人。

但是納西族當地的人對于納西族的鷹獵文化有着自己獨到的看法,他們認為馴鷹技術來源于古老的納西族祖先,這個說法雖然來源于他們自己,但并不足以被推倒,是以此處并不予論述。

但目前,納西族當地的人們都認為納西族的鷹獵文化是由蒙古人帶入的,是以才讓納西族當地的鷹獵文化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自宋朝以來,納西族的鷹獵文化一直源源不斷地将傳統的鷹爪技術進行繁衍,并且逐漸形成鷹獵文化,一直影響到現在。

不為人知的納西鷹獵:抓到鷹先把眼皮縫起來,三天三夜不睡覺熬鷹

二、鷹獵的環節。

不為人知的納西鷹獵:抓到鷹先把眼皮縫起來,三天三夜不睡覺熬鷹

納西族的鷹獵文化包括捕鷹、馴鷹、馴犬、鷹獵和放生共五個環節。

首先是捕鷹環節,納西族鷹獵人要在森林裡或是山區尋找鷹的蹤迹,發現鷹的蹤迹後,就開始跟蹤鷹,在鷹沒有看見之前悄悄的将布袋扔到鷹身上,将鷹從空中捕捉下來,然後将鷹的眼睛縫起來。

這個過程中,縫上的布袋需要用紅線進行縫補,進而讓人們知道這隻鷹是誰家抓的。

而在縫補鷹的眼睛過程中,鷹獵人也需要對鷹進行探毛,以檢視鷹的毛色,因為不同的鷹有着不同的用途,是以要根據鷹的種類,對其“一瞅兩摸”。

接下來是馴鷹環節,納西族鷹獵人在捉到鷹後,會将鷹的腳綁在一根木棍上,并且将鷹的眼睛縫起來,同時還要将鷹的嘴巴閉合起來,然後給鷹進行喂食。

不為人知的納西鷹獵:抓到鷹先把眼皮縫起來,三天三夜不睡覺熬鷹

在給鷹喂食這一過程中,納西族鷹獵人會給鷹進行喂食,同時還要對鷹進行訓練,讓鷹習慣于聽從人的指令,是以在給鷹喂食的同時,還要和鷹進行溝通,解釋其可以得到食物的條件,進而讓鷹“習慣”于這樣的生活。

在“馴鷹”的過程中,鷹獵人還要對鷹進行飲水,同樣,他們會和鷹進行溝通,讓鷹知曉,隻有聽命才能得到飲水。

接下來就是鷹獵的環節,鷹獵人将鷹帶到鷹獵場所在的山頭上,然後讓鷹進行獵捕,但是在這個過程,人們會對獵人進行呐喊,進而吸引他們打獵,這樣人們才能夠進行打獵,但是鷹獵人也不能讓他們吸引鷹,是以這也是鷹獵人和鷹之間的較量。

此外,鷹獵人在放獵以後,還需要進行放生,即将放獵以後的鷹帶到自然環境中,将其放生,讓其在自然環境中繁衍生息。

三、三天三夜不睡覺熬鷹。

馴鷹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熬鷹,也就是将鷹的眼皮縫起來,然後觀察鷹在這種狀态下的生存習性,進而讓鷹逐漸習慣于這種環境。

但這項熬鷹的過程并不簡單,僅僅是将鷹的眼睛縫起來就可以了,當鷹的眼睛縫起來後,鷹獵人就要旁敲側擊的對鷹進行訓練,讓鷹逐漸習慣這種環境。

在納西族馴鷹的過程中,熬鷹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要想讓鷹真正的聽從人的指令,就需要讓鷹習慣聽從人的指令,是以在馴鷹的過程中,納西族鷹獵人對鷹進行了許多訓練。

在馴鷹的過程中,鷹獵人同樣需要用手與鷹進行溝通,讓鷹知曉,隻有聽從人的指令,他們才能夠得到食物,這也是為了讓鷹習慣于聽從人的指令。

在熬鷹這一過程中,鷹獵人需要熬上一段時間,這個時間段并不固定,有的鷹獵人需要熬上三天三夜,有的鷹獵人需要熬上一周的時間,是以熬鷹這一時間并不固定。

在熬鷹的過程中,鷹獵人需要全程看護鷹,不僅需要和鷹進行溝通,而且還要在夜晚給鷹進行喂食,同時還要對鷹進行喂水。

不為人知的納西鷹獵:抓到鷹先把眼皮縫起來,三天三夜不睡覺熬鷹

在熬鷹的這段時間裡,鷹獵人甚至拿着火把在白天對着鷹,進而讓鷹逐漸習慣“盲人”的生活,讓鷹逐漸習慣這種生活方式,隻有這樣,鷹獵人才能夠在以後的馴鷹過程中更加的順利。

通過這項熬鷹的過程,鷹獵人更能夠鍛煉出飼養鷹的耐心,進而讓鷹逐漸習慣于人類的生活,這樣在以後讓鷹進行獵殺的過程中,就能夠更順利的進行。

結語

如今納西族的鷹獵文化正在受到當地人的重視以及支援,同時國家也不斷的加強對保護傳承鷹獵文化這件事的力度上。

是以,納西族的鷹獵文化也被列入了非遺名錄中,并且在各地建立納西族鷹獵文化的保護傳承組織,進而讓納西族的鷹獵文化能夠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