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匡胤突然“離奇”駕崩,留下24歲孤寡皇後,趙光義登基如何對她

作者:小何小何滿目星河

趙匡胤突然"離奇"駕崩,年僅24歲的宋皇後宋氏頓時成為孤寡皇後。此時國家正處于皇權交接的關鍵期,接下來誰将主掌大權,将決定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宋氏作為正室皇後,理應為趙匡胤的兒子繼承皇位保駕護航。但意外來得太過突然,難免引發内憂外患。趙光義迅速奪取皇位,令人揣測他對嫂子宋皇後将作何等安排?後世有評論稱趙光義"薄情寡義",難道他真的狠下心腸,對宋皇後從心所欲不利?皇權之争究竟将如何收場,宋氏這個年輕孤寡皇後又将遭遇何種命運?

皇權繼承之争,趙光義奪權登基

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駕崩突如其來,這位開國功臣英年早逝,竟然未及為宋朝皇位繼承人做出任何交代安排,朝中大臣一片狼藉,全然不知皇室将何去何從。

當時雖然趙匡胤育有兩個兒子,但長子趙德昭與趙皇後賀氏所生,性格孱弱,平日裡深受趙匡胤冷落,顯然不在繼位人選之列。次子趙德芳出自續弦妻子王氏所生,才疏學淺,趙匡胤生前也未曾指點過他繼承大統。趙匡胤臨終前,隻是将趙德芳交給了嫡傳的宋皇後暫時照應。

宋皇後雖然年紀輕輕,但家世出身名門,自幼教養良好,當下情勢她也看得分明。她明白趙德芳年紀尚小無法繼位,而趙德昭更是不受趙匡胤器重,是以暗中遣人通知了另一個趙家子嗣秦王趙德芳,準備為他輔佐登基。

不料事情傳至趙光義耳中,趙光義對此深感憤怒,他向來認為自己才是趙匡胤一手培養的接班人選。當年趙匡胤建立大宋江山時,趙光義可謂立下赫赫戰功,屢建奇勳,在軍中聲望極高。趙匡胤也确實一度有意将大權傳于趙光義,隻是最終心意有所更改。

趙匡胤突然“離奇”駕崩,留下24歲孤寡皇後,趙光義登基如何對她

消息一傳開,趙光義第一時間召集了麾下親信武将,率領數萬禦林軍在都城虎視眈眈,恫吓朝野文武。他借口護衛皇陵,實則是要制衡宋皇後的軍權,同時也給宋皇後施加壓力。朝中大臣見狀大驚失色,都不知朝政将何去何從,隻得聽任趙光義擺布。

宋皇後雖然有意培養趙德芳繼位,但面對趙光義的武力威脅,她畏手畏腳,無從下手,終于在趙光義的逼迫下,不得不宣布讓位。趙光義趁熱打鐵,迅速召集文武百官在紫宸殿上請安,接着一氣呵成自行加冕登基,正式稱帝号太宗,宋朝從此改朝換代。

趙光義此番霸氣奪權,橫掃了趙匡胤先前安排的皇位繼承人選,無疑暗藏了滔天的權力的野心。他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以武力相逼,逼迫宋皇後退位,雖然算不上篡位,但已然是先聲奪主。而這一切,都是源于趙匡胤生前未能明确王儲人選導緻的。

趙光義對待宋皇後囚于宮中

奪取皇位之後,趙光義迅速開始整頓朝政,同時也處理了與宋皇後的關系。作為趙匡胤的遺孀,宋皇後身份地位非同小可,但趙光義對她卻毫無寵愛之意,反而将她軟禁于宮中,生活窘迫。

起初,趙光義将宋皇後安置于西宮居住,看似給予一定禮遇。但實際上,宋皇後在西宮期間根本就是被軟禁狀态,不得出宮半步。趙光義嚴密監視着她的一切行蹤,任何可疑的舉動都會受到限制和責罰。宋皇後不得自由活動,更不得與外界來往往返,等同被隔絕于世。

西宮的宮人侍從也都是趙光義的親信,她們時刻監視着宋皇後的一舉一動,對她動向了如指掌。這些宮人手中也集中了所有西宮的大權,宋皇後寸步難行,處處受制于人。趙光義如此安排,無非是防止宋皇後與外界勾連,避免她對自己的統治構成任何威脅。

趙匡胤突然“離奇”駕崩,留下24歲孤寡皇後,趙光義登基如何對她

十年之後,趙光義竟将宋皇後遷居到了東宮。表面上是給予更高的禮遇,但實際上東宮與西宮如出一轍,同樣也是嚴密監控、軟禁的牢籠。趙光義在東宮也安插了大批眼線,讓宋皇後無法同任何外人接觸。

在東西兩宮居住期間,宋皇後生活陷入了極度困境,衣食住行無一不受限制,幾乎就是被囚禁于宮中。宋皇後曾數次想要探視趙匡胤的陵寝,以示對先皇的敬意,但都遭到了拒絕。她每天隻能在宮中無所事事,閑坐空度時光。

趙光義不許她随意出宮,也不允許她讀書習字、詩作吟賦,就連一些小小的娛樂活動也被嚴格禁止。宋皇後被囚禁在宮中,幾乎沒有任何正常的生活方式,每天隻是在等待時光流逝。她雖然有皇後的頭銜,但實際上隻是一個被囚禁的俘虜罷了。

宋皇後遭遇不公平待遇

在宮中被軟禁多年後,宋皇後一度還曾寄希望于兒子們能夠解救自己,但兒子們相繼早逝,她再也無兒無靠,生活陷入了更加絕境的境地。趙光義不僅對宋皇後毫無人道關懷,就連最基本的權利也予以剝奪,對她的冷遇堪稱人神共憤。

當年宋皇後最寵愛的就是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趙德昭出自原配賀氏,趙德芳則出自續弦王氏。趙匡胤駕崩後,宋皇後原本就想扶持趙德芳繼承大統,但無奈遭到趙光義阻擊。兩個兒子能否繼承大宋江山已是遙遙無期,但宋皇後還希冀他們能以皇嗣的身份解救自己。

誰知趙德昭和趙德芳相繼英年早逝,離世時年紀都不過二十出頭。宋皇後親眼目睹兩個兒子相繼離世,自己身為母親卻無能為力,心情可想而知地痛苦萬分。從此她在宮中再也無任何親人撐腰,徹底淪為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家寡人。

趙匡胤突然“離奇”駕崩,留下24歲孤寡皇後,趙光義登基如何對她

就連最基本的喪葬權利,趙光義也予以剝奪。宋皇後親臨終為兩個兒子料理後事,本打算為他們準備隆重的皇家喪禮。但趙光義不僅不允許皇家喪禮,甚至連普通的喪葬程式都禁止進行,令宋皇後痛心疾首。

宋皇後去世多年後,趙光義依舊心懷芥蒂,拒不允許朝野大臣為宋皇後舉行吊唁儀式。有幾位年富力強的大臣公開抨擊趙光義的無理做法,竟遭到趙光義重罰,被打入冷宮貶谪他鄉。

更令人發指的是,趙光義遲遲不為宋皇後與趙匡胤合葬。宋皇後畢竟是趙匡胤的正室皇後,合理合法的皇後身份無可置疑。但趙光義執拗己見,認為宋皇後是逆趙匡胤遺囑扶植他人的"陰謀"分子,是以拒不讓她與趙匡胤合葬。

直到數年後,趙光義在宋太宗的百般勸說下,才勉強答應為宋皇後與趙匡胤合葬。但喪禮規格極為簡陋,與趙匡胤的皇家陵寝極不相稱,也讓宋皇後皇後身份盡失尊嚴。

宋朝建立初期局勢動蕩

趙光義雖然憑借武力奪取了皇位,但他的權力基礎并不穩固,宋朝建立初期局勢就陷入了動蕩之中。一方面是趙光義與哥哥趙德昌的兒子之間産生了激烈的權力鬥争,雙方甚至一度爆發武裝沖突;另一方面,趙光義為了鞏固自身統治,不得不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外戚權力。

趙匡胤去世後,其次子趙德昌原本有望繼承帝位。但趙光義出身衛戍,又以武力威脅宋皇後退位,是以奪取了皇位。趙德昌雖然無緣登基,但他的兒子秦王趙德芳卻屢次與趙光義發生沖突。

趙匡胤突然“離奇”駕崩,留下24歲孤寡皇後,趙光義登基如何對她

趙德芳一度想利用宋皇後扶持自己複位,但趙光義先發制人,先下手為強将其監視起來。之後秦王趙德芳更是多次聚集黨羽,在都城附近謀反作亂。雙方一度火并,爆發了數年的小規模武裝沖突和内讧,令朝野局勢極為動蕩。

最終趙光義平定了這場内亂,将趙德芳所有家族成員盡數囚禁,剿滅了他們的殘餘勢力。但朝野上下對趙光義的奪權手段都非常不滿,處處流露怨氣。趙光義為了穩定統治,隻能加強中央集權,遏制地方和外戚的權力。

他将宗室權貴召回京師,嚴格監控他們的行蹤,暗中有所防範。同時他也大肆任命自己的親信入朝為官,藉此增強朝中的實力。而那些效忠趙匡胤的舊部,趙光義則借故大加排斥,避免他們對自己的統治構成威脅。

趙光義曾是趙匡胤的心腹大将,在建立大宋功不可沒。但為了奪取皇位,他不得不剪除趙匡胤舊部的勢力。一些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将就這樣被邊緣化,連年老體衰也難免受到株連。

即便如此,民間依然充斥着蓄謀作亂推翻趙光義的流言蜚語。趙光義為了鞏固統治,不得不加大軍費開支,用武力震懾朝野。這無疑加重了宋朝建立初期的财政負擔,也影響到人心穩定。

宋太宗寬恕宋皇後

盡管宋朝開國之初局勢動蕩不安,但宋太宗趙光義的權力還是漸趨穩固。經過多年艱難的統治,他終于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直到宋太宗在位晚年,他才有機會重新審視對宋皇後的嚴酷對待。在宋太宗的寬大處理下,宋皇後最終得到了些許寬待。

趙匡胤突然“離奇”駕崩,留下24歲孤寡皇後,趙光義登基如何對她

宋太宗上台之初,對宋皇後實行嚴酷政策确有其原因。一來是擔心宋皇後聯合外戚謀反;二來是懷疑她與趙匡胤先前的繼承人選勾結;三來也是出于對皇權的獨斷獨行。是以宋太宗一直将宋皇後軟禁在深宮,加之監視和囚禁生活,待遇極其有限。

但是随着趙光義執政多年,他的權力越來越穩固,對繼位之路也漸漸釋懷。加之宋皇後也逐漸步入暮年,雙方都默默服了對方的氣。這才為日後寬恕宋皇後留下了可能。

宋太宗到晚年時,身邊也漸漸充斥着一些寬厚愛民的賢良文臣,他們乘機為宋皇後求情,希望宋太宗能夠開恩。其中最積極的就是宋太宗的長子宋仲明了。宋仲明上疏多次主張給予宋皇後較高的禮遇,并将她從囚禁狀态中解脫出來。

終于在文武百官的再三勸說下,宋太宗才勉強同意改善對宋皇後的待遇。他指令撤走了東宮的監視人員,解除了對宋皇後的嚴密監控。同時也恢複了宋皇後的一些基本生活待遇,比如允許她适當出入宮外等。

結尾

不過宋太宗依然沒有完全釋放宋皇後的自由,仍然對她實行一定程度的軟禁。比如宋皇後外出時仍有侍衛跟随,出行路線和時間都有嚴格規定,絕不允許她擅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