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化轉型的七個要領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數字化轉型有三個階段,從線下搬到線上,然後打通産業鍊,進而進化為一個有機體,輔助企業智能決策。在整個過程中,還有七個關鍵要領需要注意。本文對七個要領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數字化轉型的七個要領

首先,數字化從來就不是一個新事物。

這個世界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逐漸被數字化的程序。

如通訊的發展史、地圖、電商和物流的發展曆程等等。

數字化的本質在于資訊的自然流動,就像千萬條流動的河流一樣,其中會交叉,會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終一起奔向大海。

這是世界發展的大程序,無法抵擋。

是以,任何未被資訊滲透到的地方,資料孤島,資料割裂,這一切的一切都會被曆史的車輪熨平。

企業數字化轉型有三種級别:

1.0 是線下業務動作搬到線上,2.0 是企業各業務線,産業鍊上下遊貫穿,3.0 是數字化進化為一個會“呼吸思考”的有機體,可以幫企業輔助智能決策。

此外,還有七個關鍵要領:

一、1 種戰略:管理者親自下場把控項目

因為轉型的根本意義在于,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持續創造競争優勢,提高客戶滿意度,這是企業經營者核心錨定的關鍵。

如果從财務名額來看,核心的關鍵是映射到企業經營的資産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親自把控有幾個好處:

  • 信号效應:高層參與傳遞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激勵員工跟進。
  • 文化影響:上司示範新文化價值觀,幫助員工适應變革。
  • 部門合作:高層推動跨部門協作,促進資訊共享。
  • 資源配置設定:上司了解資源需求,確定項目得到支援。
  • 影響力:上司層能快速傳達資訊,減少阻力。
  • 決策權:高層提供決策支援,加速項目進展。
  • 監督評估:上司監督進展,確定達到預期結果。

并且項目的領頭羊也必須是既懂業務也懂技術的人員,要有經營管理意識,這樣的人通常很少,通常是需要業務和産研團隊深度連結在一起,一起謀劃,互相學習。

二、2 個關鍵:全面、實時

2.1 全面

數字化轉型需要覆寫組織的各個方面,包括業務流程、溝通、決策等。

全面的數字化意味着不僅僅是将某個特定領域進行數字化,而是考慮整個價值鍊的數字化,從供應鍊到客戶關系管理,從内部營運到市場營銷。

這有助于優化整個組織的運作,實作協同效應,避免資訊孤島,提高效率。

2.2 實時

實時性是數字化轉型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指的是能夠随時擷取和處理最新的資料和資訊。

實時資料使組織能夠更快地做出反應,迅速調整戰略,抓住機會,解決問題。

随着技術的發展,實時資料的擷取變得越來越容易,這為更靈活的決策和操作提供了基礎。

跨越速運是一家優秀的物流公司,半年前去參訪過,對于企業的數字化的智慧大腦深有感觸。

其中有個細節的例子,比如可以通過攝像頭檢測駕駛員的開車狀态,比如可以在監測到打瞌睡狀态的情況下,主動預警,超過一定級别會主動人工幹預提醒,保障司機的安全,也達到保障貨物的安全性和實效性。

三、3 種狀态:設計态、生産态、運作态

以制造業為例來說明數字化的三種狀态:

3.1 設計态

在汽車制造業,設計态數字化可以通過虛拟仿真來實作。

汽車制造商在設計新車型時,可以使用數字化模組化和仿真工具來模拟車輛的各個部件、系統和性能。通過在數字環境中進行測試和優化,制造商可以預測車輛的性能、燃油效率、碰撞安全性等,進而避免在實際生産階段出現潛在問題。

3.2 生産态

在生産态中,數字化資訊可以用于實時監測和控制生産流程。

在汽車制造中,裝配線上的傳感器可以收集關于每輛車的資料,如零部件安裝狀态、工藝參數等。

這些資料可以與預設标準進行比較,如果發現偏差,系統可以自動發出警報,使從業人員能夠及時采取措施,確定生産品質和效率。

3.3 運作态

在運作态中,數字化資訊可以用于車輛的維護和監管。

汽車制造商可以通過車輛的傳感器和連接配接性來監測車輛的性能和健康狀況。如果某個部件出現異常或需要維護,系統可以自動發送警報,并向車主提供維修建議。

此外,制造商還可以通過遠端診斷和固件更新來優化車輛的性能和功能。

四、4 種通路:資料、平台、組織、上下遊

4.1 資料通路

資料是數字化的核心。組織需要收集、存儲和分析大量的資料,進而獲得洞察力并支援決策。資料通路需要確定資料的品質、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通過分析和挖掘資料,資料治理也是核心,從中獲得洞察,推動創新和優化。

4.2 平台通路

數字化轉型需要支援的技術和基礎設施。平台通路涉及到建構适當的數字化平台和工具,以整合資料、支援應用程式、促進協作和創新。這些平台可以是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分析等,有助于加速數字化轉型的程序。

舉例來說DevOps就是新的一種平台通路,連結産品、研發、運維,使大家在同一個标準化的作業平台靈活開發。

4.3 組織通路

适應數字化轉型需要調整組織結構、文化和人才。數字化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改變,還涉及到組織的流程、角色和文化。組織通路需要確定員工有足夠的數字化技能,能夠适應新的工作方式和協作方式。

舉例一個内部辦公場景來看,需要打通郵件平台和内部溝通平台,開會場景中需要打通會議裝置、電腦、網絡、和人,剔除繁瑣的連接配接流程,列印場景中雲列印也是剔除了傳統需要安裝列印驅動等繁瑣的路程,開會白班也可以被數字化滲透成為資訊存儲和分享的管道。

組織研發中的低代碼平台其實屬于組織中的IT架構範疇,通過智能生産線子產品化,像樂高一樣拼接生産出特定的解決方案。

All in One,組織、裝置、人、平台、場景,萬物互聯。

4.4 上下遊通路

數字化轉型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組織内部,還需要與供應商、合作夥伴和客戶建立緊密的聯系。上下遊通路需要確定數字化在整個供應鍊中的延伸,實作資訊的共享和協同,進而提高整個價值鍊的效率和透明度。

五、5 個價值:客戶、企業、合作夥伴、上下遊、生态

5.1 客戶價值

數字化可以改善客戶體驗、提供個性化服務和解決方案。這可以通過更好的使用者界面、個性化推薦、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等實作。量化方法包括客戶滿意度調查、使用者留存率、客戶投訴率等。

5.2 企業價值

數字化可以提高生産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創新能力。通過自動化流程、資料分析優化等方式,企業可以實作更高的生産力和競争力。量化方法包括生産效率提升、成本節約、新産品上市速度等。

5.3 合作夥伴價值

數字化可以促進合作夥伴關系,共享資訊和資源,加強協同創新。這可以通過數字化平台、資料共享機制等實作。量化方法包括合作夥伴參與度、共同創新項目數量等。

5.4 上下遊價值

數字化有助于優化供應鍊、提升協調和合作效率。通過實時資料共享和預測,可以降低庫存成本、減少交貨延遲等。量化方法包括供應鍊效率提升、交貨準時率等。

5.5 生态價值

數字化可以促進整個生态系統的發展,通過數字化合作和創新,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這可以通過數字化平台的生态擴充和開放性來實作。量化方法包括行業影響度、生态系統成員增長率等。

六、6 大步驟:确定企業經營目标、拆分業務目标、名額量化、需求抽象研發、驗證疊代、釋出複盤

同樣以汽車制造業來看:

6.1 确定企業經營目标

汽車制造公司的企業目标可能是提高市場佔有率、降低生産成本和提升産品創新和客戶滿意度。數字化轉型的起點是将這些目标明确化,確定數字化舉措與公司戰略一緻。

6.2 拆分業務目标

在汽車制造業中,業務目标可以包括改進供應鍊協調、加速新車型開發和提升生産線效率。将這些目标拆分成更具體的名額,如供應鍊周期時間、新車型上市時間和生産線停機時間,售後服務客戶滿意度等等。

6.3 名額量化

将這些業務目标名額化,如将供應鍊周期時間縮短10%、新車型上市時間減少20%和生産線停機時間降低15%。這些名額可以量化數字化變革的效果,幫助公司監控進展。

6.4 需求抽象研發

在這一步驟中,公司可能決定數字化方案,如實施供應鍊管理軟體、使用虛拟現實技術進行車型設計和建立生産線自動化控制系統。這些解決方案應與業務需求緊密比對。

6.5 驗證疊代

公司可以選擇在一條生産線上實施數字化方案,例如自動化生産線控制。通過小規模試點,他們可以驗證方案的效果,檢查生産效率的提高和生産線停機時間的減少。

6.6 釋出複盤

一旦數字化方案在試點項目中成功,公司應對其進行複盤。回顧變革過程中的成功因素和挑戰,評估是否達到了設定的名額,以及如何将這些經驗應用到其他生産線或業務領域。

七、7 種資訊層級:監測、協同、預測、預警、排程、決策、指揮

分别簡單說明如下:

7.1 監測

智慧工廠或供應鍊系統裡傳感器對于資料的監測,如溫度傳感器監測工廠工廠中的房間的溫度變化。

7.2 協同

團隊成員使用線上協作工具共同編輯一個文檔,進行集體創作。

7.3 預測

根據過去的銷售資料和市場趨勢,預測未來一個季度内某種産品的需求量。

7.4 預警

地質監測系統檢測到地震前的地殼運動,向當地居民發送預警資訊。

7.5 排程

交通管理中心根據交通流量和道路情況,排程交通信号燈的時序,以優化交通流暢度。

7.6 決策

企業管理層根據市場調研、财務資料和競争對手情報,決定是否推出新産品線。

7.7 指揮

緊急情況下,消防指揮中心根據火勢和人員分布,指揮消防隊員進行滅火救援行動。

以上是企業數字化的七個關鍵要素,在不同業務和不同場景中也會生長出特定的解決方案。

參考資料:

1.《華為數字化轉型之道》作者: 華為公司企業架構與變革管理部

2. 得到課程《華為·數字化轉型必修課》陶景文·華為公司董事、首席資訊官

本文由人人都是産品經理作者【麥時】,微信公衆号:【麥時說】,原創/授權 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