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作者:泉州網

巷遇檔案

泉州市鯉城區金剛巷,東起中山南路,西抵伍堡街,南側屬于臨江街道伍堡社群,北側屬于海濱街道水門社群。金剛巷位于古城南隅慈濟鋪紫江境,境廟紫江宮在伍堡街南段,已不存。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中山南路航拍圖

金剛巷北側的中山南路惠存巷口,曾有一座金剛亭,祀觀音菩薩,20世紀20年代初拓辟中山路時,金剛亭遷入金剛巷中,金剛巷是以而得名,1949年後,金剛亭被商業局征用,今已不存。

金剛巷又名皇後巷,據說巷中曾有一家“皇後大旅社”,如今巷中有人家依舊儲存寫有“皇後飯店”的家具,至于 “皇後”一詞的最初來源已不可考。

泉州中山路的前身是南大街,南大街至塗山街頭後,南接亭前街至金剛巷口為止,中山路修建時征遷金剛巷口南側民宅,才形成如今的中山南路。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金剛巷示意圖。(陳慧芬/制圖)

視訊加載中...

金剛巷22号:

儲存完好的清代園林一角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莊婉珠介紹陳家的清代園林。

金剛巷22号是清末民初泉州名醫陳國珍的故居,房子在1992年改造,但後院有一處清代園林儲存下來,寬大的石拱橋如今在泉州人家中已很難見到。

據陳國珍的兒媳莊婉珠介紹,陳家祖籍泉州城東埭頭,陳國珍的父親陳炳司就是一位成功商人,1930年,他在金剛巷口創辦泰利鐵工廠,以進口鐵材為原料,聘請廈門、上海、廣東師傅,生産各種鐵具,成為泉州現代鐵器加工的開拓者。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1954年泰利鐵工廠的報告(蔡永懷/供圖)

雖然家中開設工廠,陳國珍卻走上了行醫的道路,他在中山南路水門巷口開設“泰明醫院”,設有診所和藥房,又在金剛巷買入林氏古厝及大片土地作為住所,也就是如今的金剛巷22号。

陳國珍學醫是科班出生,有民國政府内政衛生署核準的醫師證書,泰明醫院簡章中顯示,該院就診挂号費大洋五角,出診挂号費大洋一進制,外科挂号費兩角,施行手術剖解(全身麻醉)由二至十元。患者如證明為貧苦人家無錢醫治者,準予免費。

陳國珍醫術高明,經過多年研制,成功配制出“胃特靈”,遠銷省内外和東南亞一帶。他除了關照社會貧困家庭,還有一顆愛國心,抗戰期間在報紙上刊登《陳國珍反日籌赈啟示》:“此次日本下動員令,橫占東三省,殘殺同胞,舉國同仇,願同胞誓死反日洋,救被害災民與外交,決一死戰,鄙人一平民醫生,願自本日起,抽每日大洋五角充赈,明知杯水車薪,孤掌難鳴,萬懇海内外同胞繼起提倡,以抗以救。”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陳國珍研制的胃特靈特效藥,上面有他的肖像。(莊婉珠/供圖)

莊婉珠介紹,陳國珍當年是從一位清代官員家中買下的古厝,帶有私家園林,古厝經過改造後,如今陳家北側的月洞門後有一口池塘,池中有錦鯉戲水,池上有一座頗為寬敞的石拱橋,這是清末園林的一角。泉州從唐代到清末的私家園林曾經比比皆是,如今儲存舊貌的已所剩不多,陳家這座園林十分難得。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陳家清代園林保留下來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陳家園林曾吸引劇組取景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陳家園林

莊婉珠回憶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視劇《潘玉良》劇組曾來陳家取景拍攝,潘玉良是中國近現代畫家、雕塑家、美術教育家,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飾演潘玉良的女主角鄭振瑤時常在莊婉珠的陪伴下,在這座園林散步。

金剛巷15-17号賴氏洋樓:

百年前的城南杉木大商号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賴氏八卦樓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俯瞰賴氏洋樓

金剛巷15-1号是賴氏洋樓,這是古城為數不多的八卦樓之一,外牆上貼有近百年前從海外進口的花磚,顔色依舊鮮豔。

據賴家的賴建偉介紹,賴家祖籍洛江羅溪,在城南伍堡一帶經營杉木生意,到了曾祖父賴金差這一代,生意越做越大,1933年,賴金差的兩個兒子在商号附近的金剛巷置地,共同出資建起這座洋樓。

賴金差青年時在“同成”号當學徒,後自己創業,1891年在附近的四堡創辦“升和”号,經營九八行,這是清末民初時期出現的一種特殊的商業服務行業,代替客商介紹生意并保管貨物,成交後,收取傭金2%,故稱九八行。随着資本不斷積累,賴金差從九八行擴大經營到福杉,上世紀二十年代,遭受火災,損失慘重,積勞成疾,臨終時委托職員林天寶主持業務,提攜諸子成人,經過幾年苦心經營,生意興旺,成為行業的老大,賴金差兒子賴文聘兄弟長大後,接替林天寶主管業務。直到20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後,賴家不再從事杉木生意。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八卦樓北側門楣

在賴氏洋樓北側門楣上,有清末泉州舉人曾遒題寫的“颕川衍派”堂号,落款是“民國廿二年季秋立,振仲曾遒”,可見大樓落成時間是1933年。

堂号下方,還有“颕川衍派”4個字的威妥瑪式拼音,這種拼音由英國駐清朝的外交大使威妥瑪發明,影響深遠,當年建造大樓時沿用這種拼音,頗為氣派。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洋樓内的樓梯

賴氏洋樓是兩層磚木、水泥混合結構,内部的水泥樓梯配上木扶手,近百年後仍然堅固。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八卦樓花磚

賴建偉介紹,當年建造洋樓時,水泥從南洋運來,花磚從日本運來,各種紋飾的花磚點綴于樓内樓外,美觀生動。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洋樓的觀察孔

賴氏洋樓在安全上也考慮周到,房門、二樓地闆上均有觀察孔,友善賴家觀察家中情況,防禦土匪和小偷。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賴氏洋樓二樓

據賴建偉介紹,賴金差子嗣衆多,曾經全家六七十口人住在洋樓及護厝,後來在洋樓東南兩側樓外建樓,加上洋樓内砌牆隔斷,增加了居住空間,但也讓洋樓原貌受損。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洋樓上有各種飛禽走獸,雕飾精美。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一樓木牆上,留下時代的回憶。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賴家院中水井,塗上了油漆。

拾遺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皇後飯店的紀念鏡上,留下了“皇後巷”的最後印記。

陳家儲存着一面鏡子,上面寫有“皇後飯店開幕紀念”的字樣,莊婉珠介紹,陳國珍當年在金剛巷開設的這家皇後飯店,更像是一間會所,常有朋友前來聚會,如今“皇後巷”的名稱已少有人知,還好有這面紀念鏡留下了皇後巷的記憶。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泉州市基督徒聚會處

金剛巷32号是一座基督教禮拜堂,面積約80平方米,門前挂着“泉州市基督徒聚會處”銘牌。這一支基督教群體1935年從廈門傳入,最初在西街孝感巷信徒家中聚會,1938年,信徒捐獻舊房屋修建教堂,會址設在金剛巷。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金剛巷2号

金剛巷2号以前是鯉城第二飲食服務公司所在地,公司成立于1984年,後面帶有五角星的建築,已有年代感。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巷中人家屋頂的紅磚煙囪,有着泉州特色。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金剛巷42号如今改造成學術研究基地,西側的金剛巷拐角處有一棵大榕樹,成為巷尾一景。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金剛巷42号門前新修了一面帶有花窗的出磚入石牆,東側是陳國珍故居的老牆,老牆東側是陳宅改造後的牆,三面紅磚牆,記錄了三個時代。

巷遇·金剛巷:巷子裡的他發明了遠銷東南亞的“胃特靈”

中山南路保護提升前的金剛巷口

在千百年的曆史發展中,泉州古城中的許多巷名已經逐漸演化、消失,像“皇後巷”一樣,成為老輩人聊天時的“口頭巷”,而金剛巷的曆史留存,讓人見識到了泉州清末園林和古巷名,延續着曆史的傳承。

策劃 ▏許志榮

統籌 ▏楊瑩 洪燕如

文圖 ▏王了

視訊 ▏點創傳媒

注:本文撰寫過程中,得到臨江街道伍堡社群、海濱街道水門社群、莊婉珠、賴建偉、蔡永懷、魏懷陽等的大力協助,在此一并緻謝。

責任編輯:黃冬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