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作者:月影溪風111111

康熙王朝在維護統治地位的時候,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邊疆大員的朱國治,身陷叛亂的漩渦中,命運多舛。他為何不趁機将妻兒送走,卻親手殺死了自己的骨肉?這背後又隐藏着怎樣的陰謀與迷局?朱國治的一生似乎籠罩在陰雲之中,他的忠心換來了怎樣的結局?這其中,難道沒有更深層的隐情?

朝廷權力鬥争的犧牲品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朱國治原為潮州知府,早年就因直言進谏而得罪權貴。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吳三桂意圖割據一方,朱國治奉命暗中監視。不料吳三桂風聞朱國治上疏彈劾自己,頓時大怒,意圖誅殺朱國治以絕後患。

時值康熙親政之初,權力尚未完全掌控,朝野相持難解。大臣們懼怕引起吳三桂兵變,竟一反常态,群起而攻之,要求嚴懲朱國治。康熙無奈,不得不羁押朱國治以平吳三桂怨氣。

朱國治雖幸免一死,卻被貶為雲南巡撫,赴任前康熙親自鼓勵,命他監視吳三桂動向。朱國治明白這是康熙對自己的考驗,欣然允諾,并攜眷赴任。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朱國治未料到的是,康熙此舉不過是權宜之計,朝中仍存重重民籍問題。大臣們畏懼吳三桂實力,時刻懷疑康熙意圖削弱藩王。朱國治成為朝野鬥争的犧牲品,被置于危險之地餌狼。

朱國治自擔任雲南巡撫之初,即處于吳三桂的嚴密監視之下。吳三桂實力強大,雲貴重鎮盡在其掌控,朱國治别無他法,隻得暗中偵察吳三桂的動向,期望趁機逃脫。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不料吳三桂早已看穿朱國治的用心,決意将其扼殺于萌芽狀态。吳三桂一改往日張揚霸道的作風,反而示以和藹可親的面目,竭力巴結朱國治,意圖讓對方放松戒備。

朱國治妻子生性恪謹,原不願随同丈夫前往雲南。吳三桂見狀,命人将朱夫人囚禁于私宅,并恐吓道:"朱國治若敢惹是生非,定不客氣!"朱夫人懼怕丈夫遭殃,不得不屈服吳三桂。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朱國治雖身居巡撫之位,實則被吳三桂嚴加看管,無法自由活動。吳三桂更暗中指使親信,對朱國治家眷予以打擊報複,使其萬分痛苦。

與此同時,清廷内部亦暗潮洶湧。朱國治前往雲南,原為監視吳三桂,但有心人卻将其暗中誣陷,污蔑其另有圖謀。康熙君臣兩難,隻得聽憑朱國治在雲南自生自滅。

為保家人免遭淩辱,不得已親自了結

時日漸久,朱國治徹底了解到自身的絕境。作為吳三桂的眼中釘,他别無出路,隻有殒命一途。倘若輕舉妄動,吳三桂必将加害其妻兒。朱國治苦心孤詣,無計可施。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此時,欽差哈赤塔為報信于朝廷,意圖帶朱國治一同逃脫。朱國治深知,即便有逃脫的可能,吳三桂的探子亦遍布雲南,徒勞無功。更何況,孑然逃脫隻怕遭受朝廷嚴懲。

朱國治審時度勢,了解到此前種種針對自己的行為,不過是吳三桂借機報複。為保全清朝江山社稷,朱國治唯有選擇最後的出路。

偎于寂夜,朱國治獨自端坐,決意以親手了結家人生命的艱難方式,避免吳三桂淩辱。他懷抱沉痛,躊躇滿志,終于下定決心。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清晨時分,朱國治先是将妻子送離塵世。朱夫人含冤離世,終身矢志不渝。接着,朱國治走入兒女卧房,淚眼婆娑,親手割斷兩個兒女的生命之火。

昔日的朱家骐骥,今朝化為焦土。然而對于朱國治而言,這是唯一能保全家人免遭淩辱的方式。他悲憤交加,卻又不得不如此決絕。

朱國治最終選擇殉國殉忠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親手了結家人性命後,朱國治反過來審視自己的人生際遇。作為一介布衣,他早年就以直言進谏著稱于世,遭受了不少冷遇。及至康熙親政,朱國治才獲重用,奉命前往雲南監視吳三桂。

不料吳三桂陰險狡詐,暗中設下重重困局,将朱國治家眷囚禁,意圖逼朱國治就範。朱國治拒不低頭,甯可親手斷絕骨肉生命,也不願蒙羞就範。

就在朱國治準備自盡之時,他突然反轉過來,決心一力扭轉乾坤。吳三桂雖然暗算有方,卻未能完全了解朱國治的忠勇之心。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朱國治暗思:我此番前來乃奉旨監視,雖然不得善終,但若就這般自絕于九泉之下,豈非辜負了康熙陛下的殷切期望?我已無家可歸,唯有一死以報國恥!

于是,朱國治立刻展開行動,先是率領家丁劫掠武器軍火,再聯合殘餘朝廷力量發動起義。他雄心勃勃,揭竿而起,意圖借此機會扳回一城。

起初朱國治攻勢洶洶,吳三桂疲于防守。但畢竟朱國治力量孤單,吳三桂調遣大軍不日便将其包圍。朱國治親率親軍奮勇殺出,在激戰中力竭殒命。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曆史的無情嘲弄,朱國治遭受冤屈

朱國治戰死沙場,卒亦英勇。然而他的忠心卻遭受曆史的無情嘲弄,被冤屈至極。

起初,吳三桂為掩飾罪行,誣陷朱國治"擁兵自重,謀反朝廷"。康熙親政之初,權力未完全掌控,隻得聽信讒言,将朱國治逮捕處斬。

康熙王朝:朱國治為何不送走一雙兒女卻要親手殺死,其中有何隐情

數年後,吳三桂徹底反叛,康熙方恍然大悟,意識到朱國治乃忠臣一介。但為時已晚,朱國治的冤案無人申張,隻能被載入史冊,終成遺憾。

更令人發指的是,朱國治家眷雖然遭遇不幸,卻也難逃厄運。吳三桂雖敗于康熙,但其部下仍然肆虐雲南,将朱國治妻兒盡數殺害,以洩私憤。

當年,康熙曾經親口許諾要為朱國治昭雪。然而不幸的是,康熙執政後期,已漸漸迷失理想,更多地迷戀于征服戰争。他雖時有懷念朱國治的一片癡忠,但始終未能為其昭雪。

結尾

如此說來,朱國治堪稱是真正的冤魂。他為國捐軀,最終卻遭受如此對待,可謂冤莫大焉。即便在晚年,康熙也深感自責,将朱國治的棺椁安放于陵園中,希望能以此來彌補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