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情緒傳染,原來是真的! | 科技前線

作者:中科院之聲

編者按:共情是一種能夠感同身受、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能夠推動我們去幫助他人,讓社會更溫暖。缺少共情可能會導緻人格邊緣化、情感淡漠等問題。是以,探究共情能力的學習過程與可塑性,對建構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頗有意義。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共情的可塑性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發現社會環境對成年個體共情反應具有塑造作用。相關成果線上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情緒傳染,原來是真的! | 科技前線

▲圖檔來源于網絡

01

探究共情 從痛苦開始

傳統觀點認為,共情是一種自動化的、不随意志控制的情緒體驗過程,屬于穩定的能力,人類在生活早期習得共情能力之後,便不會發生改變。近年來多項研究發現,共情不僅可塑,而且受到多種社會動機的調節。

此前已有大量研究證明,大腦中的前腦島是加工疼痛共情(即看到他人遭受不幸後所引發的自身反應)的重要腦區,其激活越強,代表個體越能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是以,研究疼痛共情在不同環境下的可塑性,不僅能從主觀報告上獲得共情反應的行為名額,也可以通過測量大腦活動的方式,獲得客觀的生理名額。

如果共情可塑,那麼冷漠的環境是否會催生無情的個體,互相關愛的環境又能否将共情傳遞下去?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心理所的研究人員自主開發了基于疼痛共情的觀察學習範式。

02

共情“傳染” 有理有據

每次測試,研究人員都會找三個參與者,但隻有一個是真被試(真正的測試對象),其他兩個為假被試。

測試時,真被試看完一段不幸的視訊後,會彙報自己的感受,同時還要觀察假被試的反應。一部分真被試會看到高共情個體的反應(即看到假被試面對不幸視訊彙報其自身也很難受),而另一部分真被試會看到低共情個體的反應(即看到假被試面對不幸視訊彙報其自身毫無感覺)。

研究人員用行為打分的方式,記錄真被試主觀感受的變化,同時也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對客觀的大腦活動進行測量。

情緒傳染,原來是真的! | 科技前線

▲研究範式

研究發現,環境會影響我們的共情反應。真被試對不幸視訊的主觀感受,在高共情環境下發生增高(即更能對不幸感同身受),在低共情環境下發生降低,且其改變程度與他人共情反應出乎意料的程度有關。這在主觀評價上證明了共情在人際間的“傳染”。

在客觀的生理名額上,受高共情環境影響的個體,其前腦島的激活上升,而受低共情環境影響的個體,其前腦島的激活下降。同時前腦島與颞頂聯合區的功能連接配接也随共情人際間傳染的程度而發生改變。

前腦島是疼痛共情的核心腦區,而颞頂聯合區則是處理社會互動資訊的關鍵腦區,是以前腦島和颞頂聯合區之間的功能連接配接可能反映了社會互動的相關資訊作用于疼痛共情的相關腦區,以完成個體間共情的傳染。

情緒傳染,原來是真的! | 科技前線

▲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結果圖。(A)左側颞頂聯合區(加工觀察學習誤差的核心腦區)與左側前腦島、腹内側前額葉的功能連接配接受到觀察學習的調節(W1代表個體共情受觀察學習預期誤差影響的程度)。(B)左側前腦島的激活程度受到觀察學習的調節。(C)直接比較泛化期與基線期的左側前腦島的激活強度,高共情組左側前腦島激活得到提升,而低共情組左側前腦島激活發生減弱。

03

傳遞愛 從自身做起

這項研究從主觀的共情評分以及客觀的大腦活動上,均證明了社會環境對成年個體共情反應的塑造作用,揭示了人際間情感傳遞的奧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既是觀察者也是被觀察對象,這意味着每個人都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同時也在影響着他人。

這提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關心、互相了解,可以将共情傳遞下去,讓社會充滿愛。

來源: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責任編輯:王穎

情緒傳染,原來是真的! | 科技前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