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過小米和蘋果的對比了解差異化

作者:cherry2118

自帶流量的雷軍在造車上又火了一把。今年10萬輛的目标實在令一衆車企羨慕嫉妒恨了。不論别人叫他雷布斯還是叫他雷斯克,我都覺得小米是在認真做産品和服務的企業,雖然有時候我覺得小米草根的東西依然非常的濃厚,比如對一個水杯也要介紹說開了15次會令我費解。另外,我也實在看不清楚小米手機到底和其他的安卓機之間有沒有差異化?就像白酒隻有茅台酒和其他酒一樣,手機行業也隻有蘋果手機和其他安卓機。剛好今天蘋果釋出了2024财年第二季的報告,可以對比下資料,看看小米和蘋果的差異到底在哪裡,有多大?

小米高端之路還很漫長,差異化不是說你想做到就可以做到的,但是我驚喜的看到小米已經在做一些自己的東西了,比如終于跟随華為的腳步做出了澎湃系統,人車家全生态更是業内首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東西,雖然最後通過對比蘋果發現小米差的很遠,但是,無疑小米是走在一條正确的道路上的,隻要方向對了,它早晚也可以取得成功。雷軍如果真的想對标蘋果,那絕對不是簡單的手機性能的對比。高性能和成本效益并不是問題的關鍵,差異化才是問題的核心。為什麼蘋果使用者粘性那麼強?為什麼蘋果的服務業務可以連續5個季度保持高速增長?蘋果和其他廠商之間的差異到底在哪裡?這才是問題和核心。

通過小米和蘋果的對比了解差異化

01

COMPARE

小米全年财務資料和蘋果單季财務資料的比較

小米2023年整體的營收2710億,其中手機業務收入1575億,IoT與生活消費801億,網際網路服務業務301億,境外收入占比44.9%,手機出貨量1.45億部,IoT聯結裝置7.39億,月活使用者6.41億。讓我們對比看看蘋果2024年Q1的資料對比,真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人民币兌美元匯率按照7.2:1計算)

通過小米和蘋果的對比了解差異化
通過小米和蘋果的對比了解差異化

蘋果Q1的營收6534億(907.5億美元),其中手機業務收入3309億(459.6億美元)其他Mac、iPad和其他可穿戴家居和配件等我算到一起大概是1506億(209.2億美元),服務收入1717億(238.6億美元)看到這個資料,我還是比較意外的,我知道小米和蘋果之間差距巨大,但是沒想到會這麼大。要知道這隻是蘋果一個季度的資料啊,難怪說蘋果是手機裡的茅台,真的一點不假,蘋果一個季度的營收是小米一年的2.4倍,而手機一個季度是小米全年的2.1倍。營收如果按照一年平均來算那就是9.6倍,接近10倍的差距啊。難道這就是蘋果可以說不造車就不造車的底氣嗎?因為沒有差異化是以最後的結果就是這樣。難怪段永平會說看懂了蘋果,要知道他可是在OV都有辦公室的人啊,他對手機的了解應該是勝過絕大部分人的,他會在蘋果下重手是有原因的,對此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當很多人都再說蘋果手機的銷量又下降了,蘋果手機又賣不動了,我們又遙遙領先的時候,不知道他們看到這個資料會不會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營收看完再看利潤,蘋果營運利潤279億美元,淨利潤1701億(236.3億美元)對比小米的淨利潤192億(采用非國際标準計量的經調整後的全年淨利潤)蘋果一個季度的利潤是小米一年的8.8倍,如果按照一年平均來算那就是整整35倍。難怪雷軍要壓上自己的全部去造車呢,手機小米可能永遠都翻不過蘋果這座大山了。差距實在是大的離譜。

02

DIFFERENT

蘋果和小米的服務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蘋果的資料這麼強大?如果看市占率,小米也是全球第三的存在啊,為什麼實際結果差這麼多?為什麼蘋果可以獨占全球85%的利潤?為什麼這麼多手機廠商打不過一個蘋果,這裡面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關于這些問題,網上有太多的答案,但是在我看來很多都沒有抓到問題的本質,甚至很多都是錯的。比如,有人說蘋果手機的強大是因為它是第一個做出了颠覆世界的智能手機,在世界手機界是絕無僅有的霸主,蘋果有巨大的品牌溢價。這是理由完全是錯誤的,它犯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理論錯誤,蘋果并不是因為其強大的品牌溢價讓其成為最賺錢的手機品牌,而是因為他是最好的手機才有了巨大的品牌溢價。手機市場除了蘋果外其他産品之間競争是異常激烈的,可以說是刺刀見紅的拼殺,能活下來都實屬不易,蘋果的品牌溢價,并不是因為它是第一個智能機的發明者。而是因為它有别人沒有的東西。

另外還有一個觀點說是因為蘋果産業鍊的強大,這個理由在我看來更是無稽之談,實際整個手機的供應鍊都在中國,蘋果的供應鍊裡很多同時也在做安卓機。從性能上看蘋果的性能絕對不是最好的那個。至少很多人喜歡對标蘋果,但是性能碾壓蘋果的手機依然賺不到蘋果這麼多利潤。

最近又看到一個分析說是因為蘋果出貨量大降低了硬體成本,同時研發被攤薄,提升了利潤,不得不說,這些理由表面上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細分析後會發現實際情況并不是如此,其他競争對手也擁有巨大的産量,也可以攤薄成本,也有很強的議價能力(比如小米),但是為什麼隻有蘋果能在競争這麼激烈的市場下拿全市場85%的利潤,因為它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有自己強大的護城河,有别人沒有的東西。

我覺得蘋果的強大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差異化。它的使用者體驗是其他手機廠商沒有辦法給予的。通過其獨立的ios系統所建立起來的手機生态才是蘋果真正的殺手锏。人們之是以願意花更多的錢買性能不如别家的蘋果手機,是因為他們離不開蘋果給予的生态系統,因為别人給不了他蘋果的服務和使用者體驗。它把差異化做到了極緻,它有别人沒有也不會的東西。并不是說你有一個與衆不同的系統,你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閉環生态,你就具有了差異化,我們更加應該關注的是你的生态裡都有什麼。蘋果的裡面有雲計算、音樂、流媒體視訊、支付、廣告等另外蘋果的應用商店裡的其他的第三方應用APP也要給蘋果付費,使用者下載下傳付費應用,蘋果也會抽成,這裡面到處都是賺錢的地方,另外,蘋果公司通過不斷的推出新技術和新應用來強化自己的生态系統,成功的吸引了大量的使用者,并且保持了高使用者忠誠度,這個使用者粘性應該是手機行業裡做到最好的一個沒有之一。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蘋果的服務收入可以連續5個季度增長,而且未來會持續的增長。

通過小米和蘋果的對比了解差異化

03

DATA

小米和蘋果的使用者保有量和付費使用者資料

最近大道段永平發文說應該重點關注蘋果的保有量,而不應該隻關注一時的銷售量和市占率。對此我深有體會,裝置保有量應該是一個比市占率更加重要的名額,小米的手機月活資料應該就是保有量,有多少呢6.41億(大陸月活更是隻有可憐的區區1.55億)。但是蘋果有多少呢?2024年Q1(2023年4季度)财報後的電話會議上說超過了22億台的活躍裝置(估算的iPhone的保有量大概在15億部)。這樣看蘋果的保有量大概是小米的2.5倍,但是蘋果真正厲害的是基于這個保有量所産生的付費業務的訂閱人數,有多少呢?超過10億。相比較小米的付費使用者數可能會更加少(年報裡沒有披露付費使用者的數量)我估計是可以忽略不計了吧。之是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是蘋果和小米提供的服務是不一樣的。特别是在付費内容方面,小米主要是依靠第三方合作來營運。

04

COMPARE

和蘋果的應用比小米還差點啥

我們國内蘋果裡很多應用服務都是關閉的。是以可能無法完全感受到蘋果的強大。簡單看幾個差異化的應用吧。

App store/Apple store這兩個應該不用介紹了,對應的小米系統裡的小米商城和應用商店。這個應該是說強大使用的APP越多就越賺錢(廣告和分成)。是以這兩個部分應該也沒有特别多的差異化。

從内容上看,蘋果娛樂這塊做的非常好,Apple music+庫樂隊,别的應用先不說就apple music國内就沒有一個能比的。不論是騰訊音樂還是網易雲音樂和apple music比都差一點,首先是海量的資料,它擁有1000萬首以上的歌曲,另外它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聽歌習慣推薦個性化的歌曲,無損的音質帶來沉浸式的體驗,另外可以在蘋果的所有裝置中同步。小米選擇和騰訊合作做音樂本身就不是正确的選擇,因為兩個公司的産品怎麼做也不能做到完美融合,雖然這已經是小米最好的選擇。但是和蘋果比較無疑差了一截。另外,蘋果還提供了一個庫樂隊的應用,庫樂隊能夠将您的iPad 和iPhone 變成一套觸控樂器和功能完備的錄音工作室,這樣無論身處何地,您都能夠創作音樂,這也是蘋果自己獨有的東西,雖然這個應用可能比較小衆,但是卻是一個完美的差異化産品。

Apple 播客是Apple的内建應用。通過播客可以發現娛樂、資訊和激勵的音頻故事。探索喜歡的節目,從娛樂、喜劇到新聞和體育。這個類似于喜馬拉雅的應用,睡覺前助眠經常聽這個,裡面的内容做的也非常的好。這塊小米選擇和蜻蜓FM合作,将其應用打包到了小米的生态中,但是和音樂一樣,隻能說它也有,但是和蘋果沒法比。

Apple 健康,配合手表應用記錄你身體狀況的方方面面,這個應用小米的運動健康做的也還不錯,至少這塊小米是自己在做,點個贊。

Apple 視訊+TV,這個應用太可惜國内不可以使用,apple可以通過iTunes裡購買很多的視訊内容,非常強大,正是因為蘋果這塊對國内使用者取消了,是以我們的騰訊視訊和愛奇藝B站才能活的還不錯,雖然我們用不到這個應用,但是從國外同僚那裡還是了解到這個應用也是非常的強大的,小米視訊這塊做得比較簡單粗暴,把愛奇藝,芒果,華視和咪咕等視訊内容整合到一起賣會員,我比較好奇的是這樣的付費使用者叫的使用者費裡有多少最後到了小米的口袋呢?

Apple 翻譯這個應用小米實際上也有,而且小米其實做的也還不錯,就是有時候準确性還不夠高,相信假以時日小米會做到更好,點個贊。

Apple 股市,這個應用是我比較喜歡的應用,蘋果的這個應用裡可以看全球絕大部分的市場和個股,不論是美股,港股,還是我大A股,甚至歐洲和日本的股票,你都可以找到,這是我用過最全面的股市軟體,小米以後能不能也做一個呢?

另外還有apple pay 、iCloud、地圖、備忘錄、指南針、測距儀、備忘錄、語音備忘錄、safari浏覽器,對了還有大名鼎鼎的siri…有太多新的東西等着你去探索,這就是為什麼用慣了蘋果的人就不想再換手機的原因吧。總結一下吧,蘋果的應用生态已經可以涵蓋我們平常使用的所有應用了,但是關鍵的是每一個應用蘋果都做的非常好,是以它擁有強大的使用者粘性,人們原因為付費的服務付費,雖然已經強大如蘋果,但是它依然還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推出更好的應用來拓寬和鞏固自己的護城河,比如庫樂隊這個小衆的應用,可能别人根本不可能去做這麼一個小衆的東西,但是蘋果會,隻要是能增加自己差異性的東西蘋果都會努力的做好,這就是蘋果的強大,蘋果就這樣成為唯一的蘋果。現在小米也有很多模仿蘋果的應用了,有一些做的還不錯,但是整體看和蘋果的差距依然巨大,這差距絕對不是提高一下硬體的性能就可以彌補的,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希望下次小米金凡演講的時候可以拿這塊一一做個比較,可能那時我才會覺得小米真的強大了。

05

FINAL

寫在最後

不知不覺得寫多了,其實對于蘋果差異化還可以具體的展開講講,今天也就是大概說了一個皮毛,如果以後有機會再詳細聊聊吧。這裡最後總結一下,小米的網際網路服務主要依靠的是廣告和遊戲或其他第三方應用業務的平台分成,是以它的增長是非常緩慢的2023年僅增長了6%。而蘋果手機服務業務的成功是建立在其強大的系統平台和生态上的,除了廣告和第三方應用的平台業務分成外,蘋果最厲害的一點是它擁有巨大的付費業務群,通過apple music ,apple 視訊這些應用不斷提升使用者粘性,不斷增加使用者增量,今天的蘋果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付費使用者群體,放眼全球還沒有一個對手能對此産生挑戰,三星不行,華為不行,國内其他小米OV更是差的很遠。對于未來其他廠商能否攻陷蘋果的護城河本人持負面看法。個人認為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蘋果都不會有一個真正的對手。

就像研究白酒找到了茅台就不想再研究其他公司一樣,研究手機找到了蘋果後就不想再去研究其他的公司了。投資就是比較,當你研究某個行業或公司的時候,你發現了更好的一家,這對你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隻可惜蘋果隻在美國上市,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無法買入的,不然我一定會像段永平一樣下重手,至少要配置1/6的資産在蘋果上。也許未來我們會有這個機會買入蘋果。

不過,我确實也看到了小米的進步,特别是人車家全生态的小米澎湃系統,可以說小米已經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我相信随着時間的推移,小米的系統會越來越完善,使用者粘性也會越來越高。另外,小米在内容建設上的缺失隻能通過和第三方大企業的合作把最好的内容呈現給它的使用者。就目前的現狀看,隻能說小米這塊沒有差異性,未來如果有機會小米能獨立做出内容豐富的應用,我相信小米會更加的強大,我相信小米還可以做到更好。

雖然現在的小米和蘋果比差的很遠,但我相信未來的小米一定會努力補足短闆,在差異化上做的更好。AI也許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希望小米可以抓住這個機會,今年6月份蘋果的開發者大會上蘋果會公布AI的進展,雖然AI這塊蘋果落後了,但是我相信蘋果後面會迎頭趕上。就像雷總說的,他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三塊,汽車,澎湃系統和AI一樣。我覺小米最重要的應該是人車家的全生态系統,這個是最重要的部分,對内部的應用進行優化,如果真的要對标蘋果我覺得應該從這裡對标。如何提升小米的使用者粘性,增加小米的使用者數量和留存,我想蘋果這裡就有全部的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