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作者:讀者

曾在《讀者》雜志中讀到松尾芭蕉的話:

“晚秋九月之初,回到故鄉。北堂萱草經霜而枯,至今已了無痕迹,一切皆面目全非。兄弟姐妹兩鬓斑白,眉梢多皺。隻道一聲‘珍重珍重’,自無言語。”

——《二手書裡的秘密》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攝影:芝逸

寥寥數語,就将人至中年的況味含蓄道出。

随着年歲漸長,很多事開始變得清晰。

我們不再急躁,不因一時意氣逞強出頭;我們也不再魯莽,不再随意介入别人的因果。

中年人的關系,往往就像白開水那樣自然:不濃烈、冷暖自知;不激烈、有益身心。

而與兄弟姐妹的關系,也遵從這個道理。

他們本是父母給我們留下的夥伴,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我們、陪伴我們一起長大的人,彼此親厚、互幫互助無可厚非。

可是,關系再好的兄弟姐妹,在相處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一些分寸。

以下3種忙,關系再好也盡量别幫,否則容易反目成仇。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來源:視覺中國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不要幫着調和夫妻間的沖突,容易兩頭得罪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家庭沖突,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難判斷出誰對誰錯。

尤其是夫妻之間的沖突,更是繁雜。

如果不是當事人,根本無法完全了解兩個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又為何争執不下。

當自己的兄弟姐妹和伴侶發生沖突時,即使想要幫忙調和,也不要輕易插足。

因為,你既不是他們夫妻沖突的見證者,也不了解他們相處過程中的各種瑣事。

是以,這個時候,最好做一個傾聽者,而不是調和者或者判斷者。

可以傾聽對方吐槽,但一定不要指責對方的不是,更不要指責其伴侶。

否則,日後兩人和好如初,你将會處于一個非常尴尬的位置,兄弟姐妹之間也容易産生隔閡。

之前在網上看過網友哓哓的故事。

哓哓說,自己的姐姐和姐夫吵架了,姐姐跑來找她哭訴,說姐夫的各種不是,甚至提到了離婚。

哓哓覺得姐姐在這段婚姻中受了委屈,便義憤填膺地找姐夫興師問罪,還勸姐姐離婚。

可是,沒過多久,姐姐便和姐夫和好如初了,哓哓卻成了那個“挑撥離間”的外人,與姐姐之間的關系也不複從前了。

都說“床頭吵架床尾和”,夫妻之間,吵得再兇,都會有和好的那一天。

當自己的兄弟姐妹與伴侶發生沖突時,千萬不要輕易站隊或者指責某一方,靜觀其變就好。

感情的事,外人僅聽一面之詞就下定論,容易兩頭不讨好。

即使是他們請你說和,也要找理由回避。這樣既不傷兄弟姊妹間的和氣,也不給自己挖坑。這才是高情商的處理方式。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來源:視覺中國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不要輕易幫對方子女介紹工作,容易吃力不讨好

都說“一個蘿蔔一個坑”,話雖俗套,理不糙。

找工作和找對象一樣,是具有很強的主觀差異性的。你喜歡的工作,不一定适合别人。

你覺得有多好沒用,當事人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沒有經過子女本人的同意,就擅自做主幫其找工作,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會費力不讨好。

鄰居劉叔就是這樣。

他是個熱心人,自己在一家大企業工作,再過幾年就退休了,平常跟自己的親弟弟來往最密切。

侄兒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找到工作,家裡人都很發愁。

弟弟家條件一般,很希望這個“有正式工作”的大伯能幫孩子解決工作問題。劉叔本來不願意,但挨不住弟弟軟磨硬泡。

他很上心,到處詢問,終于推薦侄兒進了某個機關。

結果,孩子過去還不到半年,這事兒就有點變味兒了。

用人機關嫌孩子能力不強、工作積極性差,孩子嫌薪水低、職業上升空間小,當初請劉叔幫忙的弟弟也對劉叔一頓埋怨。

幾方都不滿意的同時,劉叔還欠了别人人情。

這個事情看似是大家都在出力、操心,其實沒人問過孩子喜歡什麼、想做什麼。這就把一個好事兒變得吃力不讨好了。

當今時代,職業種類和職業選擇都變多了。很難說什麼才是最好的工作。

你覺得考公考編穩定,說不定孩子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你覺得在家鄉待着惬意滿足,說不定孩子心存夢想要去遠方闖蕩……

對新時代的年輕人來說,人生更像是一種體驗而不是某種既定的結果。

我們作為長輩或者平輩,可以為年輕人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但不要擅自為他們做決定,否則,很容易落個吃力不讨好的下場。

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對“爹味”的指控,其實也并不是無端産生。

有時候,我們出于對孩子的愛護,會本能地讓孩子規避風險、不再重蹈覆轍,然而,有些事确實是需要自己經曆的。

畢竟,人一生所需的成長和要承擔的責任,最終還是要自己面對的啊。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來源:視覺中國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不要慫恿對方做大額投資決策,容易形同陌路

雨果在《悲慘世界》中說: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着,厮殺着,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

兩相沖突,正是我們所謂的“人性”。

人性在金錢面前,往往是最經受不住考驗的。

由此,和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不要輕易慫恿對方做大額投資決策。

如果對方賺了錢,不一定會感謝你;但如果賠了錢,他肯定會埋怨你。即使不當面表達,心底總歸會出現隔閡。

長此以往,親密的關系就出現了裂痕。

幾年前,朋友坤子從所謂的内部人員那裡拿到了一款投資産品的“獨家消息”。

說是利潤豐厚、發展穩健,最不濟也能保本。坤子最開始投了點錢進去,果然拿到了高額的利潤。

坤子是個實心人,想着這麼好的賺錢機會要給親人說一下,于是,坤子慫恿自己的哥哥一起投資。

當時的哥哥經濟困難,但看到坤子确實掙錢了,也覺得親兄弟不會互相坑害,就貸款往平台投錢。

他們越投越多,開始的一兩個月,确實收到了約定的分紅。

沒承想,1年後平台關閉,他們投資的産品血本無歸,原先盈利的那一點小錢也賠光了。

雖然坤子自己也是受害者,但哥哥、嫂子從此和坤子劃清了界限。何苦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于金錢的規劃和風險承受能力,你不必着急為弟兄出頭,也不要急于把你看到的“商機”向身邊的人推銷。

否則下一個坤子,很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如果一定要有大筆的金錢往來,最好立好字據,免得說不清楚。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這不是世态炎涼,而是生物本能。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來源:視覺中國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寫在最後

《甄嬛傳》中有句這樣的台詞:“人情世故的事,既然無法周全所有人,那就隻能周全自己了。”

兄弟姐妹之間,即使關系再好,随着人生階段和需求的不同,也存在着一些變數,彼此會擁有不同的生活狀況與立場。

是以,我們在和兄弟姐妹相處時,要有一點邊界意識。

互相幫助無可厚非,但是千萬不要在不該管的事情上插手:

不要幫着調和别人夫妻間的沖突,容易兩頭得罪;

不要輕易幫對方子女介紹工作,容易吃力不讨好;

不要慫恿對方做大額投資決策,容易形同陌路。

這不是冷漠,而是必要的生存智慧。

正如李嘉誠所說:“把握自己的邊界,不要改變,就會獲得更大的自由。”

願你我,都能珍惜身邊的親人,也懂得保持邊界,不越界、不逾矩,關系才能更長久。

兄弟姐妹關系再好,也别互相幫這3個忙,容易反目成仇

作者:柘林,以文字為林,栽種智慧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