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作者:金融博覽财富雜志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作者|薛強「數字100資料研究院」

說起汽車金融,自2004年首批汽車金融公司正式成立以來,20年的時間,大陸汽車金融行業發展迅速。資料顯示,2016年至2022年,國内汽車金融行業規模從1萬億元增長至2.6萬億元,預計2025年行業規模将達到5萬億元。

其實,作為汽車全産業鍊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金融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援和推動。

例如,2023年8月11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修訂施行了《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2024年2月19日,再次釋出《汽車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表示要“引導汽車金融公司堅守專營專業消費信貸功能,豐富汽車消費信貸産品供給,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擴大内需”。

不僅如此,2024年4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優化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加大汽車以舊換新場景金融支援。這也是時隔6年汽車貸款比例的再次調整。這意味着,消費者購車貸款發放比例最高将可以達到100%,零首付買車有望成為現實。

不過,在汽車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汽車金融亂象也時有發生,如高利貸、套路貸、亂收費、暴力催收等,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并成為監管部門重點監管并嚴厲打擊的對象。

那麼,對于汽車金融,百姓的了解程度如何?參與情況怎樣?為此,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聯合《金融博覽·财富》雜志對全國5000位受訪者進行了深度的線上調查。

4成受訪者使用過汽車金融

對于汽車金融的了解程度,調查資料顯示,47.3%的受訪者表示“僅僅聽說過,未使用過”,40.0%的人表示“聽說過,也使用過”,僅有12.7%的人表示“未聽說過”。

其實,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随着消費信貸在大陸消費領域逐漸發展,以金融機構與汽車生産廠家聯合為主要方式的汽車消費信貸開始出現。後來,随着私家車的銷量井噴式增長,汽車消費信貸的主體随之擴大,新一代消費群體對于汽車金融服務的接受程度更高,汽車金融行業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從不同年齡段來看,“70後”“75後”和“80後”選擇“聽說過,未使用”的比例較高,而“85後”和“90後”則更多選擇了“使用過”汽車金融。從不同收入人群來看,收入越高,使用汽車金融的比例越高。

當問及受訪者“若選擇貸款購車的方式,首選的機構是什麼”時,調查資料顯示,70.7%的受訪者青睐“銀行類金融機構(包括信用卡)”;然後是“汽車金融公司”和“網絡金融平台(如京東白條、螞蟻花呗等)”,比例分别為47.6%和43.9%。除此之外,還有21.4%和8.3%的人選擇了“汽車貸款類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見圖1)。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其實,對于消費者而言,作為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在貸款方面更專業、信譽度更高、更可靠,且通常能拿到較低的利率,是以成為了消費者的首選。

對于汽車金融,受訪者比較關注“利息”“還款期限”和“手續費”

當問及受訪者“假如選擇汽車金融的方式購車,關注的因素有哪些”時,調查資料顯示,排名前三位的是“利息”“還款期限”和“手續費”,占比分别為68.2%、59.4%和55.6%。除此之外,選擇“審批速度”“審批條件和手續”“服務水準”“貸款機構是否有可靠資質”和“車貸産品品牌”的受訪者比例也分别達到52.6%、50.6%、35.1%、33.0%和22.9%(見圖2)。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對比來看,雖說貸款買車比較友善,甚至零首付就能享受到有車的便利,但其中也隐藏着一些風險,可能會使消費者陷入财務困境。是以,對消費者來說,需要擦亮眼睛,根據自身的實力去理性消費,并選擇可靠的貸款機構,同時還要對比不同機構的利率差異,了解計算方式,權衡還款期限和利息成本、手續費等,進而選擇最優的購車消費方式。

“首付2成、還款期限3年”最符合大衆需求

整體來看,購買“20萬-30萬元”“10萬-20萬元”小汽車的人群會考慮使用汽車金融服務,占比分别為34.3%和30.7%。同時,随着收入水準的提高,人們購車的價位較高時才會傾向于選擇汽車金融服務。

另外,對于汽車的首付和還款期限,人們的選擇如何?調查資料顯示,在首付上,選擇“首付20%起”“首付30%起”“零首付”“首付50%起”和“首付40%起”的受訪者比例分别為41.9%、29.2%、18.4%、6.3%和4.2%;在還款期限上,“36期”和“24期”排在前兩位,占比分别為40.7%和29.3%,然後是“12期”“48期”和“60期”,選擇的比例分别為11.8%、10.6%和7.6%(見圖3、圖4)。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可以看到,“首付2成”“還款期限3年”最受受訪者的青睐,也是大多數人能負擔的最優選擇。

而當問及受訪者“選擇汽車金融服務的原因”時,調查資料顯示,“可以提前享受到心儀的汽車産品”排在第一位,占比為59.5%;然後是“友善快捷”“利率在可接受的範圍内”和“找人借錢麻煩”,占比分别為43.9%、42.0%和37.2%。除此之外,選擇“身邊朋友都在用,很正常”“這是一種潮流和趨勢”和“優惠力度更大”的受訪者比例也分别達到33.7%、26.7%和22.3%(見圖5)。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近年來,随着汽車消費市場的不斷發展和金融科技的快速普及,汽車金融業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

“高利息欺騙”“違規收費”為主要的汽車金融亂象

當問及受訪者“目前汽車金融存在哪些不足之處”時,調查資料顯示,排名前兩位的是“貸款利率較高”和“申請手續繁瑣”,占比分别為46.7%和46.5%。除此之外,認為“貸款方案單一”“申請條件苛刻”“潛在‘陷阱’防不勝防”和“不能提前還款”的受訪者比例也分别達到41.3%、37.8%、34.7%和27.7%(見圖6)。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總的來說,消費者應清楚自己的負擔能力,在選擇汽車金融服務時,除了認真了解所有的條款和費用外,還應了解貸款公司的信用記錄和貸款政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其實,随着汽車金融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随之而來的亂象也屢見不鮮。當問及受訪者“聽說過哪些汽車金融亂象”時,調查資料顯示,“高利息欺騙”“違規收費”排在前兩位,占比分别為56.9%和53.0%。除此之外,選擇“汽車騙貸”“強制收取車輛解押手續費”“質價不符”“違規拖車”“個人資訊洩露”和“暴力催收”的受訪者比例也分别達到39.9%、38.9%、35.1%、32.3%、30.4%和23.3%(見圖7)。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對于汽車金融領域所存在的亂象,希望能進一步引起各方的重視,在逐漸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在監管部門、汽車經銷商、汽車金融公司、消費者等各方的努力下,逐漸消除亂象,讓汽車金融真正發揮出“助銷售、促消費”的力量。

對于應如何治理汽車金融亂象,調查資料顯示,63.4%和62.5%的受訪者認為“相關機構應建立和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機制”和“規範産品和服務資訊披露,依法保護消費者個人資訊”;也有55.9%和51.9%的人選擇了“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打擊不法行為”和“切實履行消費投訴處理工作主體責任,強化投訴源頭治理”。除此之外,還有40.4%和30.9%的人認為可以采取“加強金融宣傳教育,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和風險意識”和“壓實汽車金融公司消保主體責任,加強對合作機構規範管理”等措施(見圖8)。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另外,對于汽車金融的未來發展,調查資料顯示,49.6%的受訪者認為“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人們認識的逐漸加深,汽車金融的發展潛力巨大”,也有31.3%的人認為“短期來看,由于仍處在粗放階段,其發展将不溫不火”,還有11.3%的受訪者認為“由于存在諸多亂象以及競争激烈,不太看好汽車金融的未來發展”。

綜合來看,汽車金融是汽車消費的助推器,為汽車消費市場的高效運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相信,随着監管措施的日趨完善,汽車金融行業一定能夠進一步發揮産業金融的功能和作用,挖掘消費潛力、擴大消費需求、服務汽車流通,不斷推動中國汽車市場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

(責任編輯:劉強)

百姓汽車金融認知及參與情況調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