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作者:鐵道兵文化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北京市海澱區白石橋路,成立于1957年,是國家級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機構。

農科院北門門臨街有一個賣菜籽的門市部,每年我和老伴都去那裡買點。這裡的菜籽品牌好,出苗率高,就是價格貴些。

5月2日上午,我們乘車前去,沒想到門市部節日關門休息。正在無奈之時,有一位老先生告訴我們,農科院大院裡面有一個花卉市場,花籽、菜籽、花苗、菜苗都有。

我對農科院并不陌生,1969年9月地鐵一号線建成通車後,我們團七連就從玉泉路搬到了農科院。

為了參加師裡舉行的文藝彙演,團宣傳隊組成後,也駐在農科院。這時的部隊已不是我寫玉泉路記憶的時候啦,女兵開始多了,團上司還把衛生隊剛入伍的幾個 女兵調入宣傳隊。

為了加強對宣傳隊的上司和管理,又把修理連的唐副指導員調來當隊長。唐副指導員有才華,會管理,有點子(臉上有幾棵淺麻子)。上司也讓我從地鐵工地政工組到農科院給宣傳隊編寫節目。

那時的農科院和其它院校、科研機關一樣,都處在停止狀态,除了少數值班人員外,整個大院冷冷清清。

宣傳隊編排了一個反映鐵道兵在抗美援朝戰争中,冒着敵機轟炸搶修鐵路橋梁的節目。為了烘托氣氛,到農科院“中國農業電影制片廠”找了一段敵機轟炸的影像,提高了演出效果。

農科院還有大片科研實驗田,當時也處于荒蕪狀态。團上司出面和農科院洽商,農科院把這些地暫借給部隊搞農副業生産。我們連隊也分到一塊地,用來養豬種菜。

那些實驗田土地肥沃,澆水友善,種的蔬菜長的很好,連隊既節約了夥食費,又改善了生活。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這是農科院現在的北門,左邊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大牌子,右邊挂着“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所學生院”的牌子。真是今非昔比啦。

據悉,農科院現設有10個職能部門和46個科研機關。有科研人員5000餘人,研究所學生5000多名。

走進農科院北門,你立刻就發現一項科研成果。路邊的大柳樹枝繁葉茂,看不到一點柳絮。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原來 每棵柳樹上都注射了抑制柳絮生長的藥物,這個方法已經廣泛應用,效果良好。

過去,每到五一前後,柳絮滿天飛,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一團團的柳絮像雪球一樣滾動。人們戴着口罩、面罩紗巾、眼鏡也擋不住柳絮的入侵。現在,這個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和環境的白色污染,已經基本解決了。

進入大院,各類的研究所、專業公司、實驗廠房一個挨一個,好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 農科院買菜籽】作者/劉甲申

在農科院花卉市場轉了一圈,真是大開眼界。願我們的國家更加欣欣向榮,繁榮富強。老百姓的生活紅紅火火,幸福美滿!

2024年5月9日

劉甲申簡介

劉甲申 男 1944年3月出生,原籍河北省藁城縣。1965年3月入伍,中共黨員,進階政工師。在鐵道兵、基建工程兵工作18年,曾任團電影組長、宣傳幹事,連隊政治指導員,北京指揮部政治部組織處正營職幹事。

1983年7月1日随部隊集體轉業,在北京城建集團所屬企業任工會主席,黨委書記。

退休後在中華文化學院跟王中年、徐湛教授學習國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北京市市展覽并獲獎。

編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