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生運動這把火,燒到了美國國會,拜登不得不面對一個分裂的政黨

作者:立馬觀花

美國校園挺巴勒斯坦示威浪潮持續延燒,已經擴散到全美超40所學校,2000多人被捕。日前,沉默了許久的美國政府終于給出回應,總統拜登強調,允許學校示威者表達意見,但拒絕暴力抗議。很顯然,這并不能解決問題。

随着抗議浪潮高漲,學生和政府之間的沖突不斷更新,抗議人群除了靜坐和搭帳篷以外,開始人為設定障礙,多所高校發生暴力沖突,不少學校見狀紛紛宣布取消大型畢業典禮。其中最令拜登政府頭疼的,不是義憤填膺的大學生,而是随之而來的政治困局。

高校學生示威運動這把火,燒着的還有美國大選,拜登将不得不面對一個分裂的政黨。

美國大選即将開始,同時進行的還有兩年一次的美國國會選舉。而美國高校學生示威運動,對目前執政黨——民主黨的選情造成了較大的沖擊。

學生運動這把火,燒到了美國國會,拜登不得不面對一個分裂的政黨

【拜登就美國高校學生運動做出回應】

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的時候,民主黨隻在參議院獲得多數黨席位,且優勢并不明顯,衆議院反而是在野黨共和黨成了多數黨。這也導緻後來美國新的援烏法案在衆議院卡了很長時間。

現在,民主黨的要緊事就是在今年選舉年中保證其在參議院中微弱的多數席位。是以,在處理高校學生示威運動這件事上,民主黨對外表現出來的态度都是非常謹慎的,其試圖在“批評反猶太主義”和“保護言論自由、和平抗議”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但是,對于“攻擂方”共和黨來說,學生示威運動是攻擊民主黨的一把利刃。近段時間,共和黨人在各州開展競選活動的時候,總是會主動挑起相關話題,在表示對猶太學生的聲援的同時,對民主黨發起尖銳攻勢,質疑拜登身為總統的上司力,譴責民主黨政府執政能力嚴重欠缺。

共和黨正在通過挑起美國國内民意對立,将民主黨架在火上烤。

這個時候,盡管民主黨希望能在批評反猶主義和維護學生言論自由之間保持平衡,也不得不在民意的裹挾之下,面臨黨内分裂的局面,親以色列和親巴勒斯坦民主黨人站在了對立面。民主黨的重要基礎選民,包括猶太人、阿拉伯裔和年輕選民等也會出現并加劇了分裂。

學生運動這把火,燒到了美國國會,拜登不得不面對一個分裂的政黨

【美國警察控制抗議學生】

對拜登政府而言,這将是一個巨大考驗,不管其在這場學生示威運動中是否有偏向,都可能引起部分選民的不滿,進而導緻選民流失。而選民的動向,又将進一步激化民主黨内部分歧,黨内人士會為了要不要支援以色列而争吵,變成一盤散沙,最終對民主黨選情造成新一輪沖擊。

而且,不僅是對民主黨不利,對拜登個人來說更加不利。

拜登正在尋求連任新一屆美國總統,雖然沒有獲得正式提名,但基本已經鎖定這一位置了。但是,拜登的選情說不上樂觀,抛開這次學生示威運動,其本身就面臨諸多挑戰。

從最直覺的民調來看,拜登是落後于“死對頭”特朗普的。而且,根據美國選舉制度和慣例,決定美國大選結果的,是七個至關重要的搖擺州。一直有這麼個說法,“四赢三輸”。意思就是,隻要候選人拿下七個州中的四個就能勝選。但目前的情況是特朗普的民調在其中六個州領先。

拜登民調不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他的高齡和不盡如人意的公衆形象,比如說走路平地摔,講話靠小抄,還經常跑題,這些都導緻美國選民對他是否有能力繼續擔任總統的角色産生了深刻的懷疑。同時,拜登三年多的執政成果并不能獲得選民的青睐,美國群眾更關心的是高通脹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而這正是拜登政府未能及時解決的問題。

學生運動這把火,燒到了美國國會,拜登不得不面對一個分裂的政黨

【美國國内關于是否支援以色列的分歧愈發嚴重】

此外,絲毫沒有結束迹象的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進一步耗盡了美國群眾對拜登政府的耐心。而且,在支援以色列一事上,拜登政府之前已經遭到了一些民主黨成員和左翼人士的批評。

更為關鍵的是,支援巴勒斯坦的中東裔美國人主要聚居在美國的中西部幾個州,其中就包括之前提到的搖擺州。例如,有着衆多阿拉伯裔居民的密歇根州,在民主黨初選期間,出現了超過十萬人選擇了“不作承諾”投票,這意味着他們支援民主黨但不支援特定的候選人,這也被視為一種“抗議票”。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向拜登政府施壓,要求其停止向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

基于此,在共和黨的摻和下,民主黨内部沖突進一步激化,将使得拜登競選連任面臨更大的挑戰。最近的曝料顯示,那些支援拜登連任的美國富豪們,同時向支援巴勒斯坦的組織提供了資助,這再次說明了拜登所處的境地極其困難。

最後,美國到底如何平息這場有燎原之勢的學生運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