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小龍蝦的季節又來臨。這個被無數吃貨所熱愛的夜晚寵兒,你真的了解嗎?龍蝦看似美味無比,其中隐藏的健康陷阱你又知道幾分?
視訊加載中...
讓我們先來揭秘一下,你以為的蝦黃究竟是什麼?許多人愛吃蝦頭,認為那滿滿的“蝦黃”是美味的象征。但事實上,這并非它真正的身份。所謂的蝦黃,其實是小龍蝦的消化腺,它承擔着肝髒和胰髒的功能。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你們那邊小龍蝦多少一斤?今年小龍蝦便宜。
我前天晚上吃了4斤,昨晚上又吃了4斤,天王老子來了我都要先吸一口頭,我會不會嘎掉?
我愛吃頭,頭比尾巴好吃。我不聽我不聽王八念經。
正在吃,能不能不聽醫生的建議?
蝦頭,作為小家夥器官高度集中的地方,更是重金屬和毒素的“大學營”。河流、湖泊等自然水域經年累月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難免存在某些污染。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的小龍蝦,蝦頭無疑成了各種不良物質的集散地。在美味的背後,隐患潛伏。
蝦線,通常被誤認為是蝦屎的部位,确實需要仔細清理。然而,在對待小龍蝦的食用上,還有更加值得注意的事項。
對于痛風患者來說,小龍蝦無疑是一道必須遠離的“禁果”。高嘌呤的食物易導緻體内尿酸水準升高,而小龍蝦,正是這類食物中的“佼佼者”。更不用說,啤酒與小龍蝦的“黃金搭檔”身份,在這裡顯然成了健康的大敵。
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正确、健康地享受這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