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的名義》孫連城絕對是全劇的智商擔當,他早就看明白了一切

作者:孤狼說曆史

《人民的名義》中孫連城一直被視為懶政幹部,但細細分析,他其實早就看穿了局勢的嚴峻和自身的困境。孫連城不過是在權衡取舍中選擇了自保之路,這背後是否另有隐情?他真懂還是在利用性裝糊塗?

《人民的名義》孫連城絕對是全劇的智商擔當,他早就看明白了一切

一、家世顯赫孫連城并非等閑之輩

談起孫連城的根基,可謂是家世名門。自古以來,孫家就是江西境内響當當的大族,祖上曾有人高中選科,官運亨通,家資萬貫。直至今日,孫家雖已沒有了當年的巨室富足,但門楣上那古老的"孫"字,仍被蘇區人民肅然起敬。

那些年,孫連城的父親孫志剛就是孫家人中的駱駝,自幼酷愛讀書,殚精竭慮求學問。年少時,孫志剛就鬥志昂揚,志存高遠。不出家人所料,他最終以優異成績考中秀才,後更步入縣學深造,獲得了晚清最高學銜"國學生"頭銜。由是觀之,孫連城自小就浸淫在書香門第,可謂是受過深造的讀書人家的教育熏陶。

《人民的名義》孫連城絕對是全劇的智商擔當,他早就看明白了一切

長大後,孫連城便一反常态,放棄了讀書之路,而是毅然投身革命洪流。那是動蕩年代,每個知識分子都肩負着救亡啟蒙的使命。二十出頭的孫連城加入了共産黨,很快就小有成就,擔任了區長一職。那是年輕人最是鬥志昂揚的年紀,孫連城對于事業的憧憬也就源于此。時至今日,雖然在普通百姓眼裡,孫連城隻是個懶政幹部,但這位曾經叱咤風雲的青年才俊的本事卻并未就此銷聲匿迹。

二、早有先見孫連城洞見沙局高危

要說孫連城何時已看穿了一切的曾折,恐怕要從他首次和沙瑞金、高育良打交道開始說起。

那還要追溯到丁義珍出事的那段歲月。當年,丁義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引發了軒然大波。身為書記的李達康一時不知所措,隻得将紀委書記張樹立群組織部長孫連城雙雙召來商議對策。然而,張樹立也是糊裡糊塗,根本拿不出什麼高見。而孫連城卻異常機警,當即就指出了這背後另有黑手在暗中指使。

原來,早在最初的會面中,孫連城就已看出了高育良的野心和險惡用心。雖然當時高育良還沒有露出馬腳,可孫連城卻先人一步,洞見了這老狐狸打的如意算盤。從那時起,他就刻意對高育良保持距離,生怕被這老奸巨滑給牽連進去。

《人民的名義》孫連城絕對是全劇的智商擔當,他早就看明白了一切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孫連城的先見之明。高育良不單是個腐敗分子,更是丁義珍案背後的最大黑手。可惜卻無人相信孫連城的判斷,導緻沙瑞金的陰謀不胫而走,最終利用丁義珍這個導火索,點燃了整個大火。

不過,更令孫連城憂心的,其實是李達康。李達康對高育良的防範意識明顯不足,加之性格過于耿直,很容易上當受騙。比如在光明峰項目立項後,李達康硬是把總指揮的重任交給了孫連城。孫連城對此卻是深感顧慮,因為他實在看不清這項目的門道,隻怕不久之後又要栽在這個沙瑞金挖的坑裡。

果不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了孫連城的擔憂。當李達康再次把他召來,要求他重新拍賣之前那些不合規的項目時,孫連城幾乎瞬間就看穿了其中的陰謀。這分明是要把一個重大禍患往他身上扔!孫連城自然是斷然拒絕,哪怕遭到了李達康的數落,也絕不會輕易上這條鈎。

三、插科打诨孫連城暗藏心機

面對沙瑞金這股渾水,孫連城自有一套行事作風。他時而臨危不懼,時而遊移應對,時而則以調侃言辭掩飾内心真實想法。這種看似謙遜有禮、談笑自若的做派,恰恰暗藏着難以捉摸的心機。

《人民的名義》孫連城絕對是全劇的智商擔當,他早就看明白了一切

有一段插曲,或可印證孫連城的這種作風。那是在李達康召他到辦公室,責令他拍賣之前不合規的項目之時。當時的氣氛無疑是緊張的,可孫連城卻悠然自若,不露半分慌亂。他不但沒有如李達康所願去執行這荒謬的指令,反而以一種半開玩笑的口吻應對,借機闡明了自己的想法。

"憑什麼讓我去拍賣啊?我就是個區長,哪有那本事?"孫連城如是說道。看似無心的一句調侃,卻暗藏深意。區長自有區長的職責範疇,被要求去做這種違法勾當,豈不是自找麻煩?孫連城的這番話,無疑是在婉拒李達康的指令。

更有甚者,孫連城甚至還以諧谑的口吻追問道:"要是人家開價800萬,那可咋整?"從字面上看,這話有些無厘頭。但倘若将它解讀為孫連城暗指沙瑞金的腐敗分子,言外之意便是:要是他們肆無忌憚地炒作項目,那我們又能如何呢?

由此可見,孫連城決計不是什麼糊塗人。他的每一句看似無心的戲谑話語,往往都蘊含着深意。這種裝糊塗的做派,恰是他最大的僞裝和狡猾所在。一來可以掩人耳目,二來也能避免惹是生非,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

這種作風,實則也貫穿于孫連城應對其他事務的做派之中。就拿他對付陳岩石的方式來說...

《人民的名義》孫連城絕對是全劇的智商擔當,他早就看明白了一切

四、趨利避害孫連城權衡自保為上

既然孫連城早已洞悉了沙瑞金的陰謀,且對李達康的愚鈍也有據,那他為什麼還要做出種種視而不見、逃避責任的行為?其中的原因,無非是出于權衡自身利弊。

回溯往事,可見孫連城對大風廠案的處理态度就十分敷衍了事。雖然這樁争議曾引發了軒然大波,甚至嚴重到了需要區長親自過問的程度,但孫連城隻字未提,更别提出什麼實質性解決方案。面對陳岩石的質問,他也隻是搪塞了事,敷衍着讓對方另作安排。

乍一看,這種懶懶散散的作風似乎與孫連城的過人智慧很不相稱。但細細剖析,便可發現其中的苦心。孫連城之是以如此規避大風廠案,實則是在權衡一個問題:倘若自己真的着手處理此事,那禍患很可能會是以而加重,進而陷自己于不利地位。

畢竟,大風廠案的腐敗鍊條太長太深,牽扯的人太多。要想徹查此案,孫連城難免要動angelalion某些人的奶酪,進而給自己惹來災禍。與其如此,不如幹脆視而不見,避重就輕,把問題踢給他人,自己則置身事外。

《人民的名義》孫連城絕對是全劇的智商擔當,他早就看明白了一切

這樣的權衡思路,同樣也展現在孫連城對付信訪視窗的做法上。當時的情況是,陳岩石因為遭到報複陷入危機,隻得前來求援。作為區長,孫連城職責所在,本應當予以重視。但他卻對此充耳不聞,視同無睹。

五、自知進退孫連城識時務者為俊傑

縱觀孫連城的種種行徑,不難發現他對眼下局勢的敏銳洞察力。正是憑借這份見微知著的本領,他才能在危機四伏的形勢下有條不紊地自我保護,避免被卷入漩渦。

以他對杜亞泉的處置為例。起初,陳岩石曾前來求助,希望能為杜亞泉這個污吏伸張點正義。但孫連城對此請求卻置若罔聞,根本不予理睬。看似無情,實則别有深意。

原來,孫連城早就洞見杜亞泉的腐敗已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這種人若是不加懲治,禍患必将越陷越深。況且,杜亞泉與沙瑞金的關系暧昧不清,孫連城惹不起,也管不了。唯一的出路,隻有聽其自生自滅。

《人民的名義》孫連城絕對是全劇的智商擔當,他早就看明白了一切

果不其然,不久之後,杜亞泉便露出了馬腳,貪腐罪行大白于天下。這一來,孫連城的處置得到了事實的佐證,避免了被牽連其中。

再者,即便是在大風廠案中,孫連城的作為也遠非等閑視之。當時他之是以對此事視而不見,其實也是出于深謀遠慮。大風廠案已然太過棘手,關涉利益錯綜複雜,孫連城若是輕舉妄動,難免會惹禍上身。不如暫且蜷伏觀望,權且聽之任之,靜候時機自會來臨。

待到時機成熟,孫連城自會有自己的行事作風。倘若利益已盡數撤離,案件早已無關大雅,那他必定會狠狠地給這幫腐敗分子一個沉重的教訓,以雪前恥。可若利害關系還未消弭幹淨,孫連城也決計不會逞一時英雄,而會繼續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