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這回制裁華為,為什麼沒有像之前一樣引起軒然大波?

作者:風起科技

已開啟全網維權,搬運抄襲舉報

5月7日,美國政府突然宣布,取消了高通和英特爾向中國華為公司出口晶片的許可證。這一消息在國内并未引起太大反響,股市也未見太大波動。

美國這回制裁華為,為什麼沒有像之前一樣引起軒然大波?

這與美國2018年開始對華為展開制裁時,引發的軒然大波形成強烈對比。

大衆已對美國制裁習以為常

2018年,當美國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開始全面打壓華為時,這一舉措令衆多中國群眾措手不及。

一時間,“中興”“華為”等詞彙成為國内最熱的話題,輿論場被美國的舉動占據。股市應聲下跌,群眾擔心華為命運未蔔。

美國這回制裁華為,為什麼沒有像之前一樣引起軒然大波?

但幾年過去,形勢發生了微妙變化。在美國一波接一波的打壓下,大衆已經逐漸習慣,見怪不怪了。

2018年時,美國的舉措還具有驚世駭俗的效應;但到了2022年,這已成為一種常态。群眾知道,隻要中國科技公司稍有建樹,美國就會出手幹預。

這次美國突然取消對華為出口晶片許可,并未在國内輿論場掀起太大波瀾。新聞排在網站首頁次要位置,評論數也寥寥無幾。

美國這回制裁華為,為什麼沒有像之前一樣引起軒然大波?

在股市上,除個别與美國相關的科技股外,市場并未出現系統性波動。

多年的美國打壓,已經将群眾的警惕性打磨得遲鈍。中國企業被美國制裁,已經成為一種“常态”。這次美國的舉動,對大衆造成的驚吓不及以往,已經見怪不怪。

華為晶片技術已實作自主可控

2018年初始,華為還高度依賴進口晶片,尤其是高端晶片。一旦遭到美國的切斷供應,華為的業務将面臨重創,甚至面臨癱瘓。正因如此,美國的舉措才能引起巨大反響。

美國這回制裁華為,為什麼沒有像之前一樣引起軒然大波?

但多年過去,在美國的持續壓制下,華為被迫自主研發晶片技術,且取得長足進步。從最初的低端晶片,到後來的5G、人工智能晶片,華為已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實作自主可控。

這次美國取消出口許可,重點是筆記本電腦用的台積電晶片。這類晶片技術門檻不高,屬于大衆化晶片,華為有能力自行研發生産。是以,這次美國的舉措對華為影響有限。

更關鍵的是,華為的核心業務在手機領域。而手機晶片早在多年前就已實作自主研發,這次美國的制裁舉措并不會對華為的核心業務形成緻命打擊。

美國這回制裁華為,為什麼沒有像之前一樣引起軒然大波?

華為不再像以前那樣高度依賴美國晶片,因而這次事件影響有限。

制裁重點不是華為手機晶片

這次美國制裁的重點,是禁止向華為出口筆記本電腦用的晶片。而前幾次美國制裁華為,目标都是直接瞄準其手機業務,比如切斷鋪天蓋地的安卓系統支援。

需要注意的是,華為在筆記本電腦市場的占有率還很低。根據統計資料,2021年中國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約為5500萬台,華為出貨量約為300萬台,市場占有率約5%。相比蘋果、戴爾等競争對手,華為在這一賽道并不突出。

美國這回制裁華為,為什麼沒有像之前一樣引起軒然大波?

是以,這次美國制裁重點打擊筆記本電腦業務,對華為影響有限。畢竟,華為的立業之本在通信裝置和智能手機,而非筆記本電腦。這與前幾次直接打擊華為手機業務形成強烈對比。

綜合來看,美國這次重點打擊華為非核心業務,因而影響較小。要真正對華為形成緻命打擊,還需直接切斷其手機晶片供應鍊。但在這一領域,華為早已實作自主可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