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茉酸奶公開奶昔原料配比,現制飲品頻亮配方底牌是新更新還是新營銷?

公開配方逐漸成為了飲品圈的潮流。5月8日,現制酸奶品牌茉酸奶首度公開産品配方,不僅明示酸奶奶昔中的原料配比,還在門店展示原料品質。茉酸奶此舉并非行業個例,不少品牌也在強化健康标簽,而曾因成分和原材料引發熱議的茉酸奶如今也算是順勢而為。從成分不明再到如今的公開配方,内卷隻是其中一面,另一面也促使行業愈發透明規範。在業内人士看來,品牌紛紛加碼健康化使得行業發展更加透明化,但同樣一些标準細節需要優化,企業也需要克服成本和研發難題。

茉酸奶公開奶昔原料配比,現制飲品頻亮配方底牌是新更新還是新營銷?

公開原料配比

繼茶飲品牌之後,酸奶品牌茉酸奶也露了底牌。5月8日,茉酸奶向消費者明示一杯酸奶奶昔中的原料配比,并在門店設定透明櫥櫃展示食材品質。以茉酸奶熱門産品中杯牛油果酸奶奶昔為例,其中大約6%是優質牛油果蓋頂,用了約1/4個牛油果;58%是牛油果與冰塊攪打後的牛油果冰沙,用了約1/2個牛油果;有機酸奶含量約占17%;“醇臻厚乳”或100%牧場牛乳占比約19%。

茉酸奶公開奶昔原料配比,現制飲品頻亮配方底牌是新更新還是新營銷?

據介紹,自2024年5月起,“醇臻厚乳”将陸續應用于茉酸奶全國門店。所謂“醇臻厚乳”,其配料表首位是生牛乳,不含消費者所關心的植脂末、人造反式脂肪酸及香精等成分。與此同時,茉酸奶還宣布了原料更新,在2023年“0植脂末、0氫化工藝、0人造反式脂肪酸”基礎上選用“醇臻厚乳”,将生牛乳含量提升至42%。

商業那點事兒小編走訪茉酸奶北京牡丹園翠微店看到,門店内的透明櫥櫃中擺放着許多牛油果和芒果。不僅如此,門店的櫃台上還擺放着一則有機産品認證證書,産品名稱為發酵乳和稀奶油。同時,牆上還貼着一則檢測報告,檢測項目為反式脂肪酸總和,檢測結果為未檢出。

茉酸奶公開奶昔原料配比,現制飲品頻亮配方底牌是新更新還是新營銷?

關于本次公開産品配方,茉酸奶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此舉旨在保障消費者對于産品的知情權,讓消費者在選購時更加安心,以期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茉酸奶品牌的信任度。後續,茉酸奶還将在小程式上逐漸公開更多産品的營養與熱量資訊。

重新整理“健康牌”

縱觀飲品行業,卷産品、卷聯名、卷價格……不同品牌正在通過不同形式打造差異化,尤其是在健康層面上更是各出奇招。重新整理“健康牌”除了目前健康化是消費趨勢所在之外,此前關于飲品原材料、配料表等出現的食安問題和消費質疑屢見不鮮。

去年10月,喜茶公布了産品的配方原料和溯源資訊,并配上了三方檢測報告,涉及超40種真原茶、真水果、真牛乳、真蔗糖等原料溯源資訊。不僅如此,喜茶還公開了産品原料的具體源頭資訊,其中涵蓋具體産地、品種、風味、生長周期、加工工藝、檢測報告等。用盡全身力氣證明産品有多“健康”。

去年8月,霸王茶姬通過官方賬号對外公布首批6款産品熱量和營養成分,并同步在門店菜單、小程式、外賣等管道上線“低負擔控糖專區”。另外,霸王茶姬還上線“熱量電腦”,在上海地區門店全面推行“營養選擇”辨別。更早之前,茶百道從原料、做法方面進行“降糖”;奈雪的茶在門店全面使用0糖天然 “羅漢果糖”等。

再看此次故事的主角茉酸奶,曾因“使用壞牛油果”和原料問題引發熱議,品牌甚至釋出聲明稱不含任何人造反式脂肪酸,不添加植脂末,無氫化工藝。從茉酸奶公開原料的舉動不難看出,品牌想要擷取消費者信任的決心。

茉酸奶公開奶昔原料配比,現制飲品頻亮配方底牌是新更新還是新營銷?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表示,茉酸奶公開産品配方能夠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讓消費者更直覺地了解到産品的原料配比和品質,進而增強購買的信心。同時,品牌公開配方也有助于茉酸奶樹立健康、透明的品牌形象,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從整個飲品行業來看,茉酸奶的舉動具有一定示範效應,不排除會促使其他飲品品牌也考慮公開産品配方,推動整個行業向更加透明、規範的方向發展。

文字辨別“祛魅”

健康已經成為當下飲品行業一個重要的競争點。各大品牌紛紛在原料選擇、制作工藝、營養價值等方面下功夫,力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健康、美味的茶飲。而公開配方,正是這些品牌向消費者傳遞健康理念的一種方式。

事實上,品牌紛紛公開配方還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推動行業進步。詹軍豪認為,品牌紛紛公開産品配方的做法有助于樹立行業的健康、透明形象,讓消費者更加信任和接受整個飲品行業。不僅如此,這種做法可以倒逼着行業透明化發展,推動行業在産品研發、原料采購、生産過程等方面更加規範和嚴格。另外,公開産品成分也有助于品牌之間的競争更加公平和有序,因為消費者可以通過比較不同品牌的成分來選擇更符合自己需求的産品。不過,在此過程中,品牌也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來研發更加健康、美味的飲品,成本方面可能會因為采用更高品質的原料而有所增加。

茉酸奶公開奶昔原料配比,現制飲品頻亮配方底牌是新更新還是新營銷?

然而,品牌在健康上“卷”的同時,消費端仍對此存在一定疑慮。有消費者認為,從營養成分和各種成分的劑量來看,身體能否因飲品而更健康難以判斷。不僅如此,對于公布出的産品配料名稱和劑量,都需要消費者具備一定基礎知識和認知來自己判斷。比如“厚乳”是什麼乳?比如配料表下備注的“每100克的營養參考價值”,實際買到的飲品中可能隻含5g;有的營養成分标示機關是毫克(mg),有的卻是微克(ug),但第一眼看上去含量很高。

那麼,在尋求健康與口感等方面最優解的過程中,又該如何避免噓頭,真正促進行業進步呢?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飲品市場的監管,對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進而為品牌創造一個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同時,行業協會和相關組織應該加強自律,制定更加嚴格的标準和規範,引導品牌健康發展。另外,消費者應該更加關注飲品的品質和健康問題,對不良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進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張天元/文

圖源:北京商報、企業官微

繼續閱讀