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鋼花風情街——在城市繁華處觸摸工業曆史

作者:邯鄲新聞網

“五一”期間,邯鋼三煉鋼大門北側的鋼花風情街成為市民和遊客們争相打卡的熱門景點。

走進鋼花風情街——在城市繁華處觸摸工業曆史

圖為鋼花風情街一角。

這條充滿創意與活力的街區是在邯鋼老鐵道舊址上打造的邯鄲第一家火車主題風情街。

邯鋼老鐵道原本承擔邯鋼老區與三料場之間的原料運輸業務和周邊水渣廠的水渣運輸業務。随着邯鋼老區停運,鐵路兩側出現私搭亂建、非法養殖、垃圾堆放現象,嚴重影響周邊環境。去年3月份,複興區委、區政府對該區域違章建築進行了拆除及垃圾清運,共拆除違建8處14戶,2000多平方米,拆除圍牆400多米,清理垃圾1500多立方。為響應全市“扮靓城市、提升顔值”工作部署,該區又對此處地塊進行整體打造提升,利用邯鋼老鐵道獨特的地理位置,通過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實作由城市背街亂巷到特色風情街的華麗蛻變。

走進鋼花風情街——在城市繁華處觸摸工業曆史

讓工業遺産“活”起來

5月9日,微風拂面,陽光正好。走進鋼花風情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蒸汽機車火車頭。“火車頭的位置,是場地的一個重頭戲,将它擺放在入口處,作為整個街區最吸引人的看點。”彭家寨鄉政府三級主任科員劉陽介紹。

“以前想都不敢想,這裡的環境能改造得這麼美。”家住龐村社群的何先生說,二十多年前,這裡就是髒亂差,居住在附近的人都繞着走,如今這裡成了附近居民的好去處,隻要有空,就會和家人一起來轉轉。

根據複興區的産業政策、規劃和布局要求,鋼花風情街将被打造成集“文化旅遊、特色餐飲、休閑娛樂、主題演藝、網絡直播、商業購物”等于一體的沉浸式商業風情街。

據介紹,鋼花風情街以邯鋼工業遺迹為依托,項目全長580米,占地15.12畝,分三期進行打造。項目一期以春天裡國潮風為基調,整個商業街美陳設計以拍照打卡、美食、休閑為中心思想,主打城市慢生活,可引入業态20家,截至目前,已全部入駐完畢;二期利用鋼花風情街+空中走廊的下邊閑置土地打造夜經濟消費場景;三期規劃打造空中走廊,以美陳和燈光秀相結合的形式,藝術呈現邯鄲燦爛的曆史文化和曆史性變革。

為突出鋼鐵工業遺迹元素,項目利用沿線舊鐵軌、道岔、機車、傳送帶等遺迹,總體分為文化休閑段和特色商業街兩大段落,其中文化休閑段落展現文化展廊與彈性場地日常休閑模式,特色商業段落分為車站商業區、站台休閑區、火車餐廳、露營區和廣場活動區五個部分。

項目通過“文旅+工業遺址”“文旅+商業”“文旅+鄉村振興”等新型文旅模式,不僅讓工業遺産“活”了起來,還可實作年産值約1500萬元,直接帶動就業400人以上。

走進鋼花風情街——在城市繁華處觸摸工業曆史

讓工業遺産“火”下去

問起“鋼花風情街”名字的由來,劉陽說,複興區因鋼而生、因鋼而興,同時也因鋼而困,這是“鋼”字的源起;“花”字意為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作破舊立新,開啟複興區生态發展新篇章;“風情街”代表着立足複興區工業文化底蘊,通過鋼鐵和鐵路元素展示,打造一條連接配接過去、通向未來的線性景觀。

為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複興區先後聘請多地設計公司進行高标準整體規劃。在保留街區原有建築形态、風貌和肌理的前提下,将工業文化融入當中,充分展現複興特色文化魅力,打造邯鄲東西軸線上的重要生态文化節點、沁河生态綠廊上的全新功能補足節點和邯鋼工業遺迹上的文化傳承展示節點。

記者沿車頭向綠皮車廂方向走去,車廂作為商業營運的場地,為遊客提供咖啡、奶茶、啤酒、燒烤等美食。場地西側有三棟錯落有緻的建築,這是車站商業區,外形仿解放前老邯鄲火車站的造型,走進中間體量大一點的建築,立刻有一種來到幾十年前的老火車站、等候綠皮車的穿越感。

放眼望去,風情街還将沿線沁河千米竹林的現有綠地連入街區,在傳送帶下面形成較為開闊的廣場活動區,可以作為外擺的拓展空間,還可以開小型演唱會、播放露天電影,結合車廂的餐飲業,形成一個充滿活力、凝聚人氣的場所。

繼續向前走,場地逐漸變窄,一條通行道路旁邊是長長的鐵軌,這裡将作為文化休閑區。之前從鋼廠收集來的老物件,如鋼包、蝶閥等,在這裡組裝成雕塑獨幕喜劇進行展示。

景點以火車頭為引領,沿鐵軌走到終點是橋頭,也就是北入口,到了晚上,燈光變幻,站在這裡,回望整個列車,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劉陽說,邯鋼老鐵道舊址的改造利用,是工業遺址保護的一個開始,他們将深度挖掘其工業文化内涵與時代價值,讓工業遺産不僅“活”起來,還要長久地“火”下去。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劉楠/文 範文平/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