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作者:遊戲精彩

70萬群眾耗時30年建造的陵墓,建造完成之後皇帝一聲令下,一萬多名工匠,直接被堵死在了陵墓的通道之中。

他的陵墓是中國第一個世界文化遺址,更是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這個皇帝就是始皇帝嬴政,他的陵墓同時也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始建于秦始皇時期,秦二世二年竣工,曆時39年,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寝。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秦始皇陵

有内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鹹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着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内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财富。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準許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史記》中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馀萬人,穿三泉,下銅而緻椁,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在13歲即位時就開始建造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将章邯監工。這項工程長達39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讓人難以想象。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公元前210年,50歲的始皇帝得了重病,結果一病不起,病逝于沙丘。同年9月,始皇帝的喪事在鹹陽舉行,而他葬入的陵墓就是秦始皇陵。

秦始皇的陵墓位于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在城東5公裡的地方。秦始皇陵的南方是骊山,北面是渭水。

中國古代是一個璀璨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文化都在迸發,比如風水!

古時候的帝王很是信奉,在始皇帝時就有遠訪仙山求得長生藥的徐福;再說秦始皇陵的位置,從衛星地圖上來看,從骊山到華山,像是一條巨龍攀附在大地上,而秦始皇陵就處于龍眼,畫龍點睛的位置。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提起秦始皇陵就不得不說一下兵馬俑。

你以為兵馬俑在哪裡?是在皇陵裡面嗎?它們兩個是一體的嗎?

其實啊,秦兵馬俑隻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之一!而隻是一個陪葬坑就被稱為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了,那麼,秦始皇帝陵又該用怎麼樣的字眼去形容呢?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古代詩人王維有《過秦皇墓》一詩:

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

有海人甯渡,無春雁不回。

更聞松韻切,疑是大夫哀。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這首詩描述了秦始皇陵的景象,概括了其氣勢的非凡和豪靡奢侈;說秦王的陵墓像山一樣高,墓穴像是一座地下宮殿,裡面有明珠做的日月星辰,水銀做的江山湖海,還有黃金制的飛雁,可以說是富麗堂皇!

當然這隻是王維詩中的描述,真實的景象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們都沒有再去探究的辦法。我們無法知道真實的皇陵到底是怎麼樣的;也無法知道地宮裡面到底埋藏了多少的奇珍異寶。

秦始皇陵的地宮到底有多深?始皇帝的屍骨是不是還是完好無損地存在?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記》中有關于秦始皇陵的一段描述,翻譯成現在的白話就是說:“秦始皇帝陵墓向地下挖到泉水之下,然後用銅汁澆築加強;地宮中修建了宮殿樓閣和百官的位次。地宮裡面布滿了奇珍異寶,為了防止其被盜,裡面設計了一觸即發的暗箭;墓地的穹頂還裝飾有寶石明珠,象征着天體和星辰;下面是百川和五嶽,還有着九州的地理形勢。

地宮中灌注了大量的水銀,用機關來驅動水銀的流動,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面漂浮着金子制作的野雞,墓室裡的燈火都是用的人魚膏制成的長明燈。

埋在地宮裡面的奇珍異寶,被司馬遷用一句“徙藏滿之”而概括,裡面包含了星羅萬象,說不盡的奢靡奢華。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秦始皇墓也沒有一直安甯下來。

後來的項羽帶兵進入關中,帶兵進入陵墓,将墓室的東西能看到的一件不留地帶走,說是當時運東西的人就達到了30萬之巨!且一直30多天都沒有運完!

縱觀陵園工程,前後可分為三個施工階段。

初期階段。秦王統一全國,開始了陵墓的設計和主體的施工,奠定了陵園的規模和格局。

中期階段。從統一全國到秦始皇三十五年,曆時9年,為陵園工程的大規模修建時期。最多72萬囚徒來大規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園的主體工程。

最後階段。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曆時3年多,這一階段主要是陵園的收尾工程與覆土任務。

而在最後的階段,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打到了距陵園不足數華裡的戲水附近,秦帝國危在旦夕。此時已擢升少府令的章邯建議:“盜已至,衆疆,今發近縣不及矣,骊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二世當即準奏,命章邯率領修陵大軍回擊起義軍,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園工程不得不草草完工。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曆史遭遇

《史記·高祖本紀》 、《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 記載,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難。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30多萬人搬運了30多天!

《漢書·劉向傳》也有記載,有一小孩在秦陵附近放羊,結果有一隻羊掉入地洞中,小孩子打着火把到地洞中去尋找,不料竟然走進了秦陵地宮,引發大火,将秦始皇的棺椁燒掉了 。

新莽末年,赤眉軍盜;魏晉石虎盜掘秦陵;唐代末年,秦始皇陵經曆了一次大規模的破壞。還有宋代、清代、民初時期,秦始皇陵都曾遭遇過外來勢力的破壞。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兵馬俑

你看過兵馬俑嗎?本人有幸見過一回。

兵馬俑最早是被陝西農民打井時發現的。當時不明是以的村民将破碎的陶人當作神靈的化身頂禮膜拜;而事實上,這就是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馬俑。

沒有人對兵馬俑仔細地觀察過?秦兵馬俑的外觀特征是高度寫實的制作技藝,也就代表着秦兵馬俑和真人極其相似,這與曆史上其他朝代的陶俑寫意的做法有着明顯的極大的差别和對比。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國内外的專家曾經提出過,秦兵馬俑的塑造可能是借鑒了羅馬人寫實的雕像手法;甚至有說法說兵馬俑是外國人做的。

當然,以上的說法都是無稽之談,拿别人的東西當作自己的東西也是不可取的。事實上,秦兵馬俑使用的是中國古代——泥條盤築法。是秦人自己的雕塑手法,兵馬俑也是秦人自己的藝術精品。

70萬群眾耗時30年造成,中國最大規模的陵墓你知道是哪座嗎?

始皇帝開拓了自己心中的國度,千古一帝的稱号也真實地形容了秦王嬴政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兵馬俑形象逼真,氣勢磅礴;它們有序地排列成龐大的軍隊;當我們面對它們的時候,仿佛有一種聲音在我們耳邊回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