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4年限購走向終結,解除限購的城市房價變動如何?

作者:南方周末
14年限購走向終結,解除限購的城市房價變動如何?

全面取消限購,很可能導緻二手房挂牌量暴增,房子“越賣越多”。視覺中國/圖

2024年是全國樓市限購政策執行的第14個年頭,這一政策或在今年走到終點。

5月9日,兩個大城市接連宣布放開限購。上午,杭州宣布在全市範圍内購買住房,不再稽核購房資格,取得合法産權住房的非杭州市戶籍人員,可申請落戶。下午,西安宣布全面取消限購,并優化公證搖号措施。

截至5月10日,全國僅剩北上廣深、天津、海南6地仍執行限購政策。

國家統計局劃定的二線城市全國共有31個,南方周末梳理發現2023年以來,其中放開限購的二線城市多達19個。目前即便海南、天津尚未完全退出限購,落戶政策也有所放松,相當于變相放開了限購。

“杭州這次全面放開(限購),更多隻是象征意義,因為前期已經調整過兩次,基本上已經算是完全放開了。”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深圳、廣州、海南、天津,和杭州的情況類似,已走入“半限購”狀态。

最終的“堡壘”,隻剩下北京、上海。多位受訪人士判斷,即便京滬仍保持限購,在今年内也有很大機率會出現政策松動。

政策核心在于放寬了信貸

杭州、西安都曾出現“萬人搖”。尤其是杭州,數十次出現萬人搖号的盛況,被視作過去十年國内樓市最有代表性的城市。

張大偉曾做過統計,過去十年的土地市場和交易市場,杭州樓市都是國内第一的存在。比如該市新房單盤曾拿下全國三冠王,二手房單盤成交總金額也是全國第一。

“杭州賣地全國第一是公認的,是以它一直是中國房地産行業景氣程度的代表。”張大偉說。

自2021年起,已有超過80個城市陸續釋出解除限購的檔案。據張大偉觀察,各地政政策有不同,三四線城市普遍是“一刀切”直接取消限購,二線、一線城市則“小步快走”,多次釋出政策并最終取消限購。

“(杭州)一年四十多萬新落戶人口,落戶就可以買房,即便這次不出台檔案,事實上也已經不限購。” 張大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剩下的廣州、深圳、天津也在不斷釋放寬松信号。

廣州2023年取消了番禺、黃埔、花都和白雲區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鐘落潭鎮區域的限購,并将限購區的社保門檻由五年降至兩年。2024年1月進一步放松,全廣州建築面積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都取消限購,名下已有的,也不計入限購套數。

除了大戶型不納入限購範圍,政策同時允許“租一買一、挂一買一”,廣州成為一線城市中首個按面積段劃分限購範圍的城市,允許非本市戶籍人群購買住房。

天津最近一次政策調整是在5月6日,确認戶籍居民購買市内六區120平方米以上建立商品住房取消限購。去年9月,天津的住房限購區域縮小為市内六區。

深圳則在外圍松綁,與天津同日宣布放開了七個區域的限購程度(鹽田區、寶安區部分、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這些區域内調整普宅标準、縮短非深戶社保年限,允許企事業機關購買商品房。

北京也在4月放松了五環外的限購,迎來了14年來的首次調整,兩套房京籍家庭可在五環外新購一套房。

張大偉分析,此次杭州取消限購政策的核心在于放寬了信貸政策,而不單單是放開限購。

比如,隻要在所購住房城區内無房即可認定首套,理論上,在杭州十區三縣市可以有13個首套名額。同時所有住房城區僅有一套住房且正在挂牌出售,就可認定首套,如果在杭州十區三縣市都有一套住房且均已挂牌在售,那麼個人在杭州就可擁有26套房産,并享受首套利率。

取消限購,房價沒漲

“判斷限購與否的核心是看當地是否有社保繳納要求。取消社保繳納要求才是真正取消限購。”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

與社保挂鈎,從一開始就是限購的紅線。

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釋出《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其中提出,“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臨時性措施,在一定時期内限定購房套數”。從此拉開了限購的大幕。

當月,北京出台了全國首個住房“限購令”。限制範圍包括,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北京市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同一購房家庭隻能在北京市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限購令出台的主要原因,是遏制快速上漲的房價。

陳志是北京房地産業協會副會長,他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開啟一段貨币寬松時期,房價從回暖變為暴漲。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09年,國内商品房成交量、銷售額、房價漲幅,都創下了曆史紀錄。

陳志在1980年代任職于北京市城市建設開發綜合辦公室,曾參與起草相關政策檔案。那一年的四萬億讓樓市明顯複蘇,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屢屢拍出“地王”。不久後,陳志的工作重心從恢複市場轉向為調控房價。

北京“限購令”的影響立竿見影,落地僅僅一個月後,新房成交腰斬,其2010年的住宅成交量同比下滑近四成,土拍也明顯降溫。

自北京出發,限購令蔓延全國。此後,限購與限貸、限價、限售、限商合稱為“五限”,成為房地産調控的标志性政策。

限購令也有過起伏。2014年全國曾有一波放開限購的潮流。

當年6月,呼和浩特市打響取消樓市限購第一槍,此後石家莊、哈爾濱、貴陽等9個二線城市漸次宣布取消限購。這一潮流持續了一年,自呼和浩特開始,以長春結束。

時隔十年,眼下這輪取消限購上升到了一二線城市,它也許會成為本輪限購曆史的終點。

2014年的那輪限購,随着後來的棚戶區改造貨币化安置政策的出台,沒能遏制住全國房價的進一步上漲。這次應該不同。

嚴躍進判斷,眼下的全面放開限購,即便能夠增加樓市成交量,也大機率不會提升房價。因為如果全面放開,人們要買房,普遍先要賣房,就會有大量二手房抛售,那麼整體房價不會“水漲船高”,量、價不同步。

“如果是以前,這樣的政策往往立竿見影,房價很快能起來,但這次來看,效果似乎不如預期。”嚴躍進說。

2023年以來,全面放開限購的二線城市共有19個。南方周末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每個月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化,梳理了放開限購對這些城市的影響。

可以看到,放開限購的次月和次次月,當地二手房房價環比都是下跌的,幾乎沒有例外,最近的一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更大。

對于新房而言,也都是下跌的,僅有合肥、昆明、太原出現過零星持平或上漲。最近一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也在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4月起全面取消限購的長沙、成都、杭州和西安,最近一個月新房房價與去年同期相比都在上漲,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它們的政策出台會稍晚。

14年限購走向終結,解除限購的城市房價變動如何?

賣房人多于買房人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截至3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74833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23.9%。在新房供應量沒有大幅上升的情況下,這意味着目前二手房挂牌激增,賣房者遠多于買房人。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首次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産和優化增量政策的方案。樓市去庫存或會成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但各地消化庫存的能力不容樂觀。據易居研究院統計,截至3月,全國百城建立商品住宅庫存去化周期為25.3個月。在百城樣本中,有41個城市去化周期超過36個月,多為三四線城市。

在張大偉看來,如果全國限購放開,真正有影響的城市隻有京滬,因為兩地的戶籍政策嚴、落戶難度大,而其他城市,大多像杭州一樣制定了較為寬松的落戶政策,變相規避了限購制度,是以即便政策放開對市場影響也不大。

“短期内,居民收入上漲預期弱、房價下跌預期仍在,房地産行業面對的并非簡單的資金問題,拿地、銷售、客源、貸款乃至同質化産品競争都存在壓力。”他指出。

此外,全面取消限購,很可能導緻二手房挂牌量暴增,房子“越賣越多”,去庫存越來越難。

以杭州為例,我愛我家資料顯示,4月二手房成交量破8000套,新房卻隻有5000套左右,這是杭州近十年來首次出現一二手房成交量倒挂。

一位久居杭州的地産業資深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一季度杭州的二手成交量高企,尤其是一些靠近市中心的二手“老舊小”成交量大漲,一個原因是杭州剛出台了房屋“以舊換新”政策,多個片區的老房大機率會“原拆原建”,吸引了來自全國的購房者。另一個原因則是一些購房者認為二手房相對有品質保證,“不少人都對保交樓之後的房屋品質心存疑慮”。

多位受訪人士均認為,雖仍有6地維持限購,但全面取消這一政策已是大勢所趨。

“京滬放開的節奏或許比較慢,不至于一次到底,比如先放開二手房交易,又或是降低社保繳費要求等。”嚴躍進預測。

他認為,現在樓市供需結構出現了根本性扭轉,取消限購相當于是樓市回歸市場化,“市場歸市場,保障歸保障,樓市最終還是應該讓市場來定價”。

14年限購走向終結,解除限購的城市房價變動如何?

南方周末記者 徐庭芳 南方周末實習生 陳楊

責編 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