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懷先老酒:傳統工藝與現代口感的交融

作者:印象重慶網

  最近,一款名為懷先老酒的醬香白酒在醬酒愛好者中引起了熱烈反響。這款酒究竟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剖析一下。

  懷先老酒,源自貴州茅台鎮的懷先酒業,是該品牌下一款以成本效益為主打口号的醬香酒。其53度的大曲坤沙醬香,定位為入門級醬酒,品質和價格均符合酒友們對口糧酒的需求和預期,是以備受關注。

懷先老酒:傳統工藝與現代口感的交融

  過去數十年,醬酒的熱度持續攀升,從市場占有率僅為10%的小衆香型,已跻身為如今的三大主流香型酒之一。随着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并願意收藏醬酒,了解醬酒的品質和曆史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懷先老酒的品質如何呢?今天,筆者将帶領大家一同探尋醬酒的奧秘,并深入了解這款懷先老酒。

  茅台鎮,一個孕育好酒的地方。中國最頂級的醬酒中,有90%都産自貴州,而茅台鎮則是其中最為核心的釀造區域。在這個僅有7.5平方公裡的地方,誕生了曆史悠久且品質卓越的醬酒品牌——茅台。此外,鎮上還有超過千家的醬酒釀造企業,使其在全國地位顯赫。

懷先老酒:傳統工藝與現代口感的交融

  茅台鎮之是以能釀造出如此優質的醬酒,與其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水源以及全國獨一無二的紅纓子高粱密不可分。這些因素共同為醬香酒釀造所需的微生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特别是紅纓子高粱,其支鍊澱粉含量極高,且富含單甯成分,這些都是釀造優質醬酒的關鍵因素。

  醬香型白酒主要以高粱為原料進行釀造,是以高粱的品質直接決定了酒體的品質。而茅台鎮所在的仁懷市及周邊地區特有的紅纓子高粱,以其高品質而著稱。再加上醬酒釀造的複雜工藝,需要經過反複的蒸煮,這使得隻有仁懷産的紅纓子高粱能夠勝任,因其皮厚、粒小、堅硬,能夠承受住高溫的反複蒸煮。

懷先老酒:傳統工藝與現代口感的交融

  懷先老酒位于茅台鎮的核心産區,與茅台一樣,隻選用仁懷本地的紅纓子高粱作為原料進行釀造。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上懷先老酒嚴謹的工藝和嚴苛的品控,為酒體的品質提供了堅實保障。

  要評判醬酒的品質,關鍵看其釀造工藝。醬香型白酒的品質和級别取決于釀造過程中的多個因素。地理位置和優質原料是基礎,而工藝品控則是其中的關鍵環節。

  醬酒的釀造工藝多種多樣,包括麸曲、大曲和混曲等酒曲形式,以及坤沙、碎沙、翻沙等釀造工藝。然而,按照最傳統、标準的醬酒釀造工藝來看,大曲+坤沙工藝釀造(即12987技術)被公認為最佳。這種工藝需要經過一整年的釀造時間,包括兩輪次下沙投放糧食、九輪糧食蒸煮後發酵等複雜步驟。雖然這種方式耗費成本和時間較多,但釀造出來的醬酒口感最為正宗。

懷先老酒:傳統工藝與現代口感的交融

  懷先老酒不僅嚴格要求原料品質,更采用傳統的大曲坤沙法釀造而成。這使得其酒體風味口感的表達與茅台相當接近,甚至不輸于一些大牌高價酒。在口感上,懷先老酒完美展現了茅系風格醬酒的獨特風味。開瓶後,濃郁的醬香伴随着老酒的陳香味撲鼻而來。酒液入口後,豐富的風味層次和綿長的餘香在口腔中回蕩開來,甜潤且順滑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同時,它也保留了茅台“喝完不上頭”的特點,為酒友們帶來了舒适的飲酒體驗。正因如此,在酒友圈子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千元的飛天茅台雖好,但百元的懷先老酒同樣值得一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